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非淋巴造血系统肿瘤表达淋巴造血标记
非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有表达淋巴造血标记的报道,具体如肉瘤、癌、黑色素瘤,且相关标记一般局限于骨髓来源的细胞。这类异常表达可导致诊断困难。了解这类标记物的表达模式,有助于避免误诊误判从而准确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并指导相应治疗。
PAX5和TdT
PAX5为B细胞发生中的重要转录因子,一般用于确定B细胞谱系的恶性肿瘤。不过,已有研究发现PAX5可异常表达于非造血系统肿瘤,尤其是某些肉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如Merkel细胞癌、肺的小细胞癌。此外,PAX5和TdT的共表达也常见于Merkel细胞癌,因此可能会和形态相似的B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混淆。这种情况下,建议不要仅靠PAX5而确定分化谱系。
图17.同时表达PAX5和TdT的Merkel细胞癌。两例发生于淋巴结的Merkel细胞癌,无皮肤原发病变,形态学分别类似淋巴母细胞淋巴瘤(A)和成熟淋巴细胞(B);免疫组化阳性表达CK20,呈胞质逗点状着色(C);且表达Merkel细胞多瘤病毒大T抗原(D)。PAX5程度不等的阳性(E),TdT弥漫阳性(F)。
CD138
CD138被人熟知,主要是作为浆细胞骨髓瘤中浆细胞的标记物,不过这一标记也常见于多种上皮性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腺癌。CD138还可表达于非上皮性肿瘤,如黑色素瘤、滑膜肉瘤、平滑肌肉瘤。此外,乳腺小叶癌也可有浆细胞形态,且可以首发于乳腺外的部位,如体腔、骨髓。黑色素瘤偶尔会有浆细胞形态或浆母细胞形态。因此,上述两个病种中表达CD138的情况下,都可能会误判为浆细胞肿瘤。
图18.同时有CD138和CD56表达的黑色素瘤。(A)本例黑色素瘤,为浆细胞形态的细胞弥漫增生;免疫组化表达S100(B)、SOX10(C);但CD138(D)和CD56(E)也为弥漫阳性,而MUM1阴性(F)。
CD5
CD5一般表达于T细胞和某些类型的B细胞,具体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也可表达于某些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已知胸腺癌可以表达CD5,这是一个有助于该肿瘤诊断的特征。胸腺癌中可表达CD5,但其他非胸腺部位的癌并不表达,这可能是因为胸腺上皮与发育中的T细胞关系密切所致。罕见情况下,乳腺癌和良性上皮也可表达CD5,但这一现象可能与某些克隆号有关(如4C7)。胸腺上皮性肿瘤中CD5的表达可能会导致与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混淆,如T细胞淋巴瘤。
CD30
CD30是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标志性标记,但也不同程度的表达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CD30表达还可见于某些非造血形态肿瘤,如鼻咽癌、胚胎性爱、黑色素瘤、上皮样血管肉瘤。鼻咽癌可首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内的转移性肿瘤细胞可以散在、并被反应性淋巴细胞掩盖,或呈局灶至显著的窦内浸润生长,这些表现都非常类似CD30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因此,颈部淋巴结肿瘤形态学表现特殊的首诊评估中,建议加入免疫组化CK。
图19.CD30阳性的上皮样血管肉瘤。本例为前纵隔的血管肉瘤,细针穿刺印片(A)及粗针穿刺活检(B)中,可见散在、簇状的体积大的上皮样细胞;病变细胞阳性表达CD34(C)、ERG(D)和FLI-1;同时CD30阳性(E),PAX5呈非特异性胞质着色(F)。
CD43
CD43主要表达于T细胞、部分B细胞、髓系细胞的表面。该标记在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表达并不常见,但曾报道于胃癌、结直肠癌、肺小细胞癌。这些肿瘤中表达CD43,可能反应的是一般与造血祖细胞相关的通路异常活化。CD43因为其表达不一,因此诊断意义有限,但有时有助于复杂病例的综合评估。由于CD43在非造血系统肿瘤中表达几率较高,因此将其解读为造血系统标记的时候要慎重,尤其局灶且弱阳性着色的时候。
CD56
CD56是主要表达于成熟NK细胞、部分T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该标记常见表达于浆细胞肿瘤,但也可见于多种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神经内分泌肿瘤、子宫肌源性肿瘤。由于CD56敏感性高,因此建议将该标记结合其他标记(如CgA、Syn)用于证实神经内分泌源性。横纹肌肉瘤大多表达CD56,且一般为ALK阳性,尤其腺泡状亚型。因此必须牢记横纹肌肉瘤可非常类似NK/T细胞淋巴瘤、甚至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且形态学也常见无黏附性的浸润表现以及多形性。
图20.同时有ALK和CD56表达的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本例腺泡状横纹肌肉瘤,首诊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且淋巴结内的肉瘤细胞呈弥漫性浸润,形态为多形性或间变性细胞(B)。免疫组化,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myogenin(C)、MyoD1(D)、ALK(E)和CD56(F);FISH检测检出了PAX3::FOXO1重排。
Cyclin D1
Cyclin D1是一种正常的细胞蛋白,在套细胞淋巴瘤中因CCND1::IGH重排而显著过表达。该标记可表达于约1/3的浆细胞骨髓瘤,在毛细胞白血病中约50%呈弱表达,罕见表达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不过,cyclin D1也可表达于非造血系统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某些软组织肉瘤(如脂肪肉瘤)。这类恶性肿瘤中cyclin D1的异常表达提示细胞周期调节异常,导致细胞增生不受控制,也表明可能有一定治疗靶点的意义。
小结
免疫组化标记表达异常的情况,在高级别淋巴瘤更为多见、且更容易导致诊断问题。对于高级别或低分化的淋巴瘤来说,建议不要仅凭单一标记来评估分化谱系。即使有多项谱系标记阳性,着色为程度不等、弱阳性、和/或仅部分细胞表达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异常表达的情况。尤其要关注某些少见抗原着色模式,如CD3和CK的胞质逗点状着色、颗粒状着色,可能提示为异常表达。
总之,淋巴瘤的准确诊断需要整合临床信息(如免疫抑制状态)、详尽的形态学评估、恰当的一组免疫组化标记、分子检测结果才可以。准确解读辅助检测的结果、并了解相关陷阱,对于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全文完——
往期回顾
读文献,避陷阱-淋巴瘤中相关标记的异常表达(一)
读文献,避陷阱-淋巴瘤中相关标记的异常表达(二)
读文献,避陷阱-淋巴瘤中相关标记的异常表达(三)
读文献,避陷阱-淋巴瘤中相关标记的异常表达(四)
读文献,避陷阱-淋巴瘤中相关标记的异常表达(五)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