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小部位,大问题-鼻腔鼻窦处病理集中学--少见纤维炎性病变(三)

强子 华夏病理 6906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Rosai-Dorfman病

Rosai-Dorfman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多症伴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细胞病变,其特点为异常的S100阳性组织细胞蓄积并有吞噬现象。异常组织细胞增生的原因还并不十分清楚,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可能是肿瘤性的,其中的MAPK信号通路及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通路会有致病性亚型,已确定异常的有KRAS、ARAF、CSF1R、MAP2K1等。需特别注意的是,Rosai-Dorfman病罕见情况下与SLC29A3基因的胚系致病变异相关,此类家族遗传性Rosai-Dorfman病有时可作为H综合征或TNFRSF6相关自身免疫性淋巴增殖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虽然Rosai-Dorfman病常见累及颈部淋巴结,但鼻腔鼻窦和眼眶处也是需要考虑的结外表现部位,40%的患者可见这类情况。所有年龄均可受累,但发病年龄平均为20-30岁。患者男女性别比例近似,但儿童患者中男性更为多见。相关症状一般并无特异性,淋巴结病变是主要表现,但结外鼻窦鼻腔组织受累可引发梗阻、占位性病变、眼球突出、眼睑下垂、疼痛甚至颅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盗汗、体重减轻。

 

内镜下可见黏膜增厚,有时呈息肉状或结节状生长。影像学一般无特异性,为均匀强化的软组织密度肿物。血液检查可有贫血、多克隆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白细胞增多及血小板减少,且一般会有血液沉降率的升高,但这些都无一属于该病特异性表现。该病发生于鼻腔鼻窦处时,细针穿刺少见,但淋巴结细胞学检测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体积大的组织细胞,后者多伴有吞噬现象。

 

鼻腔鼻窦处Rosai-Dorfman病的组织学特征为黏膜下片状淋巴细胞聚集,伴簇状或巢状的淡染、体积大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形态单一,无多形性或单克隆性增殖征象;但可能会查见Mott细胞及Russel小体(即胞质内嗜酸性小球)。一般生发中心散在或缺失。组织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泡沫状至透明表现,细胞核可有切迹、分叶、或有平行于长轴的核沟。组织细胞胞质内有吞噬的细胞是该病的特征,但要比淋巴结病变中少见一些;吞噬的细胞一般为淋巴细胞或浆细胞,也可以是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伴吞噬现象的单个组织细胞难以查见,但诸多细胞存在吞噬现象的情况并不少见,使得细胞体积增大。一般来说,结外病变并无肉芽肿、多核巨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致密纤维化、血管炎。免疫组化方面,病变中的组织细胞可表达CD68(KP1)、溶菌酶、OCT2、CD163,且强阳性表达S100,后面这一现象常表现为围绕吞噬细胞形成空晕。不表达CD1a和CD207,κ和λ为多克隆表达。

小部位,大问题-鼻腔鼻窦处病理集中学--少见纤维炎性病变(三)图5.Rosai-Dorfman病,形态学为体积大的组织细胞呈片分布,背景为富于炎症细胞的表现;本例吞噬现象表现为淋巴细胞位于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常伴空晕);免疫组化S100显示体积大的异常组织细胞着色。

 

对于Rosai-Dorfman病的诊断来说,最重要的是排除感染,如鼻硬结病。IgG4相关病变和其他组织细胞性疾病也要考虑到。鼻硬结病可有吞噬现象,但其特征是病原体充满“Mikulicz”细胞。有趣的是,Rosai-Dorfman病患者高达20%会有IgG4与IgG阳性浆细胞比例超过40%的情况,所以和IgG4相关病变鉴别诊断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树突型朗格汉斯细胞的肿瘤性增生,其形态学虽然会有特征性的咖啡豆样细胞核,但伴显著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且已明确与BRAF致病性变异相关,免疫组化强阳性表达CD1a和CD207(langerin),胞质内查见Birbeck颗粒,这些都有助于和Rosai-Dorfman病的鉴别。

 

Rosai-Dorfman病患者很多会自发缓解,因此确诊后可以观察,但一般需手术后才能确诊。可能会有复发,但一般仅见于病变累及重要结构者。如果有淋巴结的播散或出现了其他淋巴造血系统疾病,预后可能较差。靶向治疗已有相关研究。部分病例中,建议排除家族性病变。

 

小结

鼻腔鼻窦处炎性病变是头颈病变送病理检查中最为常见的情况,其中大部分为为慢性鼻腔鼻窦炎及炎性息肉。不过,也需要考虑到某些治疗及预后显著不同的纤维炎性、坏死性炎性病变。如本文所述的如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IgG4相关病变谱系一部分的嗜酸性血管中心性纤维化、Rosai-Dorfman病。

 

敏锐把握各种可能的病变谱系,将有助于进行更深入的评估,从而在特定病例中诊断出较为罕见的炎症类疾病。必须注意避免过度解读因操作或微创伤导致的表面溃疡和糜烂,而应注意判别结缔组织间质内的坏死及纤维炎症性改变,这些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某些肉芽肿性炎则需注意特殊病原体的检测,形态学则需注意坏死、异物型巨细胞、席纹状纤维化、富于嗜酸性粒细胞、吞噬现象等方面的评估。需要指出的是,反应性息肉及慢性鼻炎鼻窦炎等较为常见的病种也可能会有诸多不同组织学表现,因此出现散在坏死、小的嗜酸性脓肿、甚至巨细胞的情况,不要将其误判为有重要意义。

 

——全文完——

 

往期回顾:

小部位,大问题-鼻腔鼻窦处病理集中学--少见纤维炎性病变(一)

小部位,大问题-鼻腔鼻窦处病理集中学--少见纤维炎性病变(二)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