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一眼诊断皮肤病理学--学习笔记(一)
一眼诊断皮肤病理学--学习笔记(二)
一眼诊断皮肤病理学--学习笔记(三)
3 细胞类型
•黑色素细胞,155
•梭形细胞,164
•内皮细胞,178
•巨细胞,192
•透明细胞,202
01. 黑色素细胞
蓝痣Blue nevus
•黑色素细胞
•细胞小,呈梭形/树突状,少数细胞含有黑色素
•真皮经常透明变性
•常有噬黑色素细胞
深部穿透性痣Deep penetrating nevus
•黑色素细胞
•上皮样黑色素细胞与均匀分布的噬黑色素细胞混合或相邻
•低倍模式呈楔形(通常以毛囊为中心)
黑色素瘤Melanoma
•黑色素细胞
•细胞在交界处融合成大小不一的巢,在表皮内高低散布
•表皮内和真皮巢中的非典型细胞和核分裂象
蒙古斑Mongolian spot
•遍布真皮的树突状黑色素细胞
Reed色素性梭形细胞痣Pigmented spindle cell nevus of Reed
•黑色素细胞
•色素性梭形细胞在表皮基底部呈垂直束状排列
•推挤性边缘进入浅层真皮
复发性痣Recurrent nevus
•黑色素细胞
•形成不规则形状的巢,有时融合,仅限于瘢痕上方的区域
•主要累及交界处
斯皮茨痣Spitz nevus
•黑色素细胞、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表皮内垂直束状结构(“鱼群”)
•边界清晰、对称
•Kamino小体
•在巢上方攀爬
•细胞非典型,但都彼此相似
译者补充:
Kamino小体是IV型胶原(基底膜物质)的不规则均质嗜酸性聚集物,通常见于Spitz痣的真皮-表皮交界处附近。
主要鉴别诊断
a蓝痣:真皮内的细腻黑色素梭形/树突状细胞和噬黑色素细胞
b皮内痣:巢(簇)状圆形黑色素细胞,细腻色素
c深部穿透痣:上皮样黑色素细胞成簇,周围噬黑色素细胞
d蒙古斑:树突状黑色素细胞浸润胶原束之间
e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非典型梭形细胞(P165)
主要鉴别诊断,续
f黑色素瘤——表皮和真皮中不规则模式的非典型细胞,不对称,真皮核分裂象
g复发性痣——瘢痕上方不规则的色素细胞巢
h Spitz痣——垂直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对称
i REED色素性梭形细胞痣——表皮基底部垂直排列的色素梭形细胞,边缘推挤性进入真皮
02. 梭形细胞
富细胞性蓝痣Blue nevus, cellular
•梭形黑色素细胞(横切面呈圆形)(所谓的双相模式)
•经常球状进入真皮深层
•细胞内散在的黑色素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Melanoma, desmoplastic
•黑色素细胞
•梭形细胞,束状排列,浸润胶原
•细胞非典型
•表皮常有原位黑色素瘤改变
•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是一个线索
真皮纤维瘤Dermatofibroma
•“忙乱真皮”中的短梭形细胞(纤维组织细胞)
•常有棘皮病和色素沉着
•表皮基底部可有基底样芽或皮脂小叶
•在周围,细胞陷入胶原(箭头)
•胶原束似乎“向你走来”(与切片表面垂直)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遍布真皮的梭形细胞(纤维母细胞)
•单形细胞,席纹状(车辐状)排列
•以层状或蜂窝状模式浸润脂肪
瘢痕Scar
•梭形细胞(纤维细胞)
•细胞平行于表皮
•血管垂直于表皮
婴儿指趾纤维瘤病Infantile digital fibromatosis
•梭形细胞(肌纤维母细胞)
•细胞具有圆形粉红色细胞质包含体(箭头)
•细胞排列成长束
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
•梭形细胞(肌纤维母细胞)
