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洲琪
病例1:65岁女性,乳腺肿块,镜下如图所示:

图1:低倍镜下肿瘤呈多结节性生长,推挤性边界,中央细胞稀疏,周围细胞丰富。

图2:结节中央不是坏死,而是纤维或蓝染的粘液软骨样基质。

图3: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索状、管状结构或单个细胞浸润间质,与软骨粘液样基质混合,浸润癌与软骨黏液样基质直接转化,无梭形细胞成分过渡。
产生基质的癌(matrix-producing carcinoma,MP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化生性癌,定义为浸润性癌直接演变为黏液软骨样和(或)骨样基质成分,中间没有梭形细胞过渡。2020年新版WHO分类把MPC归入伴异源性间叶分化的化生性癌,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类型。MPC均发生于女性,中位发病年龄50岁。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具有周围环状结构增强的特点。
病理组织学特点:低倍镜下肿瘤呈结节状或多结节性生长为主,呈推挤性边界,也可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巢状,索状、管状结构或单个细胞浸润间质,与软骨粘液样基质混合,均有不同程度的产生基质,基质成分可以呈黏液样,软骨样,少部分病例可有骨样基质产生,偶尔伴有透明软骨呈小结节状分布于黏液软骨样背景中。浸润性癌成分直接过渡为黏液软骨样基质,常伴有坏死,且中央坏死最多见。肿瘤细胞往往周围较多,向中心逐渐减少。细胞异质性的范围从中度到高级,根据细胞形态,有无核仁等可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个别病例黏液样基质成分中可见印戒样细胞。
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肿瘤细胞通常表达CKAE1/AE3,S100(具有诊断价值),表达基底样型表型:CK5/6、CK14和EGFR,P63常阴性;具有三阴性乳腺癌特点:ER、PR、HER2阴性,Ki-67指数高;常表达Vimentin和GATA3;最近发现SOX10具有诊断价值,在大多数软骨样(产生基质的)特征的化生性癌中表达,但在具有梭形细胞形态的化生性癌中表达率低。

图4:Ki-67高增殖指数。

图5:S-100阳性表达。

鉴别诊断:1、其它类型化生性癌:不产生软骨粘液样基质,且MPC一般没有梭形细胞成分,混合性化生性癌往往具有多种成分,免疫组化和形态容易鉴别;2、中央坏死性乳腺癌:MPC有粘液软骨样基质,从有细胞区到无细胞区为逐渐过渡,且表达S-100和SOX10,而后者则是突然坏死,转化没有过渡;3、恶性叶状肿瘤:恶性叶状肿瘤上皮为良性,有叶状结构。有时有异源性的骨或软骨成分,但不表达上皮标记如CK、EMA和CK5/6;黏液癌:一般间质为粘液,无软骨样基质,细胞为低核极,通常ER,PR阳性,S-100和SOX10阴性。
病例2:41岁,女性,上唇口内黏膜见一条样肿物,长约1cm,镜下如图所示:

图1:低倍镜下皮肤黏膜下可见大量蓝染无结构物,似粘液样软骨基质。

图2:低倍镜下蓝染粘液样基质内似见红染细胞成分。

图3:蓝染粘液样基质内未见上皮成分,红染细胞似组织细胞,局部可见多核巨细胞。

图4:多核组织细胞似吞噬蓝染无结构物。

图5:蓝染无结构物质内似见多核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吞噬蓝染无结构物。
经询问病史,患者8年前有丰唇病史,好像注射的是玻尿酸。最后病理诊断:结合病史符合异物性肉芽肿。
公众号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