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强子 华夏病理 6241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EWSR1/FUS::ATF1及EWSR1/FUS::CREB1融合病种简述

透明细胞肉瘤

经典的透明细胞肉瘤也称为软组织的恶性黑色素瘤,最初是1965年由Enzinger报道的,是一种产黑色素(melanin)的肉瘤,但其临床和生物学行为不同于皮肤黑色素瘤。透明细胞肉瘤一般为惰性,缓慢生长,表现为年轻成人深部筋膜的无痛性肿物(主要见于下肢)。

组织学上,瘤细胞排列呈大小不等的巢状,其间有纤维束分割。瘤细胞主要为形态均一的梭形表现,胞质透明至稍嗜酸性,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显著。细胞核位于周边、呈花环状的多核巨细胞是该肿瘤的特征性表现。常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S100和SOX10弥漫阳性,大部分也会表达HMB45、和/或Melan-A。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4.透明细胞肉瘤。(A)形态单一的梭形细胞,排列呈巢状,其间有厚薄不一的纤维条带分割;(B)高倍镜下,瘤细胞为形态均一的梭形至卵圆形,胞质透明至稍嗜酸性,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显著;(C)特征性的花环状瘤巨细胞;(D)免疫组化,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本图所示),且表达黑素细胞标记、尤其是SOX10。

透明细胞肉瘤是高级别肉瘤,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风险,且可以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分子特征方面,绝大部分透明细胞肉瘤具有t(12;22)易位而导致EWSR1::ATF1基因融合,少部分(10%)为t(2;22)易位而导致EWSR1::CREB1基因融合。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

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又称为胃肠道透明细胞肉瘤样肿瘤,最初报道于2003年。该肿瘤的特征为梭形至嗜酸性细胞呈实性片状生长,且散在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尽管该肿瘤形态学方面有些类似前述透明细胞肉瘤,且这两种肿瘤都表达S100、SOX10,但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中黑素细胞特异性标记(如HMB45、Melan-A)是阴性的。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5.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左)形态学为实性片状的嗜酸性/梭形细胞,右上角可见小肠黏膜;(中、右)中高倍镜下,瘤细胞有核分裂,且有破骨细胞样瘤巨细胞。

如其名字所示,该肿瘤好发于年轻人的味道;也有发生于软组织和内脏器官的罕见肠外病例报道。分子特征方面,该肿瘤的特征是EWSR1::ATF1融合和EWSR1::CREB1融合。临床上,该肿瘤为侵袭性行为。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最初报道于1979年,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常表现为儿童及青少年的四肢表浅肿物。该肿瘤境界清楚,呈分叶状,一般周围有厚厚的淋巴细胞包绕,常类似伴转移的淋巴结。形态学上,该肿瘤为合体状的梭形至上皮样细胞、呈束状及结节状结构,并伴有出血的假血管瘤样腔隙,且有含铁血黄素沉着。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6.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低倍镜下肿瘤周围有致密淋巴细胞鞘,类似伴转移的淋巴结。中高倍镜下,细胞为轻度非典型的梭形表现,呈合体状及束状,但无其他明确特征。

该肿瘤免疫组化表达desmin、CD68、EMA是其特征。与透明细胞肉瘤不同,该肿瘤的分子特征是EWSR1::CREB 1融合,少见情况下为EWSR1::ATF1融合;还有伴FUS::ATF1融合的罕见病例。临床上,该肿瘤为惰性,局部复发风险低,罕见转移。

黏液样间充质颅内肿瘤/肉瘤

近期文献中报道了一组形态学具有异质性、但有相同EWSR1::CREB1融合或EWSR1::ATF融合的颅内间充质肿瘤。最初认为,这一肿瘤是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黏液样亚型,但其细胞来源、以及和其他有EWSR1::CREB1/ATF1重排间叶性肿瘤的关系还不确定。

该肿瘤的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现非常宽泛。结构上,可呈片状或网状条索样,间质可以是胶原性至黏液样,细胞形态从上皮样至星型/梭形、或均一圆形均可出现。鉴于该组肿瘤形态学的异质性,因此其诊断可能很有难度,尤其是无分子证实的情况下。其鉴别诊断范围也非常广泛,具体如脑膜瘤、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肌上皮肿瘤。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7.黏液样间充质颅内肿瘤/肉瘤病理谱系。(A-C)本例表现为黏液性肿瘤,呈分叶状生长,局灶周围有淋巴细胞鞘;细胞为疏松排列、形态均一的圆形至卵圆形表现,偶见石棉样纤维;(D)本例与前例形态类似,有显著的黏液样间质,生长方式呈网状;(E-I)本例为分叶状生长,细胞稀疏的黏液样区域呈网状至腺瘤样结构,而细胞丰富区域呈轮辐状生长;免疫组化中EMA弱阳性,局灶强阳性表达desmin。(J-L)本例呈推挤性生长、累及相邻脑组织,细胞形态均一,偶见胞质内空泡,结构呈实性;该肿瘤也有黏液样间质、并伴网状生长区域。

