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王学利
1、前言
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s,AT)几乎均好发于生殖系统,男性多见于附睾及精索等部位,女性可发生于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及阔韧带等部位,其中以子宫最为多见,而输卵管部位罕见文献报道,此外肠系膜、胸膜腔、肾上腺、胰腺、心脏及纵隔等部位也陆续有文献报道。子宫AT发病部位隐匿,属于一类良性间皮形成的良性肿瘤,由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和特征, 且无确切生化指标, 影像学检查无特征性, 所以术前常难以诊断, 临床上与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易误诊或漏诊。笔者总结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2017年至2021年期间报道4例输卵管AT,综合其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报道,现汇报如下,望提高对该肿瘤的初步认识。
2、病例汇报
该组病人年龄从39-52岁,平均年龄46.8岁,中位年龄48岁,患者均为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就诊,临床行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病理科常规取材无意间发现,且该组部位均为左侧输卵管。
术后标本经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液充分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3μm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SP法染色。所用即用型抗体包括CKpan、Vimentin、D2-40、Calretinin(CR)、Mesothelial cell(MC)、CD34、SMA、Desmin、Ki67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常规高压抗原修复,每种抗体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大体可见灰白色小结节,切面灰白色,囊实性或实性;镜检肿瘤细胞排列呈微囊和腺样等多种结构,肿瘤细胞多边形并伴有胞浆空泡。腺样结构表现为大小不一囊腔,内衬扁平或立方细胞,偶见上皮样细胞,囊腔内可见脱落上皮细胞和嗜碱性黏液样物(图1-2)。免疫表型示肿瘤细胞:Calretinin(图3)、D2-40、MC和WT-1(图4)阳性表达,CD34(图5)、Desmin和SMA(图6)呈阴性;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约2%-5%。
最终病理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左侧输卵管腺瘤样瘤。术后随访6-44个月,该组患者状态尚可,至今无复发及转移。
表1本组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
3、讨论
3.1流行病学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逐渐改变,妇科疾病患者逐渐增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为子宫类疾病。因发病机制和致病原因不同子宫类疾病分为多种类型。子宫AT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所特有的一种少见良性肿瘤,属于良性间皮瘤的一种,好发于女性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等部位。AT在1945年由Golden和Ash等首次报道,当时描述一类良性偶发且边界较清的间叶源性肿瘤。关于其组织学来源有诸多假说,如血管内皮、淋巴管、苗勒氏管等。目前电镜检测发现肿瘤细胞有间皮细胞特征,包括长而纤细的微绒毛、桥粒、中间丝、细胞间隙等超微结构,并通过免疫组化证实其表达间皮细胞免疫表型,因此证实其间皮来源。WHO(2003)女性生殖系统已明确子宫AT来源于子宫浆膜间皮细胞,目前最新WHO(2019)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无明显变化。
虽然AT发病隐匿,临床在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最终需病理检查确诊,但笔者认为临床医生仍有必要加强对该肿瘤的认识,有助于对其进一步研究。此外该肿瘤病理形态学表现多样化,需要与多种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以防过诊断情况发生。子宫AT患者常以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月经不调为首要临床表现,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而输卵管AT则因子宫肌瘤等妇科肿瘤,行切除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常规输卵管取材时无意间发现,更缺乏特异性体征。
3.2病理学特征
肿瘤大体肿块多呈结节状,且以实性结节为主,结节切面多为灰黄色,多呈现为裂隙样,质软,黏滑感,可伴有明显囊性变,呈蜂窝状或海绵状;不存在明显平滑肌瘤编织结构,肿瘤常无包膜。
肿瘤细胞主要呈微囊型、腺样、血管瘤样、梁索状、实性等多种结构,其中以微囊/腺样结构最为常见,表现为轻度扩张的管样结构,类似淋巴管腔,内衬扁平或立方细胞,偶见上皮样细胞;实性结构以上皮样细胞弥漫成片增生,偶见印戒样细胞;巨囊结构以肉眼见囊腔混合微囊腔隙排列,内衬单层扁平细胞,还可见粗短乳头结构;多数AT具有2种或以上形态学结构。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象罕见。肿瘤细胞可分泌透明质酸形成特征性腔内淡蓝染色黏液。肿瘤间质中可见数量不等淋巴细胞浸润,甚至可形成淋巴滤泡。陈新妹等报道2例子宫AT,镜下见一些囊腔内有以纤维血管为轴心的乳头,乳头表面被覆钉突样上皮,部分囊腔内见沙砾体形成,可能误诊为浆液性癌,此外部分子宫AT肿瘤细胞胞浆中含有空泡,核偏向一侧呈印戒细胞样,肿瘤细胞不规则地分布而类似在浸润癌,需引起我们的注意。
