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三)血管肿瘤
1.上皮样血管瘤
上皮样血管瘤为良性血管性肿瘤,最常见于20-50岁女性。临床一般发生于头部(头皮及耳朵),表现为瘙痒或疼痛的粉色至红棕色、穹顶样斑块或结节。
组织学上,上皮样血管瘤在低倍镜下表现为真皮内、和/或皮下组织的多处炎症细胞浸润,并有血管成分增多。表皮一般无改变,但也可有糜烂甚至溃疡。一般有小而不成熟的毛细血管、至中等大小血管的增生,有时并无管腔结构。内皮细胞肥胖,形态为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表现。可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但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较大。淋巴组织浸润可为弥漫性,并偶见生发中心,因此还被称为“血管瘤样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免疫组化方面,内皮细胞表达常见血管标记,如CD31、CD34、ERG、FLI-1。最近发现高达三分之二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会有FOS和FOSB细胞核着色。不过这两项标记并不完全特异,因为也可见于其他血管性肿瘤,如乳头状血管内皮增生、化脓性肉芽肿、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
2.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最常见于年轻人,患者年龄平均30岁,男性多见。该肿瘤大部分发生于四肢,尤其下肢;50%以上为多灶性。部位一般表浅、和/或位于深部软组织。临床病程一般为惰性,但术后常见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极低。
形态学方面,肿瘤为境界不清的结节状、片状、束状,边缘有浸润性;瘤细胞胖梭形、上皮样,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一般圆形,染色质空泡状,核仁表现不一,具有轻度至中度非典型,散在核分裂。部分细胞可有横纹肌样形态,因此而称为假肌源性;胞质内管腔形成的情况罕见。间质为纤维性或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很多病例中可见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无结构良好的管腔形成。
免疫组化方面,瘤细胞表达广谱CK(如AE1/AE3),50%的病例表达CD31,CD34总是阴性。此外,EMA、S100、desmin、myogenin、CAMTA1均为阴性。该肿瘤具有特征性的t(7;19)(q22;q13)重排,因此产生SERPINE1::FOSB融合,免疫组化即为细胞核表达FOSB。有研究对50例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进行了FOSB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核弥漫(即>50%的瘤细胞)阳性者为48例(96%);该研究中还对200例组织学类似病变进行了FOSB检测,结果发现仅有7例弥漫阳性,具体为:增生性筋膜炎(2/20),结节性筋膜炎(2/20),上皮样血管肉瘤(1/20),梭形细胞血管瘤(1/20),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20,但该例CAMTA1和TFE3为阴性)。
图7.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低倍镜下,病变表现为真皮内细胞丰富的增生性病变;瘤细胞上皮样,细胞核具有非典型,胞质嗜酸性,细胞分界不清,肿瘤内有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方面,弥漫阳性表达CD31(C),而CD34为阴性,FOSB为细胞核着色(D)。
3.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最常见于30-50岁患者,女性稍多。临床上,表现为无痛性、单发肿物,部位分布宽泛。原发于内脏器官(尤其肝脏和肺部)者相对常见。该肿瘤相比血管肉瘤来说,侵袭性弱一些,但20-30%的病例可转移。
组织学上,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呈浸润性生长,细胞上皮样,排列呈条索状、单细胞、小簇状、巢状,胞质淡染至致密嗜酸性。胞质内可有空泡,为原始血管腔形成,部分内容红细胞。核分裂一般较低,<3个/50HPF。一般并无结构完好的管腔,间质的特点则为黏液样至玻璃样变性不等;坏死少见。
免疫组化方面,瘤细胞表达CD31、CD34、ERG、FLI-1。高达35%的病例可出现CK的局灶、甚至较为弥漫阳性。阴性指标有S100、SMA、desmin、FOSB、EMA、CD117、HMB-45。大部分病例(90%)存在特征性的易位t(1;3)(p36;q25),导致WWTR1::CAMTA1融合。免疫组化检测CAMTA1也是该肿瘤诊断的有用标记。有研究发现,59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有51例(86%)为细胞核弥漫表达CAMTA1(经典型病例为44/48例,恶性病例为7/11例);8例CAMTA1阴性病例中,6例表达TFE3(4例经分子检测证实有TFE3重排)。上皮样血管性肿瘤中,仅有1例上皮样血管肉瘤为CAMTA1阳性,因此作者提出这一瘤种可能被误判为恶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需要注意的是,CAMTA1阳性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要达到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需采用针对CAMTA1中整个C末端的多克隆抗体。目前针对CAMTA1中C末端部分区域的商用多克隆抗体未能得出类似结果,这可能是因交叉反应、技术困难、抗原固有的差异而导致的特异性不足。少部分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会有YAP1::TFE3基因融合,且形态学有所不同,具体如局灶发育良好的管腔、胞质显著嗜酸性。这类肿瘤细胞核强阳性表达TFE3,而CAMTA1均为阴性。
图8.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本例为真皮内的增生性病变,细胞上皮样,呈片状分布,细胞核圆形,胞质嗜酸性,可见胞质内空泡。免疫组化CAMTA1为细胞核弥漫阳性。
4.放疗后血管肉瘤
皮肤的放疗后血管肉瘤最常见于中年至老年,年龄分布46-95岁均有报道;一般为因乳腺癌放疗后1.5-13年的女性患者。
组织学上,放疗后血管肉瘤有诸多形态学描述的相关报道,从高分化的血管性病变、至低分化肿瘤均有。总体而言,放疗后血管肉瘤呈分割状、浸润性、相互沟通的血管性肿瘤,衬覆的内皮细胞细胞核增大、空泡状或深染表现;细胞学非典型可从中等至显著不一,核分裂情况变化较大,每1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数量从2个至65个不等。部分患者被覆表皮可有溃疡,部分报道的病例有融合性的肿瘤坏死。
免疫组化方面,衬覆内皮表达常见血管标记,如CD31、CD34、ERG、FLI-1;衬覆的非典型内皮也会有MYC的细胞核阳性表达,一般为弥漫、强阳性。由于MYC是转录因子,因此很多其他细胞(也包括衬覆的良性内皮)一般也会有散在、弱阳性表达。FISH检测可以可靠的用于检出瘤细胞中c-MYC的扩增。
图9.放疗后血管肉瘤。本例表皮萎缩,真皮内为肿瘤细胞,伴显著出血及扩张的血管。管腔结构在胶原束之间呈分割状甚至,衬覆内皮有非典型表现;免疫组化弥漫阳性表达c-MYC。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老骥伏枥-部分表浅间质性肿瘤中的免疫组化应用(一)
老骥伏枥-部分表浅间质性肿瘤中的免疫组化应用(二)
老骥伏枥-部分表浅间质性肿瘤中的免疫组化应用(三)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