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典型部位的不典型病变-特殊表现的乳腺外Paget病

强子 华夏病理 835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病理诊断,某种层面上就是“看图识字”。尽管实际不是那么容易,但熟悉疾病的特征性组织学表现、并了解某些特殊情况,对于病理诊断的重要意义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用行内的话说:从典型中找不典型、从不典型中找典型。比如,乳腺外Paget病的组织学特点为细胞位于上皮内、胞质淡染。不过,有时也会有染色较深的情况出现。

近日,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病理专家Hamza等人在《美国皮肤病理学》杂志(Am J Dermatopathol)以读者来信(letter to the editor)的方式报告了3例细胞染色较深的乳腺外Paget病。这种情况下,可能唯一的诊断线索就是病变解剖部位属于乳腺外Paget病好发部位这一点了。只有具有这一警惕性,才有可能进一步加做工作并得出正确诊断。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病例详情

病例1为66岁女性的外阴病变,但患者有直肠癌病史,当时行手术切除并进行了放、化疗。此次外阴病变表现为外阴的慢性皮疹,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乳腺外Paget病。手术切除18个月后,病变出现了局部复发。病例2为73岁男性的耻骨左侧病变;病例3为79岁女性的外阴病变。这两例并无更多临床信息提供。

组织学检查,上述三个病例均有如下特征:表皮内有相比周围细胞来说深染的单个或簇状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病例1中细胞为CK7阳性、CAM5.2阳性,病例2和3中这些细胞为CK7阳性、CK5/6阴性。综合分析,这些细胞的形态深染、相比周围细胞来说有体积增大等显著表现,加之免疫组化结果,因此可以确定为乳腺外Paget病,而不是角化细胞。

典型部位的不典型病变-特殊表现的乳腺外Paget病图1. 本文病例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第一列至第三列分别对应病例1至病例3,第三排为免疫组化CK7。图中可见,病例1中深染细胞簇状分布,且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病例2中深染细胞呈单个分布,且累及包括角质层在内的表皮全层;病例3中深染细胞呈簇状分布,累及表皮全层。

小结

Paget病,首次描述是1874年由James Paget在乳腺处报道的;1889年,Radcliffe Crocker就报道了乳腺外Paget病。Paget病,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表皮内的腺癌;乳腺外Paget病的细胞来源有诸多假说,如来自Toker细胞、来自多潜能肝细胞、来自大汗腺导管的表皮内细胞等,但都存在一定争议。

根据解剖学部位,Paget病可分为乳腺Paget病及乳腺外Paget病。对于乳腺Paget病来说,大部分病例都会伴有乳腺的癌,而乳腺外Paget病大部分为原发病变,此时称之为原发乳腺外Paget病;但也有相应下方组织伴恶性肿瘤的报道,此时称之为继发性乳腺外Paget病。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伴有直肠癌、肛周癌、尿路上皮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管肿瘤等。最近一篇关于乳腺外Paget病的文献称,肛门Paget病患者相比生殖器Paget病患者来说,局部伴有肿瘤的风险更高。

从组织形态学角度来说,Paget细胞胞质内有大量黏液,因此黏液卡红、阿辛兰、PAS染色均为阳性。不过,乳腺Paget病和乳腺外Paget病的黏液种类有所不同:所有的原发乳腺外Paget病均表达MUC5AC、MUC1,MUC2一般为阴性;相反,乳腺Paget病一般表达MUC1而不表达MUC5AC。免疫组化方面,乳腺Paget病及乳腺外Paget病大部分均表达EMA、CEA,但也有研究称乳腺Paget病中CEA的阳性率仅为35%,而乳腺外Paget病则大部分均为CEA阳性。就CK来说,CK7是Paget细胞高度敏感的标记,不过它也可以表达于Paget样Bowen病、原位的皮脂腺癌、Toker细胞。低分子量CK如CAM5.2一般为阳性,高分子量CK一般为阴性。本文原作者实际工作中更推荐应用CAM5.2,因为该指标在乳腺Paget病和乳腺外Paget病均为弥漫、强阳性,而在Paget样Bowen病为阴性。黑色素细胞相关标记阴性,这在有色素存在的时候对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本文病例中,乳腺外Paget病的病变细胞表现为显著的散在、深染细胞,由于病变部位属于乳腺外Paget病的好发部位,所以在此基础上、加做相关工作,避免了误诊。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本应”胞质淡染的Paget细胞表现为了深染,可能是染色过程所致的假象,但无论如何这一现象并不多见。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避免临床病理工作中的误诊、漏诊。

点击下载原文文献


参考文献

Hamza M, Galfione S, Griffin J, Diwan AH. "Dark Paget" Cells in Extramammary Paget Disease: A Staining Artifact and Diagnostic Pitfall. Am J Dermatopathol. 2020;10.1097/DAD.0000000000001850. 

doi:10.1097/DAD.0000000000001850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