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华夏病理 1424 评论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梁智勇教授、卞修武教授、丁彦青教授、丁华野教授、刘东戈教授

2016年1月28—29日,《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寻访团来到了全国寻访活动的第三站—北京,此站寻访团的专家有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丁彦青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华野教授、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卞修武教授,寻访团在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梁智勇教授及北京医院病理科主任刘冬戈教授陪同下代表中国病理界的同仁,探望北京协和医院刘彤华院士、北京大学廖松林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陈德蕙教授。

北京,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一大批大师级学者、科学家、教育家,他们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病理也一样,在这里我们要探望的三位中国病理大师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刘彤华院士、北京大学廖松林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陈德蕙教授,他(她)们都亲历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壮大,他(她)们也都从事病理工作半个多世纪,把一生奉献给了病理事业,为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的身上仍保留着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信仰,弥足珍贵,他们敢为人先,用于创新,是中国病理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她)们,感受他(她)们对病理事业的奉献精神及绚丽人生。

著名病理学专家——刘彤华院士

走进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寻访团来探望的是著名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彤华教授,她是我国病理界唯一从事临床病理工作的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在六十多年的病理诊断生涯中,她始终坚持“为患者服务第一、病理质量至上”的原则。八十八岁的她仍始终坚持在医院一线病理工作,为中国病理事业保驾护航,2011年10月,她获得了“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者,了解并记录她一心一意致力于病理事业,从昔日的江南才女,如今成长为中国医学界的著名院士的执着而坚持的一生。

刘彤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毕业后就从事病理学的医、教、研工作,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寻访团专家探望刘彤华院士

刘彤华教授从事病理诊断已六十余年,有极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造诣,病理诊断深得院内外临床医师的信任。研究方面长期从事胰腺癌及内分泌肿瘤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年来一直研究胰腺癌的实验性基因治疗。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反义癌基因或野生型抑癌基因或自杀基因导入人胰腺癌细胞系,均获得了癌细胞生长抑制的效果。又用Survivin作靶基因合成DNAzyme,以及针对K-ras第12密码子突变模式的不同,设计siRNA,二者均证实能有效地拟制癌细胞的生长。目前,正在进行胰腺癌和内分泌肿瘤特别是嗜铬细胞瘤的遗传学研究。

1994年,经过反复修正和钻研,由刘彤华教授主编的《诊断病理学》出版,这成为了中国病理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也是临床病理工作者必备的学习工具。作为一位老协和人,刘彤华教授肩负着传承老协和精神的使命,她希望新一代的年轻工作者可以将老协和的工作精神延续下去。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工作中的刘彤华院士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委卞修武教授在谈到此行的目的时,对刘彤华教授说:“刘院士,您是我们病理界的权威,是唯一从事临床病理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您对中国病理事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您当初积极推动分子病理的发展,才促进了现在我们病理学科较全面的进步,您一直是我们的榜样,所以今天我们三个病理学会联合来拜访您,作为老一辈著名的病理学家,我们想把您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您可以讲一讲您自己的事情,对年轻人的期望等等。”刘教授很谦卑地说:“最近我的记忆有些不太好,那我就和大家聊一聊,朋友一样地讲一讲,忘了讲到哪里你们可以提醒一下我。”

在聊到如何走上病理道路时,刘彤华教授想了想说:“当时也是想做临床,后来分配到了病理科,既然分到病理科就先做吧,逐渐地时间长了,发现病理有很多东西在吸引我,而且也和临床有很多联系,所以既然要做就要踏实做好。”

“当时协和的老教授都非常平易近人,协和的所有学科都非常平等,像张孝骞这样的大教授都十分平易近人,就算是见到我这样的小辈,也十分地客气。记得有一次,张孝骞老教授做完手术,连手术服也没有换,直接就到病理科来,把术中所见告诉我,对我启发和帮助很大。”刘彤华教授回忆到:“老协和的时候,我和临床各科室的关系都很好,不管是工作上还是平时生活中,大家都处的很好。临床和病理的交流非常多,这对于病理和临床的诊断非常有益。还记得大外科有一个小姑娘来病理科进修了一年,回去工作起来都非常得心应手,因为她了解到疾病的病理基础,对于临床疾病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所以说,我就觉得临床和病理轮转,十分有必要,十分有意义。”

“年轻的时候,我就喜欢新的东西,喜欢研究新的内容,科研和临床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刘彤华教授谈到,如今她领导的科研工作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引领中国病理学科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临床医学进入个性化医疗的时代,疾病的治疗进入精准治疗的时代,刘彤华教授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分子遗传病理实验室,提出了靶向治疗需要精准诊断的概念,拓展了病理学的发展方向,为病理学科地不断壮大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在学病理的年轻人多吗?”刘彤华院士很关心地问到,卞教授回答说:“现在国家出台很多政策,随着学科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人认同,医院也很重视学科发展,和以前相比要好很多,但和临床科室相比,我们病理人才还是有很大的缺口,尤其是专科病理不断地开展,人才需求量很大。”