•椭圆形核,胞质细长、锥形,粘液样区域(“组织培养纤维母细胞”)
•红细胞外渗
•可有核分裂象
•在周围,血管放射状排列
•位置深,通常没有表皮
平滑肌瘤Leiomyoma
•梭形细胞(平滑肌细胞)
•细胞交错(垂直的)束状排列
•雪茄形核(箭头)
•横切面,圆核和核周空泡
注:
正常乳头有小束平滑肌细胞(就像副乳头,P78)。
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
•梭形细胞(神经-周细胞)
•核细长,波浪形(长箭头)
•浅粉色间质
•散在的肥大细胞(短箭头)
•无包膜
栅栏状包裹性神经瘤Palisaded encapsulated neuroma
•梭形细胞(神经-施旺细胞)
•细胞排列束状,有特征性裂隙
•通常没有真包膜
神经鞘瘤Schwannoma
•梭形细胞(神经-施旺细胞)
•Antoni A区——富细胞
•Antoni B区——粘液样
•Verocay小体(箭头)——栅栏状排列的核,围绕中央的粉红色胶原区域
•包膜
•血管腔可能非常扩张
•位置深,无表皮
结节性卡波西肉瘤Kaposi sarcoma, nodular
•梭形细胞,深染(内皮细胞)
•散在的红细胞
•细胞质内粉红色小球(噬红溶酶体)(箭头)
主要鉴别诊断
a富细胞性蓝痣:梭形黑色素细胞,胞质内细腻黑色素;束状排列
b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黑色素瘤:梭形非典型黑色素细胞,束状排列;表面常有原位黑色素瘤
c真皮纤维瘤:纤维组织细胞,在周围陷入胶原内,棘皮病
d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单形梭形纤维母细胞,席纹状排列;浸润脂肪
e婴儿指趾纤维瘤病:梭形肌纤维母细胞,有亮粉色细胞质包含体
f结节性卡波西肉瘤:非典型梭形内皮细胞,散布红细胞,细胞质内嗜红溶酶体
主要鉴别诊断,续
g平滑肌瘤:平滑肌细胞(雪茄形核,核周透明),长束
h神经纤维瘤:波状核的周细胞、肥大细胞、泡泡糖粉红色间质
i结节性筋膜炎:疏松间质中的细长肌纤维母细胞,红细胞外渗,深达脂肪
j栅栏状包裹性神经瘤:核栅栏状排列的梭形细胞(雪旺氏细胞)聚集,之间有裂隙
k瘢痕:梭形细胞(纤维母细胞)平行于表皮
l神经鞘瘤:雪旺细胞,有特殊结构——Verocay小体,粘液样区域,包膜
03. 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
•内皮细胞(提示血管)
•真皮中的粉圆球
•瘢痕状外观
•由平滑肌细胞(雪茄形核-长箭头)组成的肿块,血管受压(短箭头)(有时扩张)
血管淋巴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
•内皮细胞(和血管)
•许多血管有上皮样(“鞋钉”)内皮细胞(箭头),被炎症包围
•上皮样内皮细胞簇可能假冒肉芽肿
•嗜酸性粒细胞可能明显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内皮细胞(提示血管)
•内衬非典型细胞的血管,迷宫状排列,分割胶原束
•乳头状内皮簇
•深层浸润
细菌性血管瘤病Bacillary angiomatosis
•内皮细胞(和血管)
•被浆细胞围绕的浅表血管,病原体“云雾”(箭头),银染
结节性螺旋软骨炎Chondrodermatitis nodularis helicis
•内皮细胞(和血管)
•角化过度
•表皮中央糜烂/溃疡,下方粉红色纤维素和侧翼血管flanking vessel
•血管扩张,内皮肿胀
•纤维素下可有软骨
真皮纤维瘤,含铁血黄素沉着症Dermatofibroma, hemosiderotic
•提示血管
•棘皮病
•Touton巨细胞伴含铁血黄素色素环绕,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纤维丘疹Fibrous papule
•内皮细胞(和血管)
•纤维化间质
•围绕血管/附件的同心圆纤维化(长箭头)
•星状纤维母细胞(短箭头)
婴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