赵家璧等文献报道110例子宫AT免疫组化表型:其中肿瘤细胞表达CK、Vimentin、MC、Calretinin、D2-40和WT-1等,而肿瘤细胞CD34、EMA、CEA等均为阴性;特殊染色AB-PAS染色阳性而D-PAS呈阴性;偶可表达ER及PR等。有文献报道AT上皮样细胞丰富区域GLUT-1弱到中等强度阳性,其这一表达特点有待深入研究证实。
目前对于AT分子机制研究较少见。Goode等通过对31例生殖道AT基因组图谱分析中发现,突变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7(TRAF7)表达增加核因子kB(NFkB)磷酸化和L1细胞黏附分子(L1CAM)表达,而L1CAM是NFkB通路激活标志。免疫组化结果示L1CAM在AT中高表达,而在正常间皮细胞、间皮瘤和多房腹膜包涵体囊肿中不表达。这些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生殖道AT是TRAF7突变决定的TRAF7突变驱动了异常的NFkB通路激活,但缺乏大数据多中心的病例深入研究探讨。
3.3鉴别诊断
主要和卵巢和输卵管各种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包括间皮瘤,转移癌或浆液性癌等,以防误诊情况发生。
①恶性间皮瘤:一般位于表面,肿瘤细胞呈双向分化,上皮常形成腺腔和乳头等结构,间质为梭形细胞,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明显,常见明显浸润及坏死。②淋巴管瘤:切面呈海绵状,质软,镜下由生长在疏松的结缔组织中有大小不等的囊状管腔,囊样间隙衬覆扁平内皮细胞,管壁伴薄厚不同平滑组织及淋巴细胞浸润, 肿瘤细胞内无明显空泡,腔内分泌物为伊红色液体和淋巴液,免疫表型D2-40阳性表达而间皮标记物呈阴性。③卵巢转移癌:肿瘤体积较大,呈多发性弥漫性生长,伴有广泛的纤维化和炎症;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大量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上皮标记物阳性,而间皮标记物阴性。④浆液性癌:AT可见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结构,乳头表面被覆钉突样细胞,部分囊腔内还可见沙砾体,易误诊为浆液性癌,但乳头上皮无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无分枝或微小乳头,且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⑤中肾管瘤:中肾管瘤也可呈腺管样结构,内衬立方状肿瘤细胞,但其内散在鞋钉状细胞,可见片状透明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K、Vimentin和calretinin阳性可资鉴别。
4、小结
输卵管AT为良性肿瘤,临床预后较好,治疗仅需手术完整切除肿物即可。目前文献报道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和肿瘤相关死亡报道,主要诊断手段借助于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避免过诊断为恶性肿瘤而造成过度治疗。本组病人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家璧,程羽青,邵素英,周晓莉,关乃富,朱逸之,蔡雷铭.子宫腺瘤样瘤11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09):822-825.
[2] Morad A , Marina L , Raquel V ,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regulation of the metabolism of reactive oxygen and nitrogen species dur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pepper (Capsicum annuum) seedlings.[J]. Annals of Botany, 2015(4):104-111.
[3]陈勇,冯艺,赵彩霞,汪勤,唐曼,张卫琴,刘婷珽,娄蓉,张和平.子宫腺瘤样瘤67例临床病理分析[J].安徽医药,2020,24(10):1992-1995+2122.
[4]谭敏华,雷伟华,胡志雄,郭锦辉,陈威,邹绮嫦,邓超桦,欧瑞芬,周泳健.子宫腺瘤样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25(08):567-570.
[5]郭慧,陈玉英,唐泽飞.子宫和卵巢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36-138+169.
[6]陈新妹.子宫平滑肌瘤伴腺瘤样瘤42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6):72-74.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6.032.
[7] Goode B , Joseph N M , Stevers M , et al. Adenomatoid tumors of the male and female genital tract are defined by TRAF7 mutations that drive aberrant NF-kB pathway activation[J]. Modern pathology :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ian Academy of Pathology, Inc, 2017.
[8]郝金燕,刘莉萍,潘慧,王晨,苏馨,白燕.卵巢腺瘤样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8,25(10):732-733.
[9] Tomohiko M , Ryoko M , Chikako H , et al. Laparoscopic Excision of a Uterine Adenomatoid Tumor and a Coexisting Ovarian Teratoma: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 Journal of Nippon Medical School = Nippon Ika Daigaku zasshi, 2017, 84(3):139.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