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读文献,学病理-恶性上皮性肿瘤转移至卵巢(二)

强子 华夏病理 6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病种详解

就卵巢的转移性肿瘤来说,某些特殊组织学表现可提示原发部位,因此本文将介绍结肠、阑尾、胃部、胰胆管、子宫、宫颈、乳腺处肿瘤转移至卵巢时的相关形态学特点。需要提醒的是,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其他肿瘤转移至卵巢的情况,具体如肾细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间皮瘤等,这就需要结合我们前面所学的病史、影像学等相关信息了。

 

来自结直肠的转移

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一般为中至大的腺体构成,但具体形态高度不一:从小至简单的管腔结构、到大而囊性扩张的表现均可出现。腺体衬覆柱状上皮,常伴非典型,具体如程度不等的复层化、胞质嗜酸性。这类肿瘤一般会有大量核分裂及少量黏液。转移性结直肠腺癌中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恶性腺体内有核碎屑,也称为“污浊”坏死。此外,这些腺体一般排列呈筛状及环状;环状模式中,腺上皮(常呈筛状形态)沿着坏死物质边缘呈环状分布。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组化检测中,常用标记物有CK7CK20SATB2PAX8。这些标记物有助于明确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诊断。不过一定要注意:CK20在多种其他类型肿瘤也可阳性,因此并非结直肠腺癌所特有。PAX8阳性提示肿瘤为苗勒源性,但PAX8不表达并不能排除卵巢原发,因为卵巢黏液癌可为PAX8阴性。

读文献,学病理-恶性上皮性肿瘤转移至卵巢(二)2. 本例为卵巢转移性结直肠癌。形态学存在污浊坏死;免疫组化CK20阳性。

 

来自阑尾的转移

阑尾的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和阑尾的癌都可转移至卵巢,且转移性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更为常见。后者的特征为深染、高柱状黏液上皮细胞,伴低级别异型性,形成不规则、多为复杂表现的腺体。文献中还报道过肿瘤上皮与卵巢间质之间存在分离现象。存在卵巢假黏液瘤是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累及卵巢的特征,即细胞外黏液在卵巢间质中呈分割状浸润并积聚。此外,存在腹膜假黏液瘤(即腹腔内弥漫性黏液性腹水伴低级别细胞学特征)、以及腹膜表面黏液种植一般也和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相关。这方面的一个诊断陷阱,是要了解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可类似卵巢的良性黏液性病变,如黏液性囊腺瘤。

 

阑尾的癌转移至卵巢时,最常见表现为印戒细胞,但也可有肠型腺体或杯状细胞分化。与前述低级别黏液性肿瘤转移相似,阑尾癌的转移也常有大量细胞外黏液。考虑为阑尾来源转移性肿瘤时,常用免疫组化指标有CK7CK20SATB2PAX8

 

来自胃的转移

胃癌转移至淋巴结,一般表现为大量印戒细胞;也会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如管状、腺样、梁状、巢状、片状。大多会有显著间质,具体从致密、富于细胞到细胞稀疏、水肿表现不一。细胞外黏液表现不一,可混杂在无细胞的间质内。还可存在间质黄素化。一定要注意的是,卵巢间质肿瘤也可存在印戒细胞形态从而造成诊断困难,如印戒细胞间质瘤。考虑胃癌转移至卵巢时,常用免疫组化指标为CK7CK20PAX8;不过,CK7CK20的帮助并不总是那么大,因为这两项标记在胃癌的时候可以全部阳性、也可以全部阴性。

读文献,学病理-恶性上皮性肿瘤转移至卵巢(二)3. 胃癌转移至卵巢,高倍镜下可见印戒细胞。

 

来自胰胆管的转移

胰胆管的腺癌一般不会转移至卵巢,但要了解这一病种,因为其生长方式可类似卵巢的良性或交界性肿瘤。胰胆管肿瘤转移至卵巢的时候,常表现为不规则浸润性腺体及促纤维增生性间质。这类肿瘤也可有挤压间质的高分化黏液样腺体区域。此外,也可能会有交界样区域,具体表现为大小不一的囊腔及腺体、伴乳头状内陷、无明确浸润的上皮复层化。虽然细胞异型性表现不一,但大部分肿瘤至少在某些区域存在中等程度非典型。考虑为转移性胰胆管肿瘤时,常用免疫组化指标有CK7CK20PAX8SMAD4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读文献,学病理-恶性上皮性肿瘤转移至卵巢(一)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