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肉瘤
膀胱原发肉瘤极为罕见,其中最常见为平滑肌肉瘤,约占膀胱恶性肿瘤的1%;但文献中也有横纹肌肉瘤、血管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未分化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报道。膀胱肉瘤不管是什么类型,预后都较差,临床表现为侵袭性行为。
仅有几种亚型的肉瘤有过尿液细胞学的文献报道,如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一般见于儿童)、血管肉瘤。平滑肌肉瘤的尿液细胞学特点描述为细胞核卵圆形、核轮廓有一定不规则的梭形细胞,染色质粗糙,胞质颗粒状、少量至中等,背景中可见裸核。这些梭形细胞常呈分界不清的簇状。与此相反,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中的恶性细胞为小圆形蓝染表现,细胞核圆形,胞质稀少。这类病变中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细胞性质:平滑肌肉瘤阳性表达SMA、desmin、caldesmon,横纹肌肉瘤阳性表达Moygenin、MyoD1。
膀胱原发血管肉瘤较为罕见,文献中仅约20余例报道,且多有放疗病史。一例尿液细胞学中血管肉瘤个案报道中,描述为细胞核偏位、圆形至卵圆形,染色质空泡状,核仁显著,胞质中等量,颗粒状至致密表现;肿瘤细胞呈单个及簇状排列。与平滑肌肉瘤的尿液细胞学标本不同,膀胱原发血管肉瘤细胞学标本中细胞分界清晰。不过,未见血管肉瘤的特征性表现,如胞质内管腔形成或吞噬红细胞。尽管相关文献报道极少,但应认识到血管肉瘤可表现为上皮样至梭形不等、形态单一到多形性不等。因此,细胞块加做免疫组化CD31、CD34、ERG有助于该组肿瘤和经典型尿路上皮癌、膀胱腺癌的鉴别。
与膀胱原发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神经内分泌癌一样,膀胱原发肉瘤的形态学表现和伴肉瘤样特征的尿路上皮癌(即肉瘤样癌)有显著重叠。膀胱肉瘤样癌罕见,且与放疗史及膀胱内环磷酰胺的应用有关。肉瘤样癌的预后更差,确诊时多为进展期,总生存更差。组织学表现为类似未分化高级别梭形细胞肉瘤的梭形消息,或大而多形性细胞;也可有异源性成分。关于尿液细胞学标本中肉瘤样癌特征的一篇报道中,作者描述为细胞核增大、染色质粗糙、核仁显著的恶性细胞,胞质拉长、双极性表现,伴程度不等的空泡状,背景为坏死碎屑。细胞块中免疫组化可鉴别肉瘤样癌及肉瘤:前者的恶性梭形细胞表达CK或EMA。不过,CK阳性也可见于平滑肌肿瘤、血管肉瘤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因此免疫组化还需加做GATA-3及p63,后两者在肉瘤样癌中为阳性。
尿液细胞学标本中恶性梭形细胞评估时,还要注意其他部位肉瘤的可能。文献中也有来自前列腺肉瘤的尿液细胞学报道,其形态学和膀胱肉瘤形态学表现相似。如其他非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断一样,此时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有助于广泛转移性肿瘤及直接侵及膀胱肿物的确诊。
其他(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及黑色素瘤)
除前述病种外,尿液细胞学评估中还要注意其他恶性病变,尤其恶性细胞呈单细胞表现时,要注意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及黑色素瘤。
膀胱原发淋巴瘤罕见,最常见为边缘区淋巴瘤(尤其是慢性膀胱炎背景下)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实膀胱淋巴瘤更常见为系统性病变累及膀胱。
尿液细胞学中恶性淋巴造血系统病变的个别病例报道中,主要着眼于系统性白血病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累及膀胱的患者。关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报道中,相关特点描述为体积大、细胞核大、核轮廓不同程度不规则、核仁显著的黏附性差的单个细胞,偶见小簇状表现。相关报道也表明,尿沉渣标本中行CD20等免疫组化标记也很有帮助。如果病变中主要为浆细胞,还要考虑到浆细胞瘤或骨髓瘤可能;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免疫组化或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学评估轻链表达。
图9.一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尿液细胞学标本所见,细胞单个散在,细胞核大,染色质粗糙,核仁显著,胞质稀少;个别细胞可见多核。
尽管尿液细胞学中查见多形性淋巴细胞,需考虑淋巴瘤可能;但其他良性病变中也可出现类似表现,具体如感染、器械操作、结石、膀胱内治疗、长期刺激等都可导致尿液细胞学标本中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此外,滤泡性膀胱炎组织学表现为黏膜内或黏膜下显著淋巴滤泡,很多病例的尿液细胞学标本中也可出现类似淋巴瘤的表现。
髓系肉瘤为髓母细胞增生、形成可以破坏组织结构的肿物。膀胱髓系肉瘤极为罕见,主要为个案报道。无肿物形成的白血病累及膀胱要比髓系肉瘤累及膀胱更常见,但相关细胞学报道也极为罕见。一般来说,母细胞表现为单个散在、核浆比高的恶性细胞;不过其他细胞学特点可因母细胞类型的不同而不同。髓母细胞要比淋巴母细胞更多见,其特点为细胞核大、核轮廓不规则、染色质细腻,核仁显著情况不一,胞质颗粒状。
仅凭形态学,可能很难鉴别白血病中的母细胞和其他低分化癌;因此常需加做免疫组化或流式细胞学来精确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有白血病病史的患者尿液细胞学中出现母细胞,并不一定是白血病累及膀胱,也可能是外周血污染。这种情况下,背景出现红细胞、或结合外周血检测结果等,可有注意避免误诊。
泌尿道原发黑色素瘤极为罕见,在所有黑色素瘤中占比不足1%。这一病种的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所见,以排除转移性黑色素瘤累及。少数个案报道中,描述泌尿道黑色素瘤的特点为细胞核偏位、核仁显著的恶性细胞,染色质粗糙,胞质数量不等,有黑素颗粒;这与其他部位黑色素瘤的特点相似。对于黑素颗粒不明显者,仅根据形态学明确诊断可能较为困难,细胞块加做HMB-45、Melan A、SOX-10等免疫组化有助于证实诊断。
小结
尿液细胞学标本诊断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是经典型尿路上皮癌,但识别出非尿路上皮性恶性病变的形态学表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如膀胱原发鳞状细胞癌、腺癌、肉瘤、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等的判定,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要确保准确诊断,制作细胞块后加做免疫组化会有帮助,不过免疫组化方面也存在诸多重叠,因此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所见,对于避免误诊误判具有极大帮助。
——全文完——
往期回顾:
细胞学避坑指南-膀胱原发非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一)
细胞学避坑指南-膀胱原发非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二)
细胞学避坑指南-膀胱原发非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三)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