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共识意见详解
2.上皮:
共识2.1.黏液减少是指隐窝或表面上皮中杯状细胞黏液的明确减少。(专家意见一致性:93%)
共识2.2.Paneth细胞化生的定义,是在结肠脾曲远端出现Paneth细胞。(专家意见一致性:100%)
共识2.3.幽门腺化生(又称假幽门腺化生)是指固有上皮被类似胃窦的腺体取代。(专家意见一致性:93%)
备注:
黏液减少的定义,可能是特指杯状细胞数量的减少,也可指黏液滴的减少(如前文图2)。定义中描述为“显著”或“明确”缺失,但一般并无定量标准。有人提出8-10个肠上皮细胞中的杯状细胞数量≤1个。
Paneth细胞有独特的金字塔型外观,且核上有嗜酸性、颗粒状胞质。大部分文献都强调,结肠脾曲远端出现Paneth细胞是异常的,但也有证据表明Paneth细胞遍布整个大肠,只是从近端到远端其数量减少。
图5.位于小肠隐窝基底部的大量Paneth细胞,具有特征性的鲜红色胞质(箭头所示);这种情况出现于右半结肠的时候是正常的。相反,存在于结肠脾曲远端则是Paneth细胞化生。
幽门腺化生(也称假幽门腺化生、溃疡相关的细胞谱系、表达解痉多肽的化生)的腺体衬覆柱状上皮,胞质透明或淡染、PAS阳性,有中性黏液颗粒,细胞核卵圆形或圆形、位于基底,因此类似正常的胃窦及Brunner腺。幽门腺化生与慢性炎症有关,尤其Crohn病时小肠中的炎症。幽门腺化生发生于溃疡和修复的部位,在完全愈合后还可持续很长时间。
图6.图中两个腺体是回肠黏膜中的幽门腺化生(矩形和椭圆形所示),衬覆柱状上皮,细胞核小、位于基底,胞质淡染或透明,类似胃幽门或十二指肠Brunner腺。
3.慢性炎症:
共识3.1.炎症性肠病活检标本中,慢性炎症是指黏膜固有层内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多。(专家意见一致性:100%)
共识3.2.基底处浆细胞数量增多,是指结直肠黏膜基底面的浆细胞数量增加,一般是在隐窝基底和黏膜肌层之间。(专家意见一致性:100%)
共识3.3.慢性炎症的分级标准和阈值定义模糊,或者目前还没有定义,具体如缺失、轻度、中度、重度。(专家意见一致性:100%)
共识3.4.基底处淋巴细胞簇是黏膜内结节状淋巴细胞簇。这类结构可以破坏黏膜肌层、且侵入表浅的黏膜下层;其中可能会有生发中心。(专家意见一致性:93%)
共识3.5.炎症性肠病中,结构紊乱和上皮化生是慢性炎症过程中的一部分。(专家意见一致性:100%)
备注:
黏膜慢性炎症的组织学表现,包括基底处浆细胞数量增多、淋巴细胞簇、黏膜固有层慢性炎症细胞的弥漫增多或程度不等的增多。基底处浆细胞数量增多是这些表现中最客观的,也是新发(de novo)炎症性肠病中最早的表现,也是炎症性肠病诊断中最具提示意义的指标,可以完全缓解或持续。
存在基底处浆细胞数量增多的时候,黏膜基底部浆细胞的密度高,且可能与上方黏膜内的浆细胞密度相似或更高。基底处浆细胞数量增多可以弥漫性、带状、局灶、散在。基底处浆细胞数量增多在小肠黏膜要比结直肠黏膜更难识别,因为正常小肠黏膜中并无浆细胞梯度现象。
图7.基底处浆细胞数量增多,是指黏膜基底处及任何部位的浆细胞数量增多:前者是隐窝底部有浆细胞池,后者如大椭圆形所示,小椭圆形也标记的是三个浆细胞。也有明显的其他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隐窝基底(箭头所示)可见隐窝炎(是指隐窝上皮中有至少一个中性粒细胞)。
图8.本例活检中既有嗜酸性粒细胞、又伴有基底处浆细胞(圆形所示为四个嗜酸性粒细胞)。一个隐窝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性隐窝炎(箭头所示,即隐窝上皮中至少有一个嗜酸性粒细胞而不伴中性粒细胞)。正常黏膜中,黏膜固有层内嗜酸性粒细胞的最大数量、嗜酸性粒细胞性隐窝炎的病灶最大数量,目前还并不确定。
目前关于黏膜慢性炎症细胞的数量评估、基底处浆细胞增多的程度评估还没有一致性意见。虽然炎症性肠病是慢性炎症性过程,但临床实践中一般是强调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而较少强调慢性炎症的评分。
有作者提出基底处淋巴浆细胞增多,其定义要比基底处浆细胞增多更不精准。确定结直肠黏膜固有层内淋巴细胞数量、或密度,或确定黏膜固有层内淋巴细胞增多,要比评估浆细胞更为困难、且更加主观。
根据某些文献所述,正常结直肠黏膜活检标本中基底处可以存在最多两个淋巴细胞簇。不过,数量的正常和异常区分很困难。包括淋巴细胞簇在内的评分方案并不对这种情况进行量化。
图9.淋巴细胞簇(星型所示)为淋巴细胞的结节状聚集,一般位于黏膜基底。这在小肠黏膜是正常表现。炎症性肠病时,其数量和密度可能会增加,但对“显著增加”做出定义很难。
结构紊乱和上皮化生,是慢性炎症和活动性炎症导致隐窝破坏和损伤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炎症性肠病中的“慢性炎症”。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掰开揉碎”学习炎症性肠病(一)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