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阑尾肿瘤病理新进展-杯状细胞腺癌篇(一)

强子 华夏病理 6277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简介

阑尾是一个退化、且几近废弃的器官,在腹部肿瘤的相关评估中长期以来都是被忽略的。就阑尾肿瘤来说,杯状细胞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上皮性肿瘤,其命名和分类也有过诸多改变。比如这一瘤种此前被称为杯状细胞类癌、源于杯状细胞类癌的腺癌。

鉴于上述各种问题,导致我们对这一瘤种的诊断和了解存在诸多困难,因此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专家Veerapong和Hosseini在《Semin Diagn Pathol》杂志发表综述,对这一瘤种在病理、命名、分类方面的相关更新进行了介绍,且重点介绍了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方案中的3级分类体系。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临床表现

病变早期,患者可表现为腹部隐痛,晚期则可表现为腹部肿物、肠梗阻、腹水。男女受累均等,患者年龄平均50-60岁。一般为急性阑尾炎切除阑尾后、或其他原因手术(如疝修补)而得以确诊。女性患者在腹膜播散的情况下可表现为卵巢肿物。由于阑尾杯状细胞腺癌罕见,因此阑尾切除的时候一般未能考虑到这一诊断、而是后续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时候才得以明确。

大体表现及早期腹膜播散

阑尾大体可并无异常,也可为炎症或阑尾壁程度不等的增厚。阑尾杯状细胞腺癌一般并无肿物形成,而是多为弥漫性浸润阑尾壁,伴或不伴浆膜受累。肿瘤也可沿着阑尾的长轴扩展而累及盲肠。

建议对整个阑尾取材做镜下检查已准确分期,因为累及浆膜面的时候肿瘤分期升高,且提示腹膜播散的风险高。肿瘤分期是按照美国病理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提出的方案,适用于所有阑尾肿瘤,是根据肿瘤侵及阑尾壁的程度、以及侵及阑尾浆膜面的情况而确定的。

组织学特征

阑尾杯状细胞腺癌从组织学角度可分为低级别、高级别。典型的低级别杯状细胞腺癌特点,是存在簇状或管状的杯状细胞样黏液细胞,胞质颗粒状、嗜酸性,伴数量不等的内分泌细胞和Paneth细胞;发生于阑尾黏膜、环周侵及阑尾壁。部分肿瘤簇可能并无管腔,表现为黏附在一起的簇状、或呈线性排列。细胞核非典型、核分裂、坏死均罕见。细胞外黏液可有可无。并无相关的上皮异型增生、腺瘤、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阑尾肿瘤病理新进展-杯状细胞腺癌篇(一)图1.阑尾低级别杯状细胞腺癌。(A)低倍镜下,典型病例为巢状或簇状肿瘤性杯状细胞在阑尾壁内浸润性生长,阑尾管腔面的隐窝无异常;(B)高倍镜下,肿瘤细胞呈有黏附性的圆形至卵圆形簇状,细胞有轻度非典型;(C)免疫组化,肿瘤性杯状细胞散在阳性表达Syn。

阑尾杯状细胞腺癌约半数病例可有高级别形态学特征,且确诊时就伴腹膜播散。高级别形态学特征是指单细胞(黏液性或非黏液性)浸润、复杂的相互沟通的管状结构、筛状结构、片状结构、大簇状结构,瘤细胞呈杯状或印戒细胞样而类似印戒细胞癌。神经周围浸润虽然很常见,但并无预后意义。高级别肿瘤中也可见淋巴血管侵犯。神经内分泌标记可有散在阳性着色。

阑尾肿瘤病理新进展-杯状细胞腺癌篇(一)图2.阑尾高级别杯状细胞腺癌。(A)本例为G3的杯状细胞腺癌,黏液腺呈不规则表现,且有经典的黏液腺癌形态;(B)本例为G3的杯状细胞腺癌,为不规则、相互沟通的腺体,也有簇状的浸润性肿瘤成分,未见黏液性杯状细胞,类似经典腺癌;(C)本例为G3的杯状细胞腺癌,但成片分布的线状印戒样细胞,无簇状结构。

杯状细胞腺癌有早期腹膜播散的倾向,尤其播散至卵巢、局部淋巴结。高级别肿瘤可以出现诊断困难,因为可能会误判为印戒细胞癌或经典的腺癌。辅助准确诊断的重要指标,是存在任意比例的经典低级别杯状细胞腺癌,可能需要对整个阑尾进行检查才能查见。

免疫组化

杯状细胞腺癌弥漫性表达肠源性标记,如CDX2、SATB2、CK20,且高达75%的病例散在或局灶共表达CK7。黏液卡红染色和CEA也是阳性。有黏液的肿瘤细胞一般会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如CgA、Syn,但诊断无需有神经内分泌标记的表达。高级别肿瘤中的低分化成分有p53的过表达。

分子特征

关于阑尾杯状细胞腺癌分子改变的数据很少。有人用前述Tang的分类方案、通过二代测序的方式对该组肿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杯状细胞类癌(即前述A组)和发生于杯状细胞类癌的腺癌(即前述B组和C组)相比较,后者的突变平均数显著高于前者(5 VS 3);不过,二者之间存在显著重叠,且染色质重塑基因的突变最为多见。这两组都常见的基因改变有:ARID1A、ARID2、CDH1,RHPN2基因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错义突变(p.L385I),以及MLL2改变等。结直肠癌特征性突变(KRAS、BRAF、TP53)的检出几率低,且仅见于发生自杯状细胞类癌的腺癌组。TP53、CDH1、MLL2主要见于发生自杯状细胞类癌的腺癌组,提示是该肿瘤谱系发现了高级别分化。该研究中还注意到,该组肿瘤相比阑尾黏液腺癌来说,GNAS的突变几率是降低的。

Ang等评估了多种阑尾肿瘤的遗传学特点,具体包括黏液腺癌、腺癌、杯状细胞类癌、腹膜假黏液瘤、印戒细胞癌,该研究中,杯状细胞类癌组KRAS和GNAS突变更为少见,而FAT3和ARID1A突变较为常见。有趣的是,杯状细胞类癌(前述Tang的A组)在KRAS、GNAS、APC突变方面的特点有些类似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这可能反应了其既有腺性分化、又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可能。

 

——未完待续——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Veerapong J, Hosseini M. Goblet cell adenocarcinoma. Semin Diagn Pathol. 2024;41(5):230-234.

doi:10.1053/j.semdp.2024.08.003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