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读文献,学病理-胃肠道中的肥大细胞病变(二)

强子 华夏病理 6031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病变,导致无结构异常或生化异常的情况下反复出现腹痛及排便习惯错乱(腹泻和/或便秘)。关于该病的诊断,Rome IV标准是用临床特征来找出可能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具体包括:反复腹痛,平均至少一周一天、持续三个月;并有下述特征中至少两条:排便相关的疼痛,大便频次改变,大便性状改变。患者症状可以表现为腹泻为主、便秘为主、或交替性/混合性。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肠神经系统及黏膜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且可能涉及肠道菌群失调、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学易感性等。大部分病例都没有明确病因,但部分病例中此前有感染性肠炎。对于美国人来说,肠易激综合征是一个很重要的健康问题及医疗负担,因此确定相关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肥大细胞

低级别的黏膜炎症可能会促进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实际上,肥大细胞介质的异常释放与肠黏膜通透性、内脏器官高敏状态、平滑肌收缩有关。空间分析表明,肠易激综合征中肥大细胞可在神经周围聚集、并有浆细胞;超微结构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标本中脱颗粒肥大细胞数量更多。大量研究声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小肠和结肠活检标本中肥大细胞数量增多。最近有荟萃分析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但患者末端回肠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是增加的。已有人证实,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回肠黏膜中每平方毫米肥大细胞的数量轻度升高。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肥大细胞平均计数在肠易激综合征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重叠。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中的肥大细胞计数

如前所述,黏膜肥大细胞计数结果变化较大。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有:用于确定肥大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不同(类胰蛋白酶、或CD117),肥大细胞计数结果是最大值还是平均值,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技术差异,计数时400倍视野的范围差异,手工计数肥大细胞时的观察者间差异。

不管如何,具体个体的肥大细胞基数可能会因环境及遗传学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具体患者的肥大细胞计数异常的数值一直未能得到确定。本综述中所纳入的研究,相关患者都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诊断的Rome标准、对照组都没有症状或确定为其他肠道病变;肥大细胞计数并未作为肠易激综合征诊断的标准。尽管肥大细胞及其产物可能促进了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但用肥大细胞计数来诊断及监测该病可能将肥大细胞介质与其他细胞之间的复杂关系看的过于简单了。

针对肥大细胞数量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之间的研究,大部分都未能证实有相关性;且相关研究中肥大细胞数量与患者自诉的胃肠道症状、大便性状、频次、生活质量等并无相关性。

肥大细胞与疗效的关系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包括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制剂、抗炎制剂、阿片受体激动剂。疗效与组织学特征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有研究对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治疗与否及安慰剂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后或应用安慰剂后的活检标本中,肥大细胞计数及脱颗粒情况和对照组并无差异;但治疗组类胰蛋白酶水平和部分促炎分子的水平降低至和对照组相似,治疗组的腹痛及肠蠕动也降低。其他研究也发现肥大细胞稳定剂治疗后,尽管20%的患者自诉症状缓解,但肥大细胞数量、组胺水平、类胰蛋白酶水平都无法预测疗效。有的研究称美沙拉嗪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数量,且总体表现有所改善,但大便频次、腹胀、腹痛的情况并无明显改善。随机对照随访研究也未能证实美沙拉嗪优于安慰剂,进一步说明黏膜肥大细胞数量的降低并非有意义的疗效预测指标,在病变检测中的作用有限。

肥大细胞性小肠结肠炎

有研究者认为黏膜内肥大细胞数量增多的顽固性腹泻是一种特殊病种、但属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亚型,因此将其命名为“肥大细胞性小肠炎”。目前仅有两篇文献描述这一病种的病理特征。第一项研究中,发现正常黏膜中肥大细胞计数平均为13个/400倍视野,而患者这一数值为大于20个。接受组胺受体拮抗剂和/或肥大细胞稳定剂治疗的患者中,22/47的患者腹泻减轻。第二项研究用>20个肥大细胞/400倍视野作为异常判断标准,发现腹泻、便秘、胃排空延迟的24例患者中都存在胃、小肠、结肠黏膜中肥大细胞数量的增多及血液中组胺水平的升高,不过该研究并无对照组和随访数据。

总之,目前有限的数据表明,肥大细胞性小肠炎并不是特殊病种,而可能是一组与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他药物、感染、免疫相关腹泻等有关的异质性病种,这组病例可能都会有黏膜内肥大细胞轻度增多的特征。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读文献,学病理-胃肠道中的肥大细胞病变(一)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