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华夏病理 8 评论

病史:

患者,女,31岁,无意间发现左肩背部肿物2月余,大小约为4×3cm,境界清楚,有压痛。

影像检查:

彩超:左上肢皮下可见一低回声团,大小约41×19×45mm,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可见“鼠尾征”,考虑神经鞘瘤。

病理检查:

大体:肿物一个,大小约4×3×2cm,有包膜,切面灰黄、实性,质中。

镜下:

HE:见富含细胞性束状区(Antoni A区)和疏松黏液样的网状区(Antoni B区),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编织状或漩涡状,可见verocay小体,即两行致密的排列整齐的细胞核,其间由原纤维性的细胞突起分隔开来;散在退行性变细胞,核增大、深染、核形不规则,畸形瘤细胞,核呈分叶状,见核内包涵体,可见核仁,未见核分裂象。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见富含细胞性束状区(Antoni A区)和疏松黏液样的网状区(Antoni B区),细胞排列成栅栏状、编织状或漩涡状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隐约可见verocay小体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散在退行性变细胞,核增大、深染。畸形瘤细胞,大红核仁明显,但未见核分裂象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核形不规则,畸形瘤细胞,核呈分叶状,见核内包涵体,核仁

IHC:

S-100、sox10、Vimentin均(+),CD34多量(+),Ki67(约1%+);其余Calponin、SMA、Desmin、β-catenin、STAT-6均(-),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S-100(弥漫强+)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Sox10(弥漫强+)

病理诊断:(左上肢)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

讨论:

定义:

陈旧性或退变性神经鞘瘤(ancient/degenerated schwannoma)是一种显示退行性改变的神经鞘瘤,通常发生于病程较长的肿瘤,多发生于深部软组织,如腹膜后。

组织形态:

1.这些肿瘤由交替分布的富含细胞性束状区(Antoni A区)和疏松黏液样的网状区(Antoni B区)组成:

Antoni A区主要由束状或交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细胞核细长、弯曲状,基质呈嗜伊红色原纤维状,束状区内常见栅栏状排列,可见Verocay小体,有时可见漩涡状排列。

Antoni B区细胞稀疏,间质水肿或黏液样,可能含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陈旧性/退变性神经鞘瘤一例

2.退行性改变表现为核增大、深染、核形不规则,常可见一些核大深染畸形瘤细胞,核常呈分叶状,可见核内包涵体,但核分裂象罕见,这些分散奇异非典型细胞核并不影响预后,不是一种特殊亚型。

3.退行性变还包括囊肿形成、钙化、陈旧性出血的机化、间质内或血管周围广泛而明显玻样变性等,当这些成分较多时,瘤细胞成分少。

4.发生退变的核具有一定异型性,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勿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

免疫组化:

瘤细胞表达S-100和SOX10,程度不等表达GFAP、CD57和PGP9.5,这些标记有助于确诊,ki-67很低。

鉴别诊断:

1.软组织多形性玻璃样变血管扩张性肿瘤(PHAT):扩张伴有玻璃样变的血管壁加上畸形瘤细胞核,以及含铁血黄素沉着,易被误诊。瘤细胞表达CD34、vimentin,不表达S-100、SOX10、actin、desmin、CK、CD31等。

2.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中年人,常见于肢体,通常为梭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深染,有明显的核分裂象,间变、浸润性生长及出现多灶性肿瘤坏死等恶性特征,肿瘤细胞常呈鲱骨状或席纹状排列,基质常常较少,缺乏良性神经鞘瘤的波浪状外观。

免疫组化:通常表达S100、SOX-10、Vimentin等标记物,H3K27Me3(-)(上皮样MPNST时+),大多数伴有SMARCB1/INI1基因的失表达,可出现异源性成分。

3.高分化平滑肌肉瘤(LMS)是一种恶性间叶肿瘤,见平滑肌分化细胞:

细胞形态:通常为长梭形,胞浆呈嗜伊红色,细胞核呈杆状,两端钝圆,可能呈雪茄状;

细胞排列:细胞排列成束状或编织状,异型性中等,核分裂象可见;

坏死:常见凝固性坏死,尤其是在肿瘤体积较大的区域;

间质变化:间质可呈黏液样变性、胶原化或玻璃样变;

免疫组化:SMA、Desmin等阳性。

参考书籍:

1.《软组织肿瘤病理学》第2版,主编:王坚、朱雄增,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软组织肿瘤诊断病理学》原书第3版,原著[美]Matthew R.Lindberg 主译:王坚、喻林、刘绮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罗塞和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11版,下卷。主译:回允中。副主译:李挺,柳剑英,沈丹华,石雪迎,薛卫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下一篇:软组织软骨瘤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