回忆起自己的恩师——中国著名病理学家胡正祥教授,刘彤华教授便会流露出怀念和敬仰之情,他说虽然只是短短十几年的交往,但学到了很多,“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激励着每一代人,她也希望这种精神在年轻人心中扎根,将协和的精髓传承下去。“年轻人在工作和学习中,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坚持自己的工作,不能半途而废。”刘教授对青年一代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近多半个世纪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刘彤华教授培养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在刘教授的影响下,他们同样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我们愿这种精神能不断延续和传承下去,让老一辈科学家的大家风范传承下去。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各位专家与刘彤华院士合影留念

最后,刘彤华教授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到访专家合影留念,在此行即将结束之时,各位专家也祝愿刘院士健康长寿。

著名病理学专家——廖松林教授

寻访团接下来来探望的是著名病理学家廖松林教授,在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病理学系张波教授的陪同下,寻访团一行人来到了廖松林教授家中拜访。廖老对于这次寻访活动感到十分高兴,在家中热情地接待了来访一行人,廖老精气神十足,很健谈,对于中国病理人足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让我们共同回忆廖老的病理之路,感受他的大公及奉献精神。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寻访团卞修武教授、丁彦青教授、丁华野教授、张波教授

廖老是地道的四川人,1954年毕业于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195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及硕士和博士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副主任,诊断病理学部主任,北京大学附属三院病理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市病理学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专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呼吸病理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诊断病理学》杂志副总编;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等职务。在廖老离休后返聘负责系内疑难病理诊断及会诊以及博士生的指导和诊断病理进修班辅导工作等,继续在为病理事业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廖老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半个多世纪,就是到退休后也一直在坚持着这这份工作,在我国的临床病理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有很深的造诣,在病理诊断上积累了较多经验,是全国著名的诊断病理专家,特别在皮肤、呼吸、妇产科、软组织、淋巴组织、骨组织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病理诊断方面颇有经验。同时他也很关心病理人才的发展,在几十年间培养了多名病理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和大量诊断病理的专门人才,目前大多也已成为各个单位的中坚力量和骨干。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廖松林教授

几位到访的专家和廖老一起回忆着这些年中国病理事业的发展的曲曲折折。丁华野教授在问及廖老如何走上病理道路的时候,他也颇为认真地给大家讲述了当年的趣事。

“您是参加病理读片会最多,年龄最长的专家,您仍然坚持参加读片会,基本场场不落,在国内都很少见,我们都很佩服您”丁彦青教授谈到,廖老微微一笑,略带幽默地说“参加读片会,也是我年龄最大,我说我为什么参加呢,主要是为了减少我的脑萎缩,预防痴呆,活跃大脑,不要老化。”

在谈及对年轻人的期望,青年一代病理人需要具有哪些素质时,廖老也很认真地谈到了两点:一是会做事,要勤奋要有毅力,锲而不舍;二是会做人,为人处世要好,多为人做事,善于服务,敢于服务。“我在退休之前,我双休日都会抽出半天或一天时间,要去图书馆看看书,看看资料,我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在于想让自己补充不足,学习一下新观点、新技术和新病种”廖老谈到自己时讲到“我是一般聪明的人,主要是要不断去学习,勤奋很重要,这也是我想给年轻人讲的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廖松林教授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廖老在老伴儿的帮助下也积极地利用网络去授课,去会诊,并且不要酬劳,在他看来,这是病理同行的交流,这是在给全国的医生讲课,是分享,也是一种共同进步的方式。

中华医学会病理主委卞修武教授在最后希望廖老多对国内的病理学科的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对此,他讲到:“中国的整体实力和以前不一样了,在提高,那么作为病理也要站在一个高位,第一是抓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专家队伍,优质专科病理专家很需要去培养;第二是要有好的专著和文章,积累材料,保留那些值得推广资料;第三是特别重点去建设发展专科病理,有条件地区可以建立专科病理分会,定期召开相关会议,推动专科病理的发展。”几位到访的专家也表示正在积极地推进病理亚专科的建立和完善,希望廖老能持续关注学会的工作。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各位专家与廖松林教授及其夫人合影留念

最后,廖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到访专家合影留念。廖老已是八十多岁,仍心系病理,是老一辈科学家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真实写照,在此也祝愿廖老身体健康。

著名病理学专家——陈德蕙教授

寻访团接下来来探望的是著名病理学家陈德蕙教授,一行人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干休所,陈德蕙教授早早得便在门外迎接寻访团一行人的到来,对于这一次的来访,她很高兴,像是一场老朋友的聚会。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寻访团丁彦青教授、丁华野教授、卞修武教授

在进门之时,陈老讲到:“今年我已经九十三岁了,大家快到家里来坐”,大家完全感受不到面前的是一位九十三岁高龄的长者。陈老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的红色病理人,在她的一生又有哪些让我们铭记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让我们感动的专家,共同回忆她的病理之路,感受她身上那份执着而不屈的奉献精神。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陈德蕙教授在门外迎接寻访团一行人

