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

 华夏病理 137 评论
[导读]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 赵东晖 李庆军


病史:

患者,男,32岁,1年多以前,左上臂撞伤后出现局部隆起,未予注意,后隆起处缓慢增大,近2个月自行使用药物外涂,肿物迅速增大,伴有上臂轻度麻木,来诊。         

影像检查:

MRI示左上臂皮下浅筋膜、三角肌外侧见卵圆形异常信号肿块,大小约为70mm×42mm×75mm,边界清晰,左侧肱骨、邻近各关节关系正常,考虑:左上臂浅筋膜实性占位,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

病理检查:

大体:带皮结节样组织一个,大小7×7×4cm,表面皮肤面积6×3.5cm,结节位于皮下,切面灰白、灰黄,实性,有光泽,质稍韧。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镜下:

HE:瘤组织位于真皮内,境界清楚,与表皮之间见一无细胞带(Grenz带),瘤组织失去席纹状排列,细胞呈细长的条束状或鱼骨样排列,类似纤维肉瘤,瘤细胞更丰富、浓染、核分裂较活跃,挤压扩张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改变。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1 肿瘤与表皮之间有一层宽的无细胞带(Grenz带)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2 纤维肉瘤区域穿插膨胀性生长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3 完全由纤维肉瘤区域构成,束状排列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4 局部形成血管外皮瘤样排列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5 纤维肉瘤区域,细胞更丰富,束状结构,瘤细胞密度高,核胖梭形,深染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6 瘤细胞相对较一致,明显异型性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7 见核分裂象,显著束状生长

IHC结果:

Vimentin(+),CD34(+,表达减少---消失),Bcl-2、CD99(少量弱+),SMA部分(+),STAT-6、Myogenin、CD68、AE1/AE3、Desmin、S-100、sox-10均(-),Ki67(约10%+)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8 CD34(+,表达减弱---丢失)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9 SMA(部分+)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一例图10 Ki-67(约10%+)

病理诊断:(左上臂)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型)。

讨论:

定义: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l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一种发生于皮肤的结节状肿瘤,由形态一致的短梭形细胞组成,常呈特征性的席纹状排列,并常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如切除不净,容易发生局部复发,罕见远处转移,特别是发生纤维肉瘤变的患者。DFSP具有特异性的染色体易位(17;22)(q22;q13),并产生COLIA1-PDGFB 融合基因。

ICD-O编码: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8832/1

纤维肉瘤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8832/3

色素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8833/1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20-50岁的中青年;

2.肿瘤主要发生于皮肤,其中近半数的病例发生于躯干,包括腹壁、胸壁和背部,其次可见于四肢近端;

3.起病之初表现为皮肤斑块或小的实性结节,单个或多个,自皮肤向表面隆起,并呈持续缓慢性生长,病程常达数年之久,长者可达十数年或二十年之久,此后生长加速,并相互融合,形成隆起的不规则性结节。大多数患者在就诊前均有近期肿块明显增大的病史,与本例符合。

影像学:

CT影像上显示为境界相对清楚的结节状肿块,累及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

大体形态:

位于真皮或皮下,原发性肿瘤多为单结节状肿块,复发性病变可为多灶性。质地坚实,灰白色,直径在0.5-17cm,平均5cm,部分病例因发生黏液样变性而呈胶冻样或透明状。色素性DFSP切面可呈黑色。

组织学分型比较多,重点讨论学习本型:

1.纤维肉瘤型DFSP(fbrosarcomatous DFSP):位于5%-10%DFSP病例内,少见,瘤组织部分区域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并失去席纹状排列结构,而呈细长的条束状或鱼骨样排列,类似纤维肉瘤,本例镜下正是这样。纤维肉瘤型DFSP可见于原发性肿瘤,也可见于复发性肿瘤。纤维肉瘤样区域在肿瘤内所占的比例不等,在同一肿瘤内,经典性DFSP区域和纤维肉瘤区域可分界清楚,也可相互混杂。对于一个浅表性纤维肉瘤应考虑是否为纤维肉瘤型DFSP。除纤维肉瘤外,少数DFSP病例还可转化为多形性未分化肉瘤。

