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内小胆管非化脓性进行性损伤为特征的慢性淤胆性疾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AMA阴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胆管炎(AIC),组织学表现类似。
病史:患者女性,60岁。患者既往确诊PBC十余年,给予保肝治疗。现反复腹水、腹胀、脾大脾亢、门脉高压性胃肠病、全身黄染、瘙痒、1月余,临床考虑PBC失代偿期。
病理诊断:(病肝)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期。
讨论:
发病机制:PBC发病机制不清,多数人认为与遗传易感基因、自身免疫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病理损害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导致肝内小胆管破坏有关。
临床特点:PBC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9。PBC大多隐匿起病,进展缓慢,肝脾肿大。从无症状(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到症状明显,平均6-8年。早期PBC患者多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后期可出现程度不等的皮肤瘙痒、乏力、黄疸、门脉高压。PBC亦常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发,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
实验室检查:(1)血清生化检查:ALP和GGT升高是本病最显著的改变,一般高于正常值的3-4倍。ALT和AST轻中度增高,结合胆红素晚期升高。(2)免疫学检查:90%-95%的患者血液抗线粒体抗体阳性,60%患者抗平滑肌抗体阳性。部分患者AMA阴性,但临床特征、生化改变、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均与AMA阳性患者相似。
组织病理学特征:根据肝活检改变,一般将PBC分为4期。(1)非化脓性胆管炎期:炎症局限于汇管区,可见小叶间胆管炎性损伤和致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可见胆管反应。(2)细胆管增生期:病变累及小叶,可见肝细胞胆盐淤积、胆管性界面炎和细胆管反应。(3)纤维化期:随着病变进展,汇管区扩大相连,形成桥接性纤维化及瘢痕,汇管区内可见小叶间动脉,多数伴随小胆管消失。(4)肝硬化期:除上述表现外,可见可疑肝硬化或明确肝硬化表现。需要注意的是,PBC各汇管区病变可不一致,同一病例可同时见到各期病变。
鉴别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继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所致的胆道损害、结核、结节病、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
病例图片:
图1.纤维化沿汇管区及间隔分隔包绕肝小叶
图2.纤维间隔周边组织疏松,周围肝实质呈现晕环样淡染带
图3.肝细胞胆盐淤积,细胞淡染、肿大含Mallory小体
图4.宽阔的纤维间隔内出现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细胞,未见伴随的小胆管
图5.免疫组化显示部分再生肝细胞CK7(+),提示胆盐淤积
图6.免疫组化显示再生结节周围细胆管散在CK7(+),大部分再生结节缺乏细胆管反应,同时小叶间胆管消失
图7.特殊染色,Masson染色显示纤维化分隔包绕肝小叶,肝硬化形成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