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病例分享|乳腺乳头腺瘤一例

 华夏病理 4175 评论
[导读] 作者:陈旭

病史简介

女性,36岁,6年前哺乳导致左侧乳头皮肤破裂,4月前发现左侧乳头部硬结,直径约3mm,伴乳头溢液。近两周,硬结增大,直径约10mm,伴血性溢液,B超提示4a级结节。于我院行乳头肿物切除术。

大体检查

灰褐色不整形皮肤组织切除标本一个,体积:2.4cm×2cm×1.2cm,距离皮肤0.6cm皮下切面可见一质硬灰红结节,面积:1cm×0.8cm。

镜下所见

低倍镜下肿瘤呈局限性生长,乳头下增生的腺管呈条索状、不规则形,呈假浸润改变;少部分导管上皮呈旺炽性增生,管腔实性。高倍镜下细胞轻度不典型,但核分裂象罕见。

病例分享|乳腺乳头腺瘤一例图1.(A)导管上皮旺炽型增生,累及乳头表面皮肤,伴皮肤破溃,乳头鳞状上皮下间质疏松水肿,伴有较多慢性炎细胞浸润。(B)导管上皮旺炽型增生,呈实性团巢状,中央可见少量坏死(C和D)。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CK5/6、CK7(腺上皮+),P63、SMMHC(肌上皮+),Her-2(1+,阴性),P53(表达提示野生型),ER(着色强弱不等,阳性细胞占比10%),PR(着色强弱不等,阳性细胞占比10%),Ki-67(增殖指数约为3%-5%)。

病例分享|乳腺乳头腺瘤一例

图2.免疫组化特点

病理诊断

(左侧乳头)乳腺乳头腺瘤。

讨论

定义

乳腺乳头腺瘤是乳头内或乳晕下方发生的乳腺良性肿瘤,较少见。又称乳头导管腺瘤、乳头状腺瘤、侵袭性腺瘤病、旺炽性乳头状瘤病、乳头状瘤病及乳晕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临床特点

病变可在乳头内,也可见于乳晕区,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疼痛、瘙痒、反复糜烂、结痂、破溃,乳头可肿大变硬,在乳头部、乳头直下方常可触及肿块。常见于青春期后女性,偶见于男性及儿童,婴儿期乳腺乳头腺瘤亦见报道。

超声特点

 B超检查示乳头内或乳头后方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境界清楚,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显示结节内见少量血流信号或边缘血流信号。乳头腺瘤组织与正常乳头组织密度相似,乳腺X线片上肿块常常不能显示,故应用较少。

病例分享|乳腺乳头腺瘤一例图3.A.乳头部乳头腺瘤(箭头所示)灰阶超声显示病灶边界尚清,内部呈均匀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B.CDF1示病灶内少许血流信号。

病理学特点

大体特点:乳头腺瘤位于乳头或乳晕下,呈单个体积较小的类圆形肿瘤,切面呈灰白色或棕黄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病例分享|乳腺乳头腺瘤一例图4.(A)皮肤红斑和硬结的下方面的乳头轮廓和周围的乳晕皮肤。(B)皮肤镜检查,显示红色蛇状和环状结构,在右侧乳头轮廓6点钟位置最为突出。

镜下特点:表现为乳头间质内腺样结构的导管增生,一般具有相当清晰的边界,但无包膜,增生导管呈实性、乳头状或筛状排列,间质的纤维化或硬化可能导致腺体扭曲,模仿侵入性生长模式。腺上皮可延伸至乳头表面,替代鳞状上皮。腺病、囊性扩张、导管增生、乳头状增生、大汗腺化生、鳞状上皮化生和角囊肿可在乳头腺瘤中不同程度出现。

免疫组化特点

双层上皮是判断乳腺是否为浸润性癌的重要标志,浸润癌通常缺乏肌上皮,良性增生性病变和原位癌大部分有完整的肌上皮。乳腺乳头腺瘤的假浸润巢周围亦有肌上皮。可用 P63、SMMHC、Calponin、CD10标记肌上皮细胞,CK7、CK5/6标记腺上皮。

分子遗传学改变

可见PIK3CA、RAS、BRAF基因突变,PIK3CA基因突变更常见。

鉴别诊断

(1)乳腺Paget病

因两者均可表现为乳头部位湿疹样改变,临床常常混淆。Paget病在表皮各层均可见特征性的Paget细胞,而乳头腺瘤表皮中的Toker细胞通常更小,核圆形,规则,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主要分布在棘细胞层,免疫组化示乳头腺瘤增生的Toker细胞EMA、HER-2均阴性,而Paget细胞EMA、HER-2常阳性,可资鉴别。

(2)导管内乳头状瘤

均可表现为乳头溢液,但导管内乳头状瘤多位于大的导管中,镜下为具有纤维血管性轴心的乳头状结构,而乳头腺瘤常位于乳头及乳晕部,呈乳头状增生的腺上皮,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3)浸润性乳腺癌

当乳头腺瘤出现假浸润现象时易与浸润性癌混淆,但后者呈弥漫浸润,缺乏肌上皮,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而乳头腺瘤的假浸润往往局限于某一局部,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无向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浸润的表现。免疫组化示肌上皮阳性,可资鉴别。

(4)导管原位癌

癌细胞形态单一且分布均匀,有极向;细胞排列呈筛孔、凿孔状、微乳头状、拱形桥等,坏死范围广、程度重,坏死周围是癌细胞。乳腺乳头腺瘤增生的细胞为多克隆性,杂乱,缺乏极向,坏死范围少、程度轻,坏死周围为数层普通增生的上皮。导管原位癌

CK5/6多为阴性,腺瘤为阳性。ER、PR导管原位癌呈弥漫一致阳性,而乳腺乳头腺瘤为强弱不等阳性。

(5)乳头汗腺瘤样腺瘤

其腺腔更小,拉长的小腺管常呈蝌蚪样、逗点状,缺乏腺病样腺管增生及上皮炽旺型增生等特点,且无肌上皮,SMA、Calponin均阴性,可资鉴别。

治疗及预后

手术以局部切除为主,切除不完整有复发风险。由于乳头腺瘤多为良性,多数学者建议仅局部切除乳头腺瘤,以便可以保留乳头的基本结构和形状。对于肿瘤较小(肿瘤直径<1.5cm)但乳头较大的年轻女性患者,可以只切除包含肿瘤的部分乳头,使用残留的乳头组织进行乳头成形术。乳头腺瘤手术切除患者预后好,但不能排除其与乳腺恶性肿瘤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乳头腺瘤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1]Weigelt, Maximillian A.; Sciallis, Andrew P; McIntire, Patrick J,et,al. Nipple Adenoma: 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zation of 50 Cases.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2023, 47(8):926-932 .

[2]Spohn G P, Trotter S C, Tozbikian G, et al. Nipple adenoma in a female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persistent erythema of the right nipple skin: case report,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linical implications, and relevancy to health care providers who evaluate and treat patients with dermatologic conditions of the breast skin[J]. BMC dermatology, 2016, 16: 1-10.

[3] Dalal YD, Trivedi AK, Panchal V, et al. Nipple adenoma: case report of a rare entity. [J] Cureus. 2022;14:e22996.

[4]齐蕾,赵振亚,姚冬颖,.乳腺乳头腺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38(08):998-1000.

[5]郑丽媛,王秀红,钟定荣.乳腺乳头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2,36(01):11-13.

[6]汤兵辉,瞿伟,涂剑宏.乳腺乳头腺瘤的超声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8(06):502-505.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