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与时俱进学病理-涎腺微分泌性腺癌

 华夏病理 991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肿瘤病理分类,基本出于两个目的:第一是具有不同的治疗及预后意义;第二是具有独特病理机制或病理表现。因此,肿瘤病理分类应该说“一直在路上”。涎腺肿瘤也不例外:随着近些年特征性基因融合的发现,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肿瘤类型,如2019年提出的微分泌性腺癌(microsecretory adenocarcinoma,MSA)就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且有独特的MEF2C-SS18融合。

对该肿瘤的最初报道只有5例,尽管此后仍有零星报道,但我们对该肿瘤的了解仍非常有限。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病理专家Bishop等人通过检索存档资料等,整理了24例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的相关资料,希望更加明确该病变的肿瘤性质、更加全面的描述其形态学表现、确定其临床行为并从遗传学层面确定其特征。目前相关文献已提前在线发表于《Head Neck Pathol》杂志。为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一病种,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研究结果

该文共收集了24例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病例,大部分(23/24)发生于口腔,最常见为腭部(n=14,具体包括硬腭、软腭、软硬腭交界处、未特殊注明),其次为颊黏膜(n=6)、磨牙后三角(n=2)、下颌角(n=1)。唯一一例口腔外的病变发生于腮腺。患者性别方面女性13例,男性11例;年龄17-83岁不等,平均49.5岁。

该肿瘤一般较小,直径0.6-3.0cm不等,平均1.1cm。有临床信息记录的病例中,均表现为无痛性肿物。治疗信息方面只有16例可知,均为仅手术切除。14例有随访信息,随访时间1-216个月不等,无一出现复发或转移。

与时俱进学病理-涎腺微分泌性腺癌

图1. 微分泌性腺癌,大体一般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色,发生于口腔者周围有完整上皮。

需要指出的是,微分泌性腺癌最初的诊断名称不一,最常见诊断为非特殊类型腺癌(n=9),还有些会诊断为有特殊形态的腺癌,如黏液腺癌(n=1)、多形性腺癌(n=1)。微分泌性腺癌报道过之后遇到的病例有17例,其中7例被准确诊断为微分泌性腺癌。其他相关诊断还有分泌性肌上皮癌、腺样囊性癌、非特殊类型涎腺肿瘤、非典型腺体增生等。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的瘤体境界清楚,但无包膜,且仔细观察可见周围骨骼肌、脂肪组织、或固有浆黏液腺的轻微浸润。24例中,仅有1例查见神经侵犯;均未见脉管侵犯。

与时俱进学病理-涎腺微分泌性腺癌

图2.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低倍镜下境界清楚(A),但仔细观察仍可见周围组织(如脂肪组织,B)或周围浆黏液腺(C)的浸润。该组24个病例中,仅1例可见神经周围侵犯(D)。

该肿瘤结构上呈微囊状,偶融合呈疏松筛状结构,或受压成条索状,罕见情况下为单细胞表现。细胞呈单层扁平状,胞质中等量,嗜酸性至透明表现,细胞核形态单一,卵圆形,深染,核仁不明显。微囊腔内均一分布嗜双色性至嗜碱性、黏液染色阳性分泌物。几乎总是可以查见富于细胞的纤维黏液样间质。微囊性结构的大小及间质细胞密度在不同病例之间稍有差异。

与时俱进学病理-涎腺微分泌性腺癌

图3.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均为微囊性结构,囊腔内可见蓝色分泌物,背景为纤维黏液性间质。不过,不同病例中的管腔大小、间质细胞密度是有所差异的。本图中所有图像均为同一倍数,100*。

不常见特点则有:被覆口腔鳞状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肿瘤周围有相关淋巴细胞增生,可见化生性骨,玻璃样变的纤维化,砂粒体性钙化。

