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牙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

游乐园 华夏病理 5704 评论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是具有免疫母细胞或浆母细胞形态的大细胞肿瘤,呈弥漫性增生,其免疫表型与浆细胞相同。此肿瘤最初在口腔中发现,与HIV感染高度相关,后来也发现于其他部位,多为节外组织。

病史:患者男性,35岁。HIV抗体阳性,既往有冶游史。2个月前口腔左下牙龈处无明显诱因出现肿物,大小约3x2.5cm。

病理诊断:(牙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免疫组化:CD38、CD138、MUM-1阳性,CD20、PAX-5、CD21、CD3、HHV-8、CK、CD56阴性,C-myc约70%阳性,Ki67约90%阳性。原位杂交:EBER阳性。

讨论

发病机制:PBL的发生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及基因突变相关。HIV感染患者,由HIV所致的持续严重免疫缺陷、抗原长期刺激诱导B细胞增殖或耗竭、对肿瘤源性的EBV病毒免疫监控缺失、免疫重建不完全等状态可能诱发PBL。EB病毒与PBL发病关系密切,被认为是EB病毒破坏了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不能有效抑制被EB 病毒感染的B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最终形成肿瘤。其他研究报道HHV8感染、c-MYC基因重组、p53、BCL-6基因突变可能促进PBL的发生发展。

临床特点:中位发病年龄50岁,男性为主。口腔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绝大多数(90%)与HIV感染有关。初诊时多为早期局限性病变,但多为肿瘤扩散晚期。

组织病理学特征:PBL起源于后生发中心,肿瘤细胞保留了部分免疫母细胞的形态学特征,镜下见呈弥漫性增生,为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大、偏心,可有1个或多个核仁,胞浆呈嗜碱性,肿瘤细胞通常表达浆细胞标志物,如:CDl38、MUMl、CD38、CD79a等,在某些病例中也表达T细胞标志物,如:CD3和CD5。但肿瘤细胞缺乏典型的B细胞标记物表达,如CDl9、CD20、PAX-5及Bcl-6。EBV可能参与PBL的发生发展,并提示可能与疾病的预后、进展有相关性。在EBV及HIV感染的PBL患者中,较易发现MYC基因重组。部分临床研究报道,近50%的HIV阳性患者出现这种易位,并与预后不良相关。

鉴别诊断:浆母细胞骨髓瘤、免疫母细胞型弥漫大B淋巴瘤、HHV8+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LK+弥漫大B淋巴瘤。

病例图片:

牙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图1.肿瘤细胞形态单一,胞浆嗜碱深染,黏附性生长

牙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图2.肿瘤细胞表现为免疫母细胞样形态,具有明显的中央核仁,核分裂象易见

牙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图3.免疫组化:MUM-1阳性

牙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图4.免疫组化:CD138阳性

牙龈浆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图5.免疫组化:CD20阴性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