资讯

学术

常学常新-乳腺叶状肿瘤最新综述(五)

乳腺叶状肿瘤免疫组化叶状肿瘤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形态学做出,因为其蛋白表达结果类似乳腺中的正常间质细胞。因此,叶状肿瘤诊断中的免疫组化主要目的是排除鉴别诊断考虑的...
强子 华夏病理 6

常学常新-乳腺叶状肿瘤最新综述(四)

叶状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方案与良性的纤维腺瘤不同,叶状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一般难以预测。这部分是因为叶状肿瘤本身及其相关的不良事件均较为罕见,还因为这一肿瘤的治疗并未标准化,因此进一步阻碍了针对其预后的相关研究。当然,...
强子 华夏病理 10

常学常新-乳腺叶状肿瘤最新综述(三)

组织学评估特殊情况1.异源性成分脂肪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横纹肌肉瘤,都可作为叶状肿瘤内的恶性异源性成分出现。恶性异源性成分必须注意鉴别相应的良性化生性成分。脂...
强子 华夏病理 2452

常学常新-乳腺叶状肿瘤最新综述(二)

组织学特征详述如前所述,根据叶状肿瘤的间质特征,可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就具体病理报告来说,应采取标准化的结构性报告,这样有助于其中包括所有必要的信息。本...
强子 华夏病理 7779

常学常新-乳腺叶状肿瘤最新综述(一)

简介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的命名源于希腊语,是指树叶状(phyllos)的形态(eidos)。作为病理医师,我们知道这是因为间质细胞增殖形成肿块时,正常管腔上皮细胞和肌...
强子 华夏病理 7594

分子时代的乳腺小叶性病变再学习(五)

混合型导管-小叶癌的诊断难题关于导管-小叶癌(包括浸润性混合性导管小叶癌、具有导管和小叶特征的浸润癌等)文献的全面论述与评析,超出了本综述的讨论范围。简单说,既往研究很多在定义和诊断细节方面都存在不足,不管其关注的是临床指...
强子 华夏病理 2188

分子时代的乳腺小叶性病变再学习(四)

形态学为小叶癌但E-cadherin阳性病例的经验免疫组化中E-cadherin表达缺失,早已被视为小叶癌的标志性特点。不过,实际工作中总是会遇到免疫组化和形态学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形态学为小叶癌但E-cadherin免疫组化完整细胞膜阳性。这种情况的...
强子 华夏病理 8421

分子时代的乳腺小叶性病变再学习(三)

Cadherin-catenin复合体的免疫组化应用免疫组化中E-cadherin表达缺失,早已被视为小叶癌的标志性特点,浸润性及原位病变中均是如此。结合前述介绍的E-cadherin在细胞连接(...
强子 华夏病理 8551

分子时代的乳腺小叶性病变再学习(二)

小叶癌的分子特征:CDH1及16q发现乳腺小叶癌中E-cadherin编码基因CDH1突变几率较高,已经有25年多了。最近的二代测序研究发现,浸润性小叶癌中CDH1突变(主要为功能缺失型突变)的几率为65-70%。具体突变位点涉及整个基因,其中约20%见于...
强子 华夏病理 8306

分子时代的乳腺小叶性病变再学习(一)

简介无论是原位还是浸润性,小叶性乳腺癌的基本概念都是一致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细胞黏附性缺失,这与CDH1基因编码的黏附分子E-cadherin缺失密切相关。不过实际工作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形态学的变异、异常或预料之外的免疫...
强子 华夏病理 826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