敢于直言,为人真诚,实事求是,是对陈老的印象,辗转各地,参加抗美援朝等等,在她的身上印刻着时代的痕迹,有我们不曾感到的执着和乐观。作为国内超微病理及传染病方面的著名病理学专家,在她九十三岁时仍然坚持帮助青年一代审稿、修稿,并始终留存底稿,甚至直接将英文翻译备注出来,在他看来人一辈子,做人做事都要认真,都要真诚。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陈德蕙教授审阅稿件

陈老是我国超微病理的创始人,在对微生物特别是病毒的超微结构研究方面造诣极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并无分子诊断技术,无法通过核酸序列或蛋白质分子抗原来诊断未知病毒感染,因此当疫情发生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对病毒的观察极为重要。由于病毒结构小至纳米,在放大数万倍至十万倍的情况下在人体细胞内找寻病毒有时犹如大海捞针。更困难的是,大量不同种类的病毒结构迥异,有的与正常结构难以明显区分。陈教授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与病毒超微结构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对各种病毒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推进了人们对病毒在细胞内的发生和成熟过程的认识。今天,能够通过超微结构准确判断病毒种类的本领几成绝技。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陈德蕙教授

即使在分子诊断十分发达的今天,病毒超微结构观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2003年SARS爆发之初,当未知病原还无法确定时,陈教授最先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了她十分熟悉的冠状病毒超微结构。她十分确定地告诉大家是冠状病毒。陈教授当时告诉我们,这是她三十年前的老朋友了,1973年她就开始研究冠状病毒超微结构,只是当时的冠状病毒并无SARS冠状病毒毒力之强。对此疑惑,陈教授形象地告诉我们,就象猫和老虎同属猫科,但野性完全不同。超微结构的确定为当时SARS病原体鉴定提供了重要证据。陈教授进一步提到,当时丁彦青教授在广州首先做了SARS尸体解剖,提出病毒性肺炎的病理诊断,她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确定SARS病原体是冠状病毒,被随后的基因测序结果证实。

在与晚辈谈及病理人生中记忆最深刻的事情,陈老还与我们谈及另外两次重要疫情:“1970年,在内蒙古地区的某高炮部队中,战士淋出现巴结肿大,死了一名广西籍的战士,当时认为是病毒感染,因为我做病毒,所以让我去现场,我听完汇报后,结合我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患者是双峰热,战士的吃饭也挺好,胃口也好,也活蹦乱跳,这样我就感觉是有点像原虫病,但是不像疟疾;后来又一个小战士就和我讲到说蚊子小咬一下,皮肤就翘起来,然后我就仔细想想,怀疑可能是黑热病,当时在讨论会上的一位处长采纳我的看法,认为很少见,我也没说什么,就去重点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五十六天,结果确认为是淋巴结性的黑热病,证实了当初我的判断,两个高炮部队的战士住院治疗,很快就好了。这次是一个比较大的疫情,得以圆满解决了,这个病也是很少见的,还是很早期的症状,死的那个战士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的急性肝化萎缩”,陈老稍为停顿然后又回忆到“还有一次是吸入性炭疽,是在甘肃的一个大队里,头一年死了一只羊,队里分给大家吃了,之后突然就死了几个人,然后当时兰州的一位专家说是鼠疫,因为是鼠疫,要做电镜,需要我过去,结果我过去了解情况后,感觉像炭疽不像鼠疫,需要寻找相关证据,然后就进行朔源调查,最后是在一个仓库里找到一头死的马皮,拿出来做培养,炭疽杆菌出来了。第二年又有一个人死了,然后我就做尸体解剖,最后病理诊断是吸入性炭疽。”

针对这次吸入性炭疽,陈老补充说:“为什么能得这个病,是当初日本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死了一个马,埋到了地里面,当地农民在农耕时翻了出来。炭疽细菌遇到恶劣环境就变成芽孢,所以四五月份满地繁殖,加上风吹后,首先是羊死,然后是人死。由于我的准确诊断及及时处理,避免了一次重大疫情流行” 。

陈老讲述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儿,每一次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丁华野教授对她说到:“您做的这些事,应该让更多的病理人知道,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我们尊敬。”

目前,陈老的儿孙们如今有的也投身到病理事业,她说自己还未达到的高度,希望他们可以达到,为病理事业尽一份力。在最后被问及对中国新一代年轻病理人有没有什么嘱托和期望时,陈老说:“人生就要两点,做人,要真诚;做事,要认真。”九十三岁高龄,仍思维敏捷,生活丰富,她也讲出了自己健康的16字方针,即“心情开朗,科学饮食,坚持锻炼,求医问药”,在说到这16字方针,陈老便很开心,在她心中最幸福的便是身体健康,家庭美满,这是一辈子最珍贵的。

《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北京站 | 刘彤华、廖松林、陈德蕙教授

各位专家与陈德蕙教授及其家人合影留念

最后,陈老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感谢,并与到访专家合影留念。天生乐观,做人真诚,做事认真,心系病理,陈老的一生是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一生,在此也祝愿陈老身体健康。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