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王学利
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病例汇报
患者,女,59岁,因“胸痛9+月,再发加重1月”入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尖病变,考虑感染性病变(肺结核),肿瘤性病变待排(图1),行纤支镜检查,右下叶背段开口见桑葚样新生物,于该处活检时质脆易出血(图2)。镜检:肿瘤界限不清,有乳头状结构形成,见纤维血管轴心,肿瘤细胞乳头表面被覆为鳞状上皮和腺上皮(图3),腺上皮为柱状上皮和黏液柱状上皮,无明显异型性及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EA、CK-P、P63、CK7(图5)、CK5/6(图6)、TTF1(图7)等呈阳性;肿瘤细胞CD34、NapsinA、P53、CDX2、CK20、Villin等呈阴性;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约5%;二次肺组织送检见慢性肉芽肿性炎伴大片坏死(图8),特殊染色:抗酸(+)(图9);分子病理TB-DNA检测(+)。
最终诊断:1.(右下叶背段)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2.(肺穿)肉芽肿性炎伴大片坏死,符合结核。
图1影像学提示肺占位 图2纤支镜检查见桑葚样新生物 图3鳞状上皮乳头结构 图4腺上皮结构 图5 肿瘤细胞免疫表型CK7弥漫阳性 图6 肿瘤细胞免疫表型P63阳性 图7肿瘤细胞TTF1阳性 图8 肺组织肉芽肿性炎伴坏死 图9 抗酸染色阳性
讨论
肺支气管内实性乳头状瘤(solitary endobronchial papilloma,SEP)主要发生于成人的罕见良性肿瘤。1980年Spencer首次报道,1998年Flieder根据肿瘤组织学特征(乳头表面被覆上皮不同)分为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混合性鳞状细胞腺性乳头状瘤(mixed squamous cell and glandular papilloma,MSCGP)和腺性乳头状瘤三型;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中央支气管型和外周支气管型,前者多见。根据肿瘤数量分为多发和单发,前者也称乳头状瘤病,常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与HPV感染相关;后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最常见,MSCGP最少见。 MSCGP是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上皮双相分化的良性支气管内乳头状肿瘤,以前曾被称为混合性乳头状瘤或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MSCG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两个发病高峰年龄分别是30岁和60岁,且多发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为4:1,78%患者有吸烟史,中位年龄为58岁。临床表现较复杂,可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喘息或哮喘样症状、复发性肺炎、肺叶塌陷、肺不张、阻塞性感染等非特异症状。影像学多表现为支气管腔内或肺实质内的境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腔内肿物表现为菜花状肿物,肿物基底与支气管壁相连续但无明显浸润,也无支气管壁僵硬现象。
肿瘤好发主支气管,并可累及相邻细支气管及肺泡,表现为各级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病变,大体表现为支气管内灰红色或灰白色菜花样或细乳头样肿物,肿瘤基底与支气管壁相连续,呈灰白色菜花样,肿瘤容易与气管剥离,伴有大量黏液产生,并引起阻塞症状。肺组织内病变多与周围肺实质境界清楚,易剥离,切面实性,局部可见囊性变及出血。
MSCGP多呈外生性生长方式,也有呈内生性生长报道,类似于鼻窦和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可见由鳞状上皮和腺上皮两种上皮成分组成,呈复层或假复层,通常以腺上皮为主,鳞状上皮细胞主要位于腺上皮下方,胞质红染,核轻度异型性;腺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黏液空泡,细胞均匀一致,核小圆形。腺上皮内夹杂着纤毛细胞、黏液细胞及杯状细胞,有时见胞质透明细胞,但所有细胞均无异型性,或仅轻度异型性,无核分裂象及坏死。肿瘤可形成具有宽大纤维血管轴心乳头状结构,部分可伴有玻璃样变性,常伴有黏液样背景,纤维血管轴心中见淋巴浆细胞等炎症改变。腺上皮成分是由支气管黏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增生形成,基底层可见基底细胞及鳞状上皮和腺上皮间相互移行(腺上皮基底层细胞增生,逐渐过渡移行为鳞状上皮)。肺MSCGP会发生恶变,既往有报道恶变为浸润性多形性鳞状细胞癌或恶变为腺癌。