肺原发黏液肉瘤

肺原发黏液肉瘤形态学最初报道于1999年,后续研究证实存在EWSR1::CREB1融合。这种罕见的肉瘤为梭形/星型细胞至短卵圆形细胞构成,排列呈独特的网状、纤细花边样结构,背景为黏液样。最新的第五版胸部肿瘤世界卫生分类方案中,将其归为伴EWSR1::CREB1融合的肺原发黏液肉瘤。按照本文原作者所述,文献中还有一例伴EWSR1::ATF融合的报道。临床上,该肿瘤为低级别肉瘤,罕见转移报道。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8.肺原发黏液肉瘤。该肿瘤形态学为形态均一的短梭形至卵圆形细胞增生,背景为大量黏液样表现;该例肿瘤与脏层胸膜广泛黏附,且伴间皮细胞轻度反应性增生。该肿瘤并无纤维性假包膜,边界呈浸润性,周边有陷入的反应性肺泡上皮。FISH检测证实有EWSR1::ATF1重排。

具有EWSR1::CREB1/ATF1重排的其他罕见肿瘤

涎腺、肺部、胸腺、鼻旁窦的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该组肿瘤中,几乎所有融合阳性病例都是EWSR1::ATF1重排。透明细胞型牙源性癌(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则是与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具有相同形态学及分子特征的颌骨肿瘤。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9.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A)该肿瘤结构呈巢状、条索状、梁状,细胞为小的透明表现,背景为玻璃样变间质;(B)边缘呈浸润性,本图中可见小的透明细胞巢侵及骨骼肌;(C)部分病例可见嗜碱性表现显著的区域;(D)高倍镜下,该肿瘤的细胞核小而形态任何,部分呈“葡萄干”样。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10.透明细胞型牙源性癌。(A)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与(B)透明细胞型牙源性癌组织学特征存在重叠,如均为透明表现的肿瘤细胞、形成巢状及条索状,周围为玻璃样变的间质。

恶性间皮瘤:最近文献报道了一组具有EWSR1/FUS::CREB融合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推测为间皮瘤。该组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人衬覆间皮的腔隙,且为恶性经过。形态学方面,该组肿瘤为上皮样,呈实性及囊性生长,且免疫组化有CK和WT1的共表达。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11.恶性间皮瘤之EWSR1::ATF1融合阳性间皮瘤。(A-C)本例为腹膜病例,局灶可见砂粒体,瘤细胞为典型的上皮样形态,局灶有乳头状结构,胞质丰富、嗜酸性,染色质开放。(D、E)另一例主要呈实性生长的病例,局灶有乳头状结构。(F)另一例主要呈圆细胞表现、胞质稀少的病例。免疫组化所有病例均表达AE1/AE3(G)、WT1(H);有一例局灶表达desmin(I);融合阳性病例进行了BAP1免疫组化检测者,结果均为阳性(J)。

炎性及巢状的睾丸性索肿瘤:有文献报道了13例形态学与Sertoli细胞肿瘤及精原细胞瘤存在重叠的睾丸恶性性索间质肿瘤。其中10例具有EWSR1::ATF1融合。该组肿瘤的形态学特点为上皮样细胞呈巢状及片状生长,混杂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方面,该肿瘤表达SF-1、EMA、inhibin、CD30;细胞核不表达β-catenin。有临床随访的11个病例均出现了转移。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12.炎性及巢状的睾丸性索肿瘤实例。该肿瘤大部分为分叶状及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瘤细胞呈片状及巢状分布,肿瘤内和/或肿瘤周边有淋巴细胞浸润。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13.炎性及巢状的睾丸性索肿瘤结构实例。(A)图示实性巢状及片状结构,有中等量至大量的间质分割,后者常伴玻璃样变;大部分情况下,低倍镜即可见显著炎症细胞浸润;(B、C)肿瘤细胞巢失黏附,形成假腺管状表现;(D)部分病例可见管腔内成分。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14.炎性及巢状的睾丸性索肿瘤细胞实例。(A-C)该肿瘤的细胞成分混杂,有些胞质颗粒状、轻度嗜酸性,有些则为透明/不规则空泡状;(D)高倍镜下,瘤细胞的胞质常呈蜘蛛网状表现。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二)

图15.炎性及巢状的睾丸性索肿瘤-胞质内包涵体及炎症细胞浸润。(A)少数肿瘤细胞的胞质内有包涵体,具体从不明显、到大而小球状表现不一;(B)部分病例中的胞质内包涵体导致细胞呈横纹肌样表现;(C)浸润的炎症细胞一般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混杂;(D)个别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特别显著。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遗传学特征相同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不同的某些骨和软组织肿瘤(一)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