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小部位,大问题-鼻腔鼻窦处病理集中学-鼻腔鼻窦肿瘤中的HPV部分(一)

强子 华夏病理 14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根据《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杂志2024年刊发的鼻腔鼻窦病理学系列文章,从本期开始,我们编译介绍梅奥医学中心病理专家Lewis撰写的关于鼻腔鼻窦肿瘤中HPV问题的相关文章。

 

简介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全身各处多种类型异型增生、乳头状瘤、浸润性癌的致病原因。随着HPV检测在临床诊疗中的广泛应用,相关信息也得到了极大扩展。虽然通过PCR技术可在多种不同肿瘤及解剖部位的组织中检测到HPV的DNA,但只有处于转录活化状态的HPV才具有临床意义。具体的评估方案来说,可以单独使用p16作为替代标记(在HPV高发人群中,p16阳性与存在具有转录活性的高危型HPV之间几乎呈1:1对应关系),也可以p16联合HPV DNA或RNA检测,还可单独使用HPV RNA检测(如RNA原位杂交)。

 

就头颈部来说,具有转录活性的高危型HPV最多见于喉部,尤其腭扁桃体和舌底;也常见于原发灶未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随着我们了解的深入以及检测方案的成熟,目前发现具有转录活性的高危型HPV在非口咽部位肿瘤中同样存在,且这一现象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鼻腔鼻窦区域似乎是最常见的部位,并可能成为具有转录活性高危型HPV相关肿瘤的另一个热点。

 

高危型HPV与低危型HPV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转化为原位癌和浸润性癌的几率更高,主要是因为高危型HPV中的E6、E7蛋白更容易分别和Rb、p53蛋白结合。低危型HPV一般被认为是乳头状瘤样病变的驱动因素,具体如呼吸道乳头状瘤病中的鳞状上皮乳头状瘤、肛门处的尖锐湿疣。不过低危型HPV也可见于鼻腔鼻窦处大部分外生性乳头状瘤、以及某些其他肿瘤性病变,甚至偶见于浸润性癌。

 

鼻腔鼻窦肿瘤概述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发生于鼻腔鼻窦处者仅约3%。尽管鼻腔鼻窦区域肿瘤的总体占比相对较低,但其肿瘤类型繁多、驱动机制多样性。相较于头颈部其他位置来说,鼻腔鼻窦区域的鳞状细胞癌占所有恶性肿瘤的比例最低,仅约60%,且这一比例似乎还在缓慢下降,

 

鼻腔鼻腔的其他癌种还有涎腺型癌、非涎腺型腺癌(如肠型、非肠型)、鼻腔鼻窦未分化癌、SWI/SNIF改变的癌(如SMARCB1缺陷的癌、SMARCA4缺陷的癌)、神经内分泌癌、以及其他更为罕见的病种,后者如最近才得以阐述的HPV相关多表型癌。这些病种中,高危型HPV是HPV相关多表型癌的定义性特征;其他非鳞状细胞癌中也可偶见有转录活性的高危型HPV,具体如鼻腔鼻窦未分化癌、鼻腔鼻窦神经内分泌癌。

 

鼻腔鼻窦处也是众多良性上皮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如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和错构瘤,其中有些可以发生癌变。鼻窦乳头状瘤(原称施耐德乳头状瘤)可分为三种类型:外生型、内翻型和嗜酸细胞型;最近有学者提出第四种-“疣状”亚型。高危型和(尤其是)低危型HPV均与外生型和内翻型鼻窦乳头状瘤相关,但与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瘤或错构瘤无关。

 

病理机制

高危型及低危型HPV如何到达鼻腔鼻窦处并导致肿瘤发生?相关研究通过间接证据回答了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高危型HPV相关鼻腔鼻窦癌最常见于鼻腔和筛窦,而具有“限制性窦口”的上颌窦、蝶窦及额窦发生率最低。这一分布特征支持“高危型HPV通过咽部反流进入鼻窦”的假说。

 

与之相反,低危型HPV相关肿瘤(如外生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及少数报道的低危型HPV相关癌)多发生于鼻腔前部,提示可能经前鼻孔暴露途径感染,但目前基本没有流行病学文献来解释低危型HPV如何到达鼻腔鼻窦区域。

 

临床实践建议

由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有相当比例的高危型HPV检出,且这一结果具有预后价值,根据大量相关证据,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头颈部肿瘤高危型HPV专家小组现建议将HPV检测纳入日常临床实践。不过,这一建议仅用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及其亚型、以及HPV相关的多表型癌。该建议推荐两种做法均可:可以直接对高危型HPV RNA进行原位杂交,作为独立检测方案;也可以免疫组化p16筛查后、再对p16阳性患者进行HPV特异性检测。与其他高危型HPV检测要求一致,检测范围必须充分覆盖HPV 16型以外的其他高危亚型。CAP明确指出:头颈部癌患者无需常规进行低危型HPV检测。

 

Tips:鼻腔鼻窦癌中HPV检测临床实践指南

(一)对于鼻腔鼻窦处新确诊的单纯性鳞状细胞癌(及所有亚型)、鼻腔鼻窦多表型癌,都要按照下述方法之一常规进行检测:

1. 仅做高危型HPV RNA原位杂交;

2. P16免疫组化,然后仅对其中的阳性患者进行HPV DNA的PCR检测;

3. P16免疫组化,然后仅对其中的阳性患者进行HPV RNA的PCR检测。

(二)对鼻腔鼻窦处非鳞癌的患者,无需常规进行高危型HPV的检测;

(三)对鼻腔鼻窦肿瘤,无需常规进行低危型HPV的检测。

 

——未完待续——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Lewis JS Jr.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Sinonasal Tract Tumors-Another Head and Neck "Hot Spot" for Prognostically Favorable Viral Disease. Surg Pathol Clin. 2024;17(4):599-614.

doi:10.1016/j.path.2024.07.002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