免疫组化示CKpan弥漫阳性表达;鳞状上皮和腺上皮均弥漫性表达CK7,免疫组化P63及P40在鳞状上皮及其基底层和副基底层表达,CK5/6腺上皮细胞无表达;TTF-1不仅在腺上皮有表达,在鳞状上皮也有表达,表现为从基底到表层表达逐渐减少最后消失;Ki-67增殖指数一般<10%,PAS染色黏液中阳性表达。局部纤毛细胞为CEA和NapsinA细胞浆弥漫阳性。纤维血管轴心显示SMA等纤维/肌纤维细胞弥漫阳性。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均支持来自支气管壁相关同一种干细胞,进而分化成鳞状上皮和腺上皮。
鉴别诊断:
①原发性/转移性黏液表皮样癌:可生长于支气管内,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型细胞组成,丰富黏液背景伴成巢的上皮结构,黏液细胞呈杯状或柱状,胞质透明,核位于基底;表皮样细胞类似口腔黏膜复层鳞状上皮,见细胞间桥,偶见角化;中间细胞呈立方形,体积较小,大小一致,胞质少,类似上皮的基底细胞。免疫表型p40和p63一般阳性表达,而TTF-1和NapsinA等一般阴性表达。
②支气管腔内乳头状型鳞癌:一种特殊类型鳞癌,一般位于肺门部,呈外生性生长或支气管内生长,由原位癌发展而来。癌组织及其间质成分由黏膜表面向支气管腔内呈乳头状生长,乳头大小不一,有纤维血管轴心,可使支气管管腔阻塞。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无坏死,多数病例有局部浸润,并且肺实质有破坏、癌细胞不典型性增生、角化不全及角化过度明显,随分化程度不同可见有角化珠或细胞间桥等。
③肺黏液腺癌:肺MSCGP延伸到邻近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生长,腔内充满黏液,容易误诊为黏液腺癌。肺黏液腺癌由扩大的肺泡腔隙构成,腔内充满黏液,可形成黏液湖,肿瘤细胞类型单一,可形成腺样结构。腺管上皮胞质透亮,核位于基底,分化好柱状黏液性上皮可衬附在增厚的纤维性肺泡壁上,细胞有明显异型性;没有鳞状细胞成分。
④肺乳头状腺癌:肿瘤主要由高柱状或立方状上皮细胞形成较大的乳头状腺管构成,大小不等,可有黏液产生。其主要形态学特征是含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乳头可再分支,其纤维性间质较少,其间常有淋巴细胞浸润。与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相比,前者乳头的上皮细胞是单层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胞核空泡状,核仁清楚,免疫组化只表达腺上皮一种标记。而后者上皮复层排列,鳞腺两种上皮标记均表达。
⑤肺纤毛粘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其乳头结构被覆黏液细胞、纤毛柱状细胞及基底细胞,其组织形态与免疫表型与肺MSCGP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别是肺MSCGP好发于中央支气管腔内,可见与支气管黏膜上皮延续,并可见鳞状上皮;后者主要发生在肺的周边部(支气管外),未见鳞状上皮。
MSCGP一般手术完整切除可治愈。该肿瘤恶变率较低,但临床上很容易将其和恶性肿瘤相混淆。该肿瘤十分罕见,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其认识,以免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造成不必要的过度治疗。
参考文献:
[1] Spencer H , Dail D H , Arneaud J . Non-invasive bronchial epithelial papillary tumors.[J]. Cancer, 1980, 45(6):1486.
[2]冯璐,李国生,张朋新,张丽芝.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8,40(03):257-261.
[3]陈杰,孙思柏,李世兰.肺混合性鳞状细胞腺性乳头状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5):89-91+94.
[4]刘荣美,孟庆大.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3例报道[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25(07):533-534.
[5]郑时玉,周新成,石国儿,邓茜,李海莉,郭亚男,陈洁.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J].浙江医学,2020,42(14):1536-1538+1574.
[6]杨秋平,李莹莹,杨仕坤,董丽儒,唐慧,熊艳杰,李双,宋旭东.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0,27(05):336-338.
[7]陈沙,刘繁荣,杨高亮,程秀芝.罕见肺混合性鳞状细胞和腺性乳头状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0,27(04):244+249.
[8]缪俊俊,张晗婕,刘标.肺黏液腺腺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0,27(10):748+758.
[9]高爽,侯慧,肖明明,秦瑶,郑静,景士兵.肺纤毛黏液结节性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28(02):139-141.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