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四)病理相关知识要点
分期
大体无明显病变的BIA-ALCL在组织学切片中一般表现为积液中的小簇状淋巴瘤细胞、或类似衬覆在纤维包膜内侧的漂浮块状淋巴瘤细胞。低倍镜下,背景中的嗜酸性物质类似纤维素,但实际是大量坏死的“鬼影”细胞。HE切片中可见的所有淋巴瘤细胞几乎都是免疫组化CD30阳性,且该标记还可勾画出鬼影细胞的轮廓、颗粒状的坏死碎屑。
本文原作者曾提出根据肿瘤侵入包膜的程度对BIA-ALCL进行分期:T0是指瘤细胞局限于液体内,包膜中未检出肿瘤细胞;T1是指淋巴瘤细胞黏附于、且局限于包膜的内侧面,无炎症细胞混杂;T2是指肿瘤细胞少量侵入包膜、且有少量炎症细胞混杂;T3是指瘤细胞显著侵入包膜、且周围明显有大量炎症细胞;T4是指瘤细胞超出包膜范围,此时常见大量瘤细胞、一般成片,且常见坏死区。T4也包括了假体周围软组织内有淋巴瘤、以及肿瘤侵入乳腺实质的病例,本文原作者认为,后面这种情况可能是更具侵袭性的分期。T4期一般临床会查见肿物。
图6.BIA-ALCL组织学分期。(A)pT1,淋巴瘤细胞局限于包膜内侧面;(B)免疫组化证实瘤细胞局限于包膜内侧面。
图7.BIA-ALCL组织学分期。(A)pT4,淋巴瘤细胞位于包膜内侧面、且深入包膜内、突破包膜;(B)免疫组化CD30证实肿瘤细胞位于包膜内侧面并穿透、侵出包膜,涂墨的切缘并无CD30阳性细胞,因此未被肿瘤累及。
图8.BIA-ALCL组织学分期:(A)pT4,淋巴瘤细胞侵入乳腺实质,意味着具有高度侵袭行为;(B)免疫组化CD30,显示乳腺实质内有CD30阳性淋巴瘤细胞。
上述病理T分期方案经修订后,已被AJCC实体肿瘤分期TNM方案采用,目前也得到了NCCN的认可。按照这一TNM方案,本文原作者得出结论,BIA-ALCL的不同分期比例分别为:IA期36%,IB期12%,IC期14%,IIA期25%,IIB期5%,III期9%,IV期0-9%。
淋巴结受累
BIA-ALCL患者约35%临床或影像学会查见局部淋巴结肿大。一方面,隆胸患者假体内的硅胶可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这一问题早已广为人知,形态学表现为硅胶引起的泡沫样组织细胞反应或异物巨细胞反应。BIA-ALCL患者出现这种组织细胞反应的确切几率目前还不清楚。另一方面,活检证实或影像学检查高度可疑BIA-ALCL播散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几率为23%;BIA-ALCL累及淋巴结仅指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而明确诊断时,这一几率为17%。
BIA-ALCL累及淋巴结最常见表现为淋巴窦受累,90%以上的病例是这种情况;但也有滤泡旁、滤泡间、弥漫性受累的情况存在,且部分病例中,BIA-ALCL可类似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病理报告要注意明确记录淋巴结受累的数量和程度,因为这可能反应了病变的侵袭性。这些数据也可作为指导多学科团队进行化疗、免疫治疗、放疗决策的指标。
图9.BIA-ALCL累及淋巴结。(A)本例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结构被BIA-ALCL破坏,视野中为略呈结节状的、受破坏的淋巴滤泡;(B)免疫组化CD30显示肿瘤细胞呈滤泡周围模式分布。
(五)鉴别诊断
随着大家对假体周围包膜病理检查的增多,已发现有诸多良性和恶性病变存在。最重要的当然就是BIA-ALCL之外的淋巴瘤类型,大部分也表现为相似的解剖分布。关于这一部位的其他类型淋巴瘤,还需积累更多资料。
乳腺假体相关的EB病毒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
乳腺假体相关的EB病毒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与毛面乳腺假体相关、大体和镜下类似BIA-ALCL的淋巴瘤类型。不过,与BIA-ALCL不同的是,此时的纤维包膜更厚,且坏死更为显著、呈层状排列。瘤细胞表达广谱B细胞标记,且为非生发中心免疫表型。EB病毒编码的小RNA原位杂交阳性,且为迟发III型(latency type III)感染。CD30表达情况不一,部分病例为弥漫、强阳性,而有些病例为阴性。
