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强子 华夏病理 360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肿瘤病理诊断中,原发肿瘤和转移肿瘤的鉴别经常遇到困难,尤其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卵巢的Krukenberg瘤。某些肿瘤,又经常以转移灶为首发表现,如乳腺小叶癌。那么,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会是什么情况呢?!中国台湾和信癌症治疗中心医院(Koo Foundation Sun Yat-Sen Cancer Center)病理专家Chuang Ai-Ying等人曾在《Am J Surg Pathol》发表文章,对日常工作中收集的乳腺小叶癌转移至卵巢的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一问题,并避免临床工作中的误诊误判,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研究内容及结果

该研究共计纳入38个病例,其中33例为纯粹的浸润性小叶癌,5例为浸润性小叶癌伴少许导管分化(占比<15%)。临床相关信息方面,大部分病例(n=31,81.6%)在卵巢转移癌确诊前已诊断为乳腺癌;28例获知间隔时间的病例中,0.8个月至211个月不等,平均57个月。有2个病例的乳腺原发肿瘤和卵巢转移肿瘤同时确诊。其余5例直至卵巢切除后才确诊了乳腺癌,4例获知间隔时间的病例中,2个月至59个月不等,平均35个月。更多临床病理及随访等相关信息,请参阅原文。

就病理特征来说,大体可见卵巢受累的有28例,其中双侧受累22例,单侧受累6例。大体未见肿瘤者10例。已知肿瘤大小的25例中,肿瘤0.5cm至18cm不等,平均5.9cm。切面实性为主,仅1例伴囊性变。实性成分常呈结节状,质地有记录者为质实(n=9)至稍软(n=2)。切面白色(n=8)至黄褐色(n=4)、灰褐色(n=4)不等。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1. 乳腺小叶癌转移至卵巢的典型大体表现,为多结节状、质实的白色肿物,本例局灶有退行性变。

镜下观察方面,大体确定有单侧或双侧卵巢受累的28个病例均在镜下得到了证实;大体无明显受累的10个病例中,镜下8例为双侧病变、2例为单侧病变;合计双侧受累病例30例(78.9%)。

27个病例至少局灶有多结节生长,部分病例大体中并未见这一表现。肿瘤形态学表现多样,包括弥漫性或实性生长(n=33)、单细胞生长(n=33)、纤细条索样(n=28)、小巢状/簇状(n=19)。5例有少许导管特征的病例中,均有局灶管状结构,1例局灶有筛状结构。36例(94.7%)中具有两种或多种组织学表现。主要组织学表现最常见为弥漫/实性生长(n=22),但偶见纤细条索状为主(n=9)、单细胞为主(n=4)、小簇状/巢状为主(n=3)。有15例可见卵巢表面受累,淋巴管或血管受累的有8例。仅3例可见坏死,各自占所在肿瘤比例均不足5%。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2. 结节状生长的肿瘤中,瘤细胞常见呈弥漫分布。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3. 近90%的肿瘤中可见单细胞浸润性生长。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4. 纤细条索样生长的肿瘤,非常类似原发乳腺小叶癌的表现。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5. 半数肿瘤中可见肿瘤细胞呈疏松黏附的小巢及簇状。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6. 伴少许导管成分的肿瘤中,可见局灶管状生长。