与时俱进学病理-涎腺微分泌性腺癌

图4.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的少见特征有:被覆口腔鳞状上皮有假上皮瘤样增生(A)、肿瘤相关淋巴组织增生(B)。

仅有1例与上述典型形态学表现显著不同。该例肿瘤发生于46岁男性的磨牙后三角,2.0cm;局灶有典型微分泌性腺癌特征,但主要为梭形细胞呈实性生长,且伴菊型团结构及透明细胞改变。

与时俱进学病理-涎腺微分泌性腺癌

图5. 具有少见形态表现的一例涎腺微分泌性腺癌:有典型微囊性生长的病灶(A),但主要为实性生长(B),且肿瘤细胞呈梭形(C)并有菊型团样结构(D)。本例肿瘤免疫组化为典型特点,S100(E)及SOX10(F)均为弥漫阳性,且具有典型的MEF2C-SS18融合。

所有肿瘤的核分裂指数均较低,未见坏死。

免疫组化方面,微分泌性腺癌均表达S100,但其中3例仅为局灶或弱阳性。做了SOX10检测的14个病例中,结果均为弥漫强阳性,这里面有2例的S100为弱阳性。同时,所有病例均表达p63,其中弥漫阳性16例,局灶阳性5例;但做了p40检测的21例均为阴性。做了mammaglobin检测(n=16)及calponin检测(n=12)的病例结果均为阴性,但SMA结果不一:做了检测的20个病例中,有4例在肿瘤细胞呈局灶阳性。

与时俱进学病理-涎腺微分泌性腺癌

图6. 涎腺微分泌性腺癌免疫组化,均表达S100(A)、SOX10(B)及p63(C),但不表达p40(D)。SMA一般为阴性,但少数病例的肿瘤上皮可见局灶阳性(E)。

有21例做了靶向RNA测序,19例成功;不成功的2例是因为RNA量不足,质控不合格。RNA测序成功的病例中,均可见MEF2C-SS18融合,相应断裂点为MEF2C基因的7号外显子和SS18基因的4号外显子。4例进行了RT-PCR及Sanger测序的病例也均检出了MEF2C-SS18融合产物。14例进行了SS18的断裂探针检测,其中有2例是未能进行RNA测序的,结果表明有13例阳性,唯一一例阴性者RNA测序MEF2C-SS18融合阳性。总之,这24例微分泌性腺癌均经分子检测证实有SS18的异常,而21例证实其融合配体为MEF2C。

小结

近些年,涎腺肿瘤的分类有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分子检测确定了很多肿瘤的遗传学特点并进而做了新的分类,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以ETV6-NTRK3融合为特点的分泌性癌。不过,对类似病种的认识,会随着病例的增多而进一步深入。

本文中,通过24个涎腺微分泌性腺癌的病例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几乎所有的涎腺微分泌性腺癌都具有相同的组织学表现。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点:(1)微囊性为主的生长方式;(2)均一的闰管样细胞,胞质嗜酸性至透明表现;(3)细胞核形态单一、深染、卵圆形,核仁不明显;(4)管腔内大量嗜碱性分泌物;(5)富于细胞的纤维黏液样间质;(6)边界光滑,但有轻度浸润性生长。尽管本组病例中有一例出现了显著梭形的上皮细胞成分,但其中也有局灶的经典型组织学特征。

免疫组化方面,该组涎腺微分泌性腺癌总是表达S100、SOX10、p63,而p40、calponin、mammaglobin为阴性,少数病例局灶表达SMA。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上述免疫组化结果而将其解读为肌上皮分化的证据。其实,闰管样表型的肿瘤早已证实可以局灶表达肌上皮标记,多形性腺癌中也有这一现象。

点击下载原文文献


参考文献

Bishop JA, Sajed DP, Weinreb I, et al. Microsecretory Adeno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An Expanded Series of 24 Cases. Head Neck Pathol. 2021;10.1007/s12105-021-01331-7. 

doi:10.1007/s12105-021-01331-7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