2.本型也称纤维肉瘤样转化,即向高级别转化。首发诊断更常见。细胞更丰富、浓染、核分裂较活跃的梭形细胞增生--排列成长束状(鱼骨样)。纤维肉瘤成分常常CD34表达减低或缺失,但也并非总是这样。这种转变显然会增加肿瘤的临床侵袭性,使转移率较高,有时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手术完整切除,切缘没有肿瘤,则可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其他组织分型:

1.经典型DFSP:工作中见的最多见分型,肿瘤主要位于真皮层内,由弥漫浸润性生长的短梭形细胞组成。肿瘤的浅表部与被覆表皮之间多有一狭窄的无细胞带(Grenz),也可紧邻表皮,其深部常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瘤细胞多沿脂肪小叶间隔浸润,有时似脂肪母细胞,也可以边界清楚,肿瘤中心区域,呈特征性的席纹状(storiform)排列,核异型性并不明显,核分裂象在各病例之间多少不等(0-10/10HPF)。少数病例内可见血管外皮瘤样排列。

2.色素性DFSP:也称Bednar瘤,在3%-5%左右的DFSP病例内可见多少不等、散在性分布的树突状色素细胞。

3.黏液样DFSP:在3%-5%DFSP 病例内,间质可呈黏液样变性,尤见于复发病例。

其余少见类型有:杂合瘤型、伴有肌样/肌纤维母细胞性分化型、颗粒细胞型、萎缩型或斑块型、硬化性型、栅栏状和含有较多Verocay小体型、伴有大量脑膜上皮样漩涡结构型。

免疫组化:

经典型弥漫强阳性表达CD34,本型和黏液样DFSP一样,CD34标记明显减弱---阴性。

超微结构:

瘤细胞类似纤维母细胞,有报道提示具有神经束膜分化。

细胞遗传学:

显示85%的病例含有COLIA1-PDGFB融合性基因,可通过RT-PCRFISH检测。

鉴别诊断:

1.多形性未分化肉瘤:多位于深部软组织内,见席纹状结构,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和多形性,可见瘤巨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易见。

2.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具CD34+树突状间质细胞分化,遗传学显示12q重排,形成NAB2-STAT6融基因,可发生躯体多个部位,具有血管外皮瘤排列结构。

3.滑膜肉瘤:具有间叶和上皮双相性分化的恶性肿瘤,其特点在于细胞遗传学上的特定染色体易位,具体为t(x;18)(p11;q11),这一易位导致ss18(syt)-ssx融合性基因产生。

4.恶性周围神经鞘膜肿瘤:MPNST肿瘤呈实性片状或结节状生长,其间可见纤维间质分割,可伴有间质黏液样变性。肿瘤细胞呈上皮样细胞形态,胞浆丰富,嗜伊红或嗜双色性,核大,部分呈空泡状核,有明显的核仁,核分裂象较易见(平均5个/10hpf),常见肿瘤性坏死;部分病例局灶可见经典的梭形细胞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区域。有时可见少许透明细胞、多核瘤巨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

5.成人型纤维肉瘤:发生在深部组织,见瘤细胞常呈交织的束状排列,可见鱼骨样或呈人字形排列结构,分化好的肿瘤,瘤细胞密度低,核轻度异型性,似纤维瘤病样,分化较差者瘤细胞稠密、肥胖,核染色深,染色质颗粒状,甚至呈片状增生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

治疗:

首选外科手术,局部广泛切除术,并确保切缘没有肿瘤残留,可尝试阻断PDGF的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提尼(格列卫)

预后:

本病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切缘情况最为重要。DFSP可发生远处转移,多转移至肺,偶可转移至淋巴结。纤维肉瘤型恶性度增高,注意密切随访。

参考书籍:

1.《软组织肿瘤病理学》第2版,主编:王坚、朱雄增,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软组织肿瘤诊断病理学》原书第3版,原著[美]Matthew R.Lindberg 主译:王坚、喻林、刘绮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罗塞和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11版,下卷。主译:回允中。副主译:李挺,柳剑英,沈丹华,石雪迎,薛卫成。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