瘤细胞主要为体积小、胞质少的表现,一例具有多形性核及大量嗜酸性胞质,符合多形性亚型小叶癌。一例具有大量嗜酸性胞质、细胞核中等级别,该例中肿瘤表现为紧邻卵巢门的结节,且在实质内有部分单细胞浸润,形态类似Leydig细胞肿瘤及间质卵泡膜细胞增生(stromal hyperthecosis)。按照乳腺癌细胞核分级标准,有2例为1级(5.3%),32例为2级(84.2%),3例为3级(7.9%)。1例主要为2级细胞核、局灶为3级细胞核。按照修订的Nottingham分级方案,5例为1级,31例为2级,2例为3级。有9例至少局灶可见印戒细胞形态,但印戒细胞比例超过10%(因此而满足Krukenberg瘤标准)者仅有3例。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7. 伴大量嗜酸性胞质、细胞核具有显著多形性的肿瘤,符合多形性亚型乳腺小叶癌。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8. 伴大量嗜酸性胞质、细胞核中等级别(A)且位于紧邻卵巢门部(B)的肿瘤。本例在卵巢实质内有单细胞浸润(C、D),因此需要注意鉴别伴间质卵泡膜细胞增生的Leydig细胞肿瘤。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9. 9例肿瘤至少可见局灶印戒细胞表现,3例符合Krukenberg瘤诊断标准。

间质反应的程度表现不一,从无反应、至显著反应均可,17例(44.7%)表现为至少局灶显著间质反应。间质改变一般为胶原性,仅2例伴显著水肿。伴显著硬化性间质的病例中,有时可见散在肿瘤细胞。一般在条索样生长的肿瘤中间质反应更为显著。4例的间质可见钙化,但均不十分明显。2例具有中等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所有病例均未见黄素化细胞。有4例同时合并其他卵巢肿瘤:2例为浆液性囊腺瘤,1例为发生于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低级别浆液性癌,1例为纤维瘤。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10. 部分肿瘤可见在显著硬化性间质内广泛分布的单细胞、小条索状(A)或巢状(B)表现。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11. 转移性乳腺小叶癌,累及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后者局灶有低级别浆液性癌区域(未示)。

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方面,只有部分病例具有相关信息。5例做了PAS染色,4例做了黏液卡红染色,结果均为阳性。3例做了GCDFP-15免疫组化,均为阳性。乳腺标记物在做了ER检测的10例均为阳性,做了PR检测的9例中有7例阳性,做了HER2检测的5例中有1例为3+。

小结

早有尸检和外科病理相关研究表明,卵巢转移性肿瘤中乳腺癌转移占大部分,不过由于该研究中尸检病例居多,而日常工作中卵巢转移性肿瘤多为胃肠道转移,因此对乳腺肿瘤转移至卵巢的相关研究并不多。按照本文原作者所述,本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关于乳腺小叶癌转移至卵巢的相关研究。由本文可知,乳腺小叶癌转移至卵巢时,组织学表现非常宽泛。有鉴于此,本文作者提出了根据主要组织学表现需考虑的鉴别诊断内容,详见表1。当然,某些卵巢原发肿瘤也会有类似本研究中所见的、小叶癌的弥漫性生长,但广泛取材一般可以作出准确鉴别。

表1. 根据主要生长方式需考虑的转移性乳腺小叶癌鉴别诊断内容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12. 形态学特征与转移性小叶癌有重叠的某些卵巢原发肿瘤类型:弥漫生长的成人型粒层细胞瘤(左);高倍镜下可见显著核沟,有助于这种情况下的鉴别(右)。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13. 形态学特征与转移性小叶癌有重叠的某些卵巢原发肿瘤类型:累及卵巢的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表现为胞质稀少、蓝染的小圆细胞呈巢状分布(左);也可有显著条索状结构(右)。这两种情况下,均与转移性乳腺小叶癌相似。可与前述图4、图5对照。

当乳腺小叶癌转移到卵巢

图14. 形态学特征与转移性小叶癌有重叠的某些卵巢肿瘤类型:一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累及卵巢的病例,表现为显著条索状结构(左);其他区域可见伴单细胞生长的硬化性区域(右);可与前述图10对照。

关于乳腺小叶癌转移至卵巢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该研究原文中做了详尽讨论,感兴趣的朋友请自行查阅原文。

点击下载原文文献


参考文献

Chuang AY, Watkins JC, Young RH, Lerwill MF. Lobular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Metastatic to the Ovary: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38 Cases. Am J Surg Pathol. 2022;46(2):179-189. 

doi:10.1097/PAS.0000000000001812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