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魏建国,王强
颌骨囊性病变鉴别诊断及图例赏析
二、伴囊性成分的牙源性肿瘤
1.牙源性腺瘤样瘤
牙源性腺瘤样瘤为良性上皮性牙源性肿瘤,其特点为导管样间隙和上皮漩涡均有增生。该肿瘤并不常见,在所有牙源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5%。该病变到底是错构瘤、还是真正的肿瘤,还有争议,目前更倾向于是肿瘤性病变。患者性别方面,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十来岁人群和年轻人多见。上颌骨更为多见,且前方(犬牙处)最为常见。该肿瘤一般发生于牙冠周围、位于阻生牙牙冠的周围。临床表现为肿胀,影像学可见界清单房透光区。高达三分之二的病例可见小灶不透光区。需要注意的是,典型的牙源性腺瘤样瘤有厚包膜,很容易将其从周围骨组织中剜除。
组织学上,牙源性腺瘤样瘤有厚包膜,常伴中央囊性变。肿瘤绝大部分为梭形上皮样细胞形成轮辐状结构,又称为假菊型团样;穿插有细胞核温和的立方状至柱状细胞形成的导管样结构。与造釉细胞瘤中细胞核的特征性排列不同,牙源性腺瘤样瘤中导管腔隙的细胞核位于基底。此外,还可见瘤细胞形成网状条索样结构。部分牙源性腺瘤样瘤的细胞会分泌基质样蛋白类物质,可随时间延长而钙化,这可能是瘤细胞尝试生成牙齿的表现。细胞学非典型并不常见,但可偶见核分裂。该肿瘤的治疗为完整剜除,一般同时去除受累牙齿,复发率不足0.5%。
图13.牙源性腺瘤样瘤。(A)低倍镜下为有包膜的囊性肿瘤,内有漩涡状上皮样瘤细胞;(B)无实性成分的腺腔表现时,牙源性腺瘤样瘤衬覆上皮炎症,可能很容易误判为反应性囊肿或发育性囊肿;(C)牙源性腺瘤样瘤为囊实性肿物,其实性成分为形态温和、分布均匀的上皮样细胞,呈疏松巢状结构;(D)牙源性腺瘤样瘤中的实性成分常见导管样结构和假菊型团。
牙源性腺瘤样瘤中的实性成分一般会充分取材,因此需考虑的鉴别诊断并不多。个别情况下,假菊型团并不明显,此时需鉴别造釉细胞瘤。牙源性腺瘤样瘤中的上皮成分内有环状钙化时,需鉴别钙化性牙源性囊肿;不过牙源性腺瘤样瘤并无鬼影细胞,且免疫组化中并无β-catenin的细胞核着色。
2.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单囊型成釉细胞瘤是成釉细胞瘤亚型之一,表现为单发囊腔。经典型成釉细胞瘤具有显著的局部侵袭性,且复发率较高;但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很少出现侵袭性行为,因此必须做出鉴别。伴有阻生牙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发生于较年轻者(平均16岁),男性稍多;不伴阻生牙的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年龄稍大(平均35岁),女性稍多。下颌骨后方的磨牙是最常见受累部位。临床表现为颌骨肿胀,一般并无疼痛。影像学表现为牙冠旁、牙尖旁或两个牙根之间的单房透光区。
组织学上,单囊型成釉细胞瘤即衬覆肿瘤性上皮细胞的单房囊肿。基底处的柱状细胞呈栅栏状,且极向翻转,这也是成釉细胞的特征。此外,朝向囊腔的细胞呈星型,且排列更为疏松,类似成釉器官的星型网状特点。囊腔表面衬覆的细胞一般为鳞状,伴均质的嗜酸性胞质,这就造成一种“红色、白色、蓝色”的三色表现。可见肿瘤向囊腔内的生长,其中的肿瘤上皮增生、并在囊腔内形成条索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丛状表现。与经典型成釉细胞瘤一样,该肿瘤中的主要驱动突变为BRAF p.V600E。
此前该肿瘤曾称为“壁型”(mural-type)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但目前的指南把所有囊壁受累的肿瘤都归为经典型成釉细胞瘤。如果完全为囊型,则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一般可单纯剜除后长期随访即可;这种情况下的复发率为10-20%,而经典型成釉细胞瘤剜除和刮除后的复发率为50%-90%。因此,经典型成釉细胞瘤需整块切除、并达到切缘1-2cm。另外,诊断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之前必须对整个病灶都进行组织学检查,切除活检的情况下不要诊断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图14.单囊型成釉细胞瘤。(A)低倍镜下,致密骨组织周围囊肿,衬覆上皮相对无特异性;(B)仔细观察,基底处细胞稍呈栅栏状,且有极为纤细的星型-网状区域;腔面的细胞胞质嗜酸性;(C)这一区域的上述特征更为显著,这也表明必须对所有囊壁都进行组织学检查;(D)本例囊性成釉细胞瘤的囊壁可见小岛状及条索状的成釉上皮,因此根据这一图像应将此病例归为经典型成釉细胞瘤。
任何牙源性囊性病变的诊断中都不要漏诊单囊型成釉细胞瘤,这一点仅次于牙源性角化囊肿。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组织学表现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尽可能多的对囊腔衬覆上皮进行全面检查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尤其病变有显著炎症时。还需注意鉴别其他牙源性囊肿,如含牙囊肿、根尖周囊肿、牙源性角化囊肿等。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头颈部病理十大-颌骨囊性病变十大鉴别诊断(一)
头颈部病理十大-颌骨囊性病变十大鉴别诊断(二)
头颈部病理十大-颌骨囊性病变十大鉴别诊断(三)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