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作者:强子
含有巨细胞的骨病变 (一)概述
含有巨细胞的骨病变 (二)骨巨细胞瘤
含有巨细胞的骨病变 (三)软骨母细胞瘤
含有巨细胞的骨病变 (四)动脉瘤样骨囊肿
含有巨细胞的骨病变 (五、六)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含有巨细胞的骨病变(末)
(七)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包括了一组病变,其共同点是存在包括朗格汉斯细胞在内的多种形态、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朗格汉斯细胞是存在于皮肤、淋巴结及其他组织的抗原呈递细胞,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主要见于10岁以下患者,很少出现于30岁以后。一般为孤立性病变(即嗜酸性肉芽肿),也可表现为多发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骨骼,但最多见为颅骨、下颌骨、肋骨、椎体、长骨近端。
影像学检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主要位于干骺端或骨干处,且影像学特点较宽泛。病变位于骨髓内,境界清楚,呈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性病变;周边可有轻微硬化。病变可生长至较大,因此导致骨皮质断裂及软组织受累。骨膜反应可有可无。部分病例中病变境界欠清,骨质破坏呈虫蚀状并出现显著骨膜反应,这种情况最多见于年轻儿童,且可类似其他良性或恶性病变(前者如骨髓炎,后者如Ewing肉瘤)。脊柱病变则主要见于椎体,可导致椎体受压、变扁平。
病变大体一般境界清楚,切面灰红色,含有黄色斑点。组织学上表现为多种炎症细胞混杂,如朗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散在巨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数量不一,可散在、也可较多,形态为较大的卵圆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分叶状,可见纵行核沟。染色质可散在,也可沿核膜浓集。嗜酸性粒细胞可数量众多,偶见形成嗜酸性脓肿。超微结构上,朗格汉斯细胞胞质内可见网球拍样包涵体,即Birbeck颗粒。免疫组化朗格汉斯细胞表达LCA、CD68、HLA-DR、S100、CD1a、Langerin。约50-65%的病例具有BRAF V600E突变。
图1.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除朗格汉斯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外,可见多核巨细胞。
图2.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其中朗格汉斯细胞中,细胞核可见核沟,免疫组化CD1a阳性。
骨的孤立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情一般较稳定,可自发进展,但简单刮除或注射激素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Orosz Z.Giant Cell-Containing Tumors of Bone[J].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2017,10(3):553-573.
DOI:10.1016/j.path.2017.04.004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