EB病毒似乎是乳腺假体相关EB病毒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和诊断的关键。该肿瘤发生机制的关键在于慢性炎症和持续抗原刺激。有研究者已提出,乳腺假体相关的EB病毒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机制和纤维蛋白相关的EB病毒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相似。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阴性及ALK阳性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者大部分都无乳腺假体。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征与BIA-ALCL有重叠,但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一般有全身病变,而BIA-ALCL累及的是假体周围包膜。此外,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根据ALK的阳性一般很容易和BIA-ALCL鉴别开。
非特指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非特指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发生于乳腺的罕见病例报道,这类患者完整切除、且按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方案进行治疗后,预后非常好。个别与乳腺假体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报道中,大部分都是非生发中心B细胞免疫表型。
浆母细胞淋巴瘤及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这两种淋巴瘤都发生于免疫缺陷的情况下,最常见为HIV感染。
浆母细胞淋巴瘤为侵袭性淋巴瘤,其细胞类似大而不成熟的浆细胞,因此并无B细胞标记的表达,但表达浆细胞标记,如CD138、和/或MUM1/IRF4,且常表达CD30。这类病例常有κ或λ轻链限制性,且约70%的病例中EB病毒编码的小RNA为阳性。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一般累及体腔部位、并无肿物形成,因此可能需要和BIA-ALCL鉴别。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与浆母细胞淋巴瘤相似,且大部分病例存在EB病毒和HHV8的共感染。
另一种具有浆母细胞形态的罕见大B细胞淋巴瘤是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也可能需要鉴别诊断;但此时ALK阳性、且一般是胞质阳性,同时无CD30表达,可以和BIA-ALCL鉴别开。
结外边缘带淋巴瘤
结外边缘的淋巴瘤罕见情况下可发生于乳腺假体周围的包膜中,这种情况下的患者似乎临床为惰性表现。大体上,结外边缘的淋巴瘤表现为纤维包膜增厚;组织学上,沿着纤维包膜有小而成熟的淋巴细胞弥漫浸润,伴数量不等的浆细胞;局部淋巴结也可受累。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累及乳腺假体周围包膜的情况也有报道。这种情况下的肿瘤为局部侵袭性,细胞为多形性、以血管为中心,且表现为EB病毒的迟发III型(latency type III)感染。瘤细胞为细胞毒性NK免疫表型,即阳性表达TIA-1、颗粒酶B、CD56,CD30部分阳性。这一病种曾有一例肿瘤切除后、末次随访健在的病例报道。
鳞状细胞癌
乳腺假体周围的包膜时间长了可以出现鳞状细胞癌,是个有趣的事情,当然主要是对其发生机制的好奇。大部分报道的病例表现为浸润性肿物,临床也有侵袭性行为。鳞状细胞癌的组织学表现当然完全不同于淋巴瘤,因此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CK和其他上皮标记,如p63、CK5/6)可以相对容易的鉴别开这二者。
间质性肿瘤
乳腺假体周围的间质性肿瘤大部分都是纤维瘤病,且可以复发。肉瘤极为罕见。
——全文完——
往期回顾:
隆乳有风险,大家都要谨慎(一)
隆乳有风险,大家都要谨慎(二)
隆乳有风险,大家都要谨慎(三)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