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妇科病理中免疫组化p53应用详解(一)
免疫组化p53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作用
目前认为,免疫组化p53有助于鉴别高级别浆液性癌和低级别浆液性癌,而这一鉴别对于临床治疗来说有重要意义:主要治疗方案方面,前者可能需进行铂类为主的新辅助治疗,而后者首选手术治疗;辅助治疗方面,BRCA1/2突变的高级别浆液性癌可选择相关抑制剂治疗,而后者为激素治疗;具体靶向治疗药物方面也有所不同。
低级别浆液性癌的免疫组化p53表达正常。有少数低级别浆液性癌具有获得性TP53突变的个案报道,但由于这类病例极为罕见,因此出现p53的异常着色就可以视为不符合低级别浆液性癌的诊断。这一点在小的术前活检标本尤其重要,因为有些高级别浆液性癌由于呈微乳头状结构、细胞核为中等程度异型性,可能会类似低级别浆液性癌。
不过,如前所述,免疫组化p53的敏感性也并非百分之百,所以至少目前来说,有约2%的输卵管-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会有TP53突变而其终止密码子超出了正常时候的位置,这就导致了产生无功能的p53蛋白。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免疫组化p53表达正常的浆液性肿瘤也可能会是高级别浆液性癌,所以还是要结合形态学并建议加做必要的分子检测。
图1. (上)网膜粗针穿刺活检,本例为微乳头状结构的肿瘤,细胞核有中等程度异型性,并有砂粒体,需注意鉴别高级别浆液性癌及低级别浆液性癌。(下)免疫组化p53有胞质的异常着色,证实为高级别浆液性癌。
图2. (上)本例为细胞核有中等至显著异型性的微囊状肿瘤,且有砂粒体,形态学符合高级别浆液性癌;(下)虽然免疫组化p53为正常/野生型着色,但形态学却不是典型的低级别浆液性癌,因此本例还是诊断为高级别浆液性癌,伴TP53的C末端截短突变。
高级别浆液性癌的前驱病变,如浆液性输卵管上皮内癌,免疫组化p53可出现前述三种异常着色,且与背景中p53着色正常的输卵管上皮有所不同。
就卵巢的3级子宫内膜样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的鉴别来说,推荐首批免疫组化指标联合选择p53及WT1。WT1阳性、p53异常表达为高级别浆液性癌的特征,有研究称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可显著提高诊断一致性。不过,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出现WT1阳性及p53异常表达的几率各约为10%。推测这两种情况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为独立事件,因此同时出现WT1表达、p53异常表达的情况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的几率约1%。这种罕见的情况可通过其显著的子宫内膜样形态学表现、必要时进一步分子检测来做出正确诊断。此外还要注意,TP53突变的腹膜间皮瘤也可同时出现WT1表达和p53异常表达。
就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来说,最近有多家机构的研究证实p53异常表达与生存时间缩短有关。在I/IIA期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中也有类似结果,而这部分患者的分级并无预后方面预测意义;这表明分期较低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中,p53异常表达为可靠、强有力的生存预后指标,而分级则不是这样的指标。有趣的是,该研究中有少量p53异常表达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被归为了1级。其实本文原作者在I期的卵巢透明细胞癌中也观察到p53异常表达的情况下生存时间缩短,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本文原作者最近发现,采取较严格的解读标准时,免疫组化p53结果预测卵巢黏液性肿瘤中TP53突变情况的准确性也比较高。这一结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TP53突变与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向癌的进展有关。不过,由于卵巢黏液性肿瘤具有异质性,且常为良性、交界性、癌的区域混杂在一起,加之乳头状区域的顶端不管TP53的突变状态如何、其免疫组化表达都会下调(所谓终末分化现象【terminal differentiation】),因此有必要重新制定免疫组化p53的解读标准。
对于卵巢黏液性肿瘤中免疫组化p53结果的解读来说,异常的完全不着色、异常的胞质着色这两点没有改变;但本文原作者提出要有12个以上连续细胞的强阳性着色才能判定为异常过表达,这一点类似输卵管中p53印记(p53 signatures)中的最低标准。关于这一观点,首先12个细胞为最低标准,其次着色强度必须是无差异的、一致的强阳性。
图3. 卵巢黏液癌,免疫组化p53中的终末分化现象:腺体基底部为弥漫强阳性,而顶端处的细胞表达降低。
通过免疫组化来对大量卵巢黏液性肿瘤中p53的情况进行评估,未发现其结果与预后有关。不过,少量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中的免疫组化p53结果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尽管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方面方案有限,但免疫组化p53正常表达提示临床表现不同寻常的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如肿瘤破裂者)出现进展的风险较低。
未完待续
点击下载原文文献
参考文献
Köbel M, Kang EY. The Many Uses of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Gynecological Pathology: Proceedings of the ISGyP Companion Society Session at the 2020 USCAP Annual9 Meeting. Int J Gynecol Pathol. 2021;40(1):32-40.
doi:10.1097/PGP.0000000000000725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