•内皮细胞(提示血管)
•小蓝细胞形成小叶
•小叶内散在腔隙,含有红细胞
卡波西肉瘤,斑片/斑块Kaposi sarcoma, patch/plaque
•内皮细胞(提示血管)
•小血管突入异常血管腔内(海岬征)
•血管可能内衬不明显的内皮
补充图:海岬征
化脓性肉芽肿Pyogenic granuloma
•内皮细胞(和血管)
•扩张的血管形成小叶,陷入疏松的间质中,炎症细胞
瘀滞性皮炎Stasis dermatitis
•内皮细胞(和血管)
•角化过度
•不同程度的海绵水肿
•小口径厚壁毛细血管(箭头),在上部真皮簇集
•含铁血黄素
靶样含铁血黄素(鞋钉)血管瘤Targetoid hemosiderotic (hobnail) hemangioma
•内皮细胞(和血管)
•血管稍微呈楔形排列
•双相性,中心血管轻度扩张,边缘血管受压
•外周血管周围的含铁血黄素(箭头)
主要鉴别诊断
a血管平滑肌瘤:由雪茄形梭形细胞组成的边界清楚的粉圆球,挤压至扩张的血管
b血管淋巴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扩张,明显的鞋钉内皮细胞,周围有炎症,+/-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c血管肉瘤:非典型内皮细胞内衬的血管,排列的迷宫样吻合
d细菌性血管瘤病:扩张的血管被(含浆细胞)炎症包围,界限不清的“云雾”
e结节性螺旋软骨炎:纤维素两侧血管扩张;表皮可能被糜烂/溃疡,或棘皮病/萎缩
f真皮纤维瘤,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含铁血黄素组织细胞和巨细胞
主要鉴别诊断,续
g纤维丘疹:含有星状纤维母细胞和扩张血管的纤维化间质
h婴儿血管瘤:小蓝细胞小叶,散布着含红细胞的腔
i卡波西肉瘤,斑块/斑块:裂隙状或成角的腔,分割胶原;血管围绕血管
j化脓性肉芽肿:由混合炎症包围的扩张血管簇
k瘀滞性皮炎:上部真皮的小簇毛细血管,含铁血黄素
l靶样含铁血黄素血管瘤:楔形血管增多区,周围含铁血黄素
04. 巨细胞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typical fibroxanthoma
•奇异核形巨细胞
•细胞非典型
•核分裂象
•非典型细胞上方常有隔离区,非典型细胞两侧有日光性弹力纤维变性
腱鞘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
•破骨细胞型巨细胞(核随机排列在细胞的一侧)
•巨细胞核类似于相邻组织细胞核
•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
•通常位置深(无表皮)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uvenile xanthogranuloma
•Touton巨细胞(核环绕粉色中心,核外为泡沫状细胞质)排列在组织细胞聚集灶的外围
•可有嗜酸性粒细胞
•可有散在的泡沫细胞
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Reticulohistiocytosis
•嗜酸性巨细胞(具有磨玻璃粉红色细胞质的多核细胞)(箭头)
罗赛-多尔夫曼病Rosai-Dorfman disease
•巨细胞和散在的淋巴细胞聚集,粉蓝交替
•巨细胞显示穿过现象emperipolesis(细胞质中完整的炎细胞);巨细胞呈S-100阳性
囊肿破裂/角质肉芽肿Ruptured cyst/keratin granuloma
•异物巨细胞(核随机排列)、中性粒细胞
•角质丝邻近多核细胞或被吞噬
结节病Sarcoidosis
•Langhans巨细胞(马蹄形核)(箭头)
•表皮通常正常
•组织细胞聚集灶中的“裸”巨细胞(缺乏周围的淋巴细胞)
缝线肉芽肿Suture granuloma
•异物巨细胞
•细胞围绕缝线(编织状)
主要鉴别诊断
a非典型纤维黄色瘤:非典型核,核分裂象
