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细针穿刺活检,因其方便、快捷而成为重要诊断措施,对于诸如涎腺肿瘤等表浅部位病变,更是如此。不过,由于细胞学标本中无法全面体现肿瘤的组织结构等特征,因此镜下解读必须谨慎、细致。近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病理专家Saeed等人在《Diagn Cytopathol》杂志发表文章,通过6例腮腺腺肿瘤病例的细针穿刺镜下所见,展现了独特的细胞外基质小球(globule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在腺样囊性癌细胞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问题并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简介
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恶性肿瘤,大、小涎腺均可受累,约占头颈部所有肿瘤的1%以下,占所有涎腺肿瘤的10%以下。临床主要发生于30-60岁成人,女性稍多。某些研究认为,腺样囊性癌是小涎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细胞学上,腺样囊性癌属于伴大量细胞外基质的基底样涎腺肿瘤。细针穿刺中一般细胞丰富,呈基底样表现,即核浆比高、胞质稀少、细胞核深染、呈卵圆形及成角样;细胞排列上单个、片状、管状结构。间质一般非常丰富,与上皮分界清晰,形成小球样或圆柱状表现。间质呈均质表现,在Diff-Quik染色中常形容为异染表现(metachromatic,即粉色)而巴氏染色中呈淡蓝色。细胞学标本中存在无细胞的基质小球,是腺样囊性癌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但却也并不是100%特异。
病例展示
病例1,患者50岁男性,因左下颌肿胀、近期病变体积增大而就诊,影像学检查示左侧腮腺7cm肿物。细针穿刺、Diff-Quik染色及巴氏染色观察,细胞少量至中等,排列呈小簇状。在细胞簇的中央局灶可见圆形、无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小球。Diff-Quik染色中基质为粉染表现,巴氏染色中呈透明至蓝色表现。瘤细胞核浆比增加,胞质稀少,细胞核深染、成角。细胞学诊断为腺样囊性癌。
图1. 病例1,(A、B)Diff-Quik染色,低倍镜下细胞外基质呈较大的圆形、无细胞的球状,该染色中呈粉染表现;而巴氏染色中呈蓝色(C、D),高倍镜下细胞核浆比增加,胞质稀少,细胞核深染、成角。
病例2,患者38岁女性,右侧下颌肿胀,影像学示腮腺处3cm肿物。细针穿刺、Diff-Quik染色及巴氏染色观察,细胞丰富、位于细胞外基质中,呈片状分布。细胞外基质呈显著小球样,局灶呈纤维细丝样。瘤细胞胞质稀少、基底样,也有些细胞中等量、略呈梭形,为浆细胞样。本例细胞学诊断为肌上皮瘤。
图2. 病例2,(A、B)Diff-Quik染色,瘤细胞呈片状,大部分周围有纤维细丝状细胞外基质形成的小球样结构;(C、D)分别示肌上皮细胞在巴氏染色及Diff-Quik染色中的特征性梭形表现及浆细胞样表现。
病例3,患者68岁男性,上腭部轻度肿胀。病灶处细针穿刺、Diff-Quik染色及巴氏染色观察,细胞丰富,具体为基底样细胞形成轮廓清晰的圆柱状及三维簇状;部分区域可见无细胞的基质形成小球样,巴氏染色中呈淡蓝色。本例细胞学诊断为管状腺瘤(canalicular adenoma)。
图3. 病例3,(A、B)巴氏染色,基底样细胞呈境界清楚的圆柱状及三维簇状,局部可见无细胞的基质形成小球状(C);(D)Diff-Quik染色所见。
病例4,患者59岁男性,曾有右侧颈部肿物病史;体检右侧腮腺可见2cm肿物,固定。病灶处细针穿刺、Diff-Quik染色及巴氏染色观察,可见细胞丰富,主要为形态相对单一、基底样表现的细胞呈片状及簇状,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腻。部分细胞簇中,瘤细胞周边可见无细胞基质形成的小球样结构,Diff-Quik染色中呈粉染表现,巴氏染色中呈蓝色。本例细胞学诊断为膜型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membranous variant)。
图4. 病例4镜下所见,低倍镜下为形态单一、基底样肿瘤细胞,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腻;瘤细胞周围有细胞外基质构成的小球样结构。
病例5,患者59岁女性,右上颈部有一质实的7cm肿物。病变细针穿刺检查,镜下可见细胞丰富、簇状,细胞核增大、卵圆形,核膜轮廓不规则,染色质细腻;部分区域瘤细胞周边可见无细胞的基质成分。本例细胞学诊断为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图5. 病例5镜下所见,低倍镜瘤细胞周边可见细胞外基质构成的小球状结构,高倍镜下细胞核排列拥挤,形态拉长,染色质细腻、透明表现,可见核内假包涵体。
病例6,患者48岁男性,左侧颈部偏上、颌部紧下方可见3cm质实肿物。细针穿刺检查,镜下见基底样细胞呈片状分布,细胞核浆比高,细胞核深染。散在核分裂及凋亡小体。部分区域瘤细胞周边可见无细胞基质形成的小球。本例细胞学诊断为转移性基底样鳞状细胞癌。
图6. 病例6镜下所见,低倍镜下可见片状排列,瘤细胞细胞核深染,部分区域可见细胞外基质形成的拉长至圆形小球结构。
小结
涎腺肿瘤细针穿刺标本中有时难以准确分类,至少部分原因是由于该组肿瘤很多具有形态学上的相似性。其实,涎腺肿瘤细针穿刺诊断分类的米兰方案(Milan System)也承认这一点,并指出最好应与临床医师沟通,明确做出具体分类时的相关风险、并了解做出具体分类对于临床治疗方面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综合评判。
仅就腺样囊性癌来说,其典型表现为细胞丰富的基底样肿瘤、伴大量细胞外基质。细胞学上,需注意鉴别诸多良性及恶性肿瘤,如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基底细胞腺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细胞学标本中存在无细胞的基质小球,是腺样囊性癌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但却也并不是100%特异。如本文所示其他类型病例中,也可出现这样的特点。
总之,细针穿刺标本中做出涎腺肿瘤具体分类,不能仅凭某些单一形态学指标,如不能仅凭细胞外基质小球就确定为腺样囊性癌;一定要注意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镜下特点等进行综合判断。
点击下载原文文献
参考文献
Saeed OA, Whaley RD, Segura S, Wu HH, Cramer H. The cytology of salivary gland neoplasms with globule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ase-based review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nd its potential mimics. Diagn Cytopathol. 2021;10.1002/dc.24672.
doi:10.1002/dc.24672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