b腱鞘巨细胞瘤:破骨细胞型巨细胞
c幼年性黄色肉芽肿:Touton巨细胞
d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细胞性巨细胞
主要鉴别诊断,续
e Rosai-Dorfman病:巨细胞伴穿过现象(细胞质内的其他炎细胞)
f囊肿破裂/角蛋白肉芽肿:异物巨细胞、角质丝
g结节病:Langhans巨细胞、裸肉芽肿(箭头)
h缝线肉芽肿:异物巨细胞、缝线
注:感染和瘢痕也是常见巨细胞。
注:这些是每个疾病实体的典型巨细胞;巨细胞并没有特异性。
05. 透明细胞
胶样隐球菌病Cryptococcosis, gelatinous
•透明“细胞”
•病原体(长箭头)有包膜,切片中呈透明空隙(短箭头)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
•“透明”细胞
•棘皮或假上皮瘤样增生
•细胞呈多边形至椭圆形,含有颗粒状粉红色物质(吞噬溶酶体)
•大颗粒被空晕包围
冬眠瘤Hibernoma
•“透明”细胞
•棕色脂肪细胞,即所谓的“桑椹”细胞,核周呈网状空泡模式
组织胞质菌病Histoplasmosis
•“透明”细胞
•含有病原体的巨噬细胞
•病原体有包膜,切片中呈透明空隙
麻风病Leishmaniasis
•“透明”细胞
•含有病原体的巨噬细胞
•病原体可能聚集在巨噬细胞的周围
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
•“透明”细胞
•组织细胞(“Virchow细胞”),似乎有细微的泡沫,充满病原体(特殊染色+)
•空泡含有成簇的病原体(小球)
•低倍,组织细胞呈线性排列
•存在隔离区
•神经可能增厚
脂肪瘤(左)/血管脂肪瘤(右)
•“透明”细胞核挤向一边(左下图箭头)
•脂肪细胞,排列成小叶
•间隔减少/缺失
•血管脂肪瘤还有更多小血管,有些血管含有纤维素(右下图箭头)
黑色素瘤,气球细胞Melanoma, balloon cell
•“透明”细胞
•透明/泡沫状细胞质的黑色素细胞
•非典型核(箭头)
•需要特殊染色才能确诊
•局灶传统型黑色素瘤或交界成分为诊断线索
结节性汗腺瘤Nodular hidradenoma
•“透明”细胞
•细胞排列成小叶中,有导管分化区域
•常有透明胶原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透明”细胞
•通常呈条索状、岛状或假腺样结构
•肾起源,癌细胞周围有明显的血管/红细胞外渗
皮脂腺腺瘤Sebaceous adenoma
•“透明”细胞
•皮脂腺细胞,常有毛刺状/扇贝形核,周围有几层基底样细胞(箭头)
•低倍,通常是表皮下方的小叶状增殖
眼睑黄色瘤Xanthelasma
•“透明”细胞
•泡沫状组织细胞(充满脂质),排列在胶原束之间
•表皮通常很薄(眼睑皮肤)
•可有毫毛(眼睑皮肤)
黄色肉芽肿(陈旧性病变)Xanthogranuloma (older lesion)
•“透明”细胞
•组织细胞,在上部真皮排列成边界清楚的肿块
•常见Touton巨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黄色瘤Xanthoma
•“透明”细胞
•泡沫状组织细胞(充满脂质),在真皮中簇集
•破裂黄色瘤有游离脂质
主要鉴别诊断
a胶样隐球菌病:透明空隙是病原体包膜
b颗粒细胞瘤:颗粒性细胞质
c冬眠瘤:网状空泡状细胞质
d麻风病:巨噬细胞充满病原体
e瘤型麻风:充满病原体的组织细胞;线性排列
f组织胞质菌病:含有胞质内圆形病原体的组织细胞;病原体常有透明包膜
主要鉴别诊断,续
g黑色素瘤,气球细胞:非典型核,透明胞质
h结节性汗腺瘤:透明细胞,散布导管和透明胶原
i肾细胞癌:透明细胞、小血管伴红细胞外渗
j皮脂腺腺瘤:透明的皮脂腺细胞,星形核,边缘有基底样细胞
k眼睑黄色瘤:眼睑皮肤中散布的泡沫细胞
l黄色肉芽肿:泡沫状细胞,有一些Touton细胞
m黄原瘤:泡沫细胞和细胞外脂质
未完待续......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