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慧海拾穗
【前言】笔者曾与林大夫于猴年马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去腮腺组织内进行了一次深度的旅行【(见华夏病理网慧海拾穗博客:腮腺组织内的一次深度旅行),链接:http://user.ipathology.cn/8783/blog/81591.html】。应网友要求,今日“肌上皮细胞”做客临床病理新闻台《病理基础知识》栏目。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日有幸邀请到来自乳腺和涎腺的肌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是正常乳腺和涎腺的一部分,也可发生一些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我们先请乳腺肌上皮细胞做一自我介绍,大家欢迎。
【乳腺肌上皮细胞】大家好!感谢《病理基础知识》栏目组的邀请!大家都知道,乳腺导管-小叶系统的上皮均为双层结构,内层(腺腔面)为上皮细胞层,外层(基底侧)为肌上皮层。这种双层结构是鉴别良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外层的肌上皮总是存在的,但不一定很显著的。肌上皮细胞可表现为仅能勉强识别的平坦细胞伴深染核,也可表现为具有丰富透明细胞质的上皮样细胞,有时肌上皮细胞呈肌样分化,表现为梭形细胞,细胞质深染、嗜酸性,形似平滑肌细胞。
【主持人】乳腺肌上皮细胞,如果在HE染色时难以识别您时,病理医生需要做什么工作呢?
【乳腺肌上皮细胞】现在有多种免疫组化标记物有助于显示出肌上皮,阳性标记物包括S100、SMA、P63、CD10、calpon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和部分高分子量角蛋白(如CK5/6、CK14、CK17)。需要注意的是,CK14表达仅见于大导管和终末导管的肌上皮细胞,小叶间导管和腺泡结构的肌上皮细胞不表达CK14。calponin、P63和SMMHC比其他标记物更加敏感和特异。
【主持人】感谢乳腺肌上皮细胞的介绍,下次有机会再邀请您来讲讲肌上皮病变的病理诊断问题。现在我们有请涎腺肌上皮细胞给我们讲讲关于它的故事。
【涎腺肌上皮细胞】各位网友大家好!感谢《病理基础知识》栏目组的邀请!关于我的身世,有人认为我是来自于妊娠第10周左右的原始多潜能涎腺导管细胞的早期修饰与分化,也有学者认为我的前体是位于终末导管及纹状管的透明细胞。再生时,细胞从腺泡周边迁徙到腺泡-导管区域。不管我来自哪里,如果病理医生不做基础研究的话,就不需要知道我的出身,认识我就可以了。
【主持人】病理医生总是那么好学,他们总是想知道“病理学之前”的知识。我记得薛老师说过,病理人应该溯本求源。病理学初学者如果打好了深厚的组织胚胎学基础,学习病理不忘复习和联系组织学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涎腺肌上皮细胞】是这样的,认识我肌上皮细胞各种形态,可以避免误诊或过诊。我是位于腺泡和润管的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纹状管也可能有肌上皮。肌上皮细胞扁平,有很长的细胞质突起,延伸到腺上皮细胞的表面并形成网状结构,使得其在常规组织学切片中不易识别,然而不同区域导管腺泡的肌上皮细胞形态不同。电镜和免疫组化能够清晰地显示这些细胞。
图1:肌上皮细胞示意图(图片来源文献)
图2:唾液腺导管腺泡部肌上皮细胞分布示意图(图片来源文献)
图3:肌上皮HE染色形态(箭头)(图片来源文献)
慧海拾穗在腮腺组织内旅行时,导游做过一个实验,结果显示:腺泡的腺上皮表达低分子角蛋白CK7、CK8和CK19,肌上皮表达CK14、CK17、CK19、SMA、CD10、GFAP、P63、S100、calponin和波形蛋白。此外,肌上皮还表达AE1/AE3。
图4:肌上皮细胞表达AE1/AE3(图片来源文献)
【主持人】非常感谢涎腺肌上皮细胞的介绍,您再简单介绍一下,您参与了哪些肿瘤的发生?
【涎腺肌上皮细胞】我参与的肿瘤有良性肿瘤(肌上皮瘤、多形性腺瘤和基底细胞样肿瘤)、恶性肿瘤(上皮-肌上皮癌、腺样囊性癌、多形性低级别腺癌、基底细胞样癌)和先天性肿瘤(涎腺母细胞瘤和涎腺始基瘤)。不知这些疾病的名称在最新版的WHO涎腺肿瘤分类中是否有变动?
图5:腺样囊性癌的腺上皮表达CK和CD117,肌上皮表达P63(图片来源书籍《实用免疫组化病理诊断》,感谢主编老师!)
【主持人】感谢两位肌上皮细胞的到来,让我们对你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关于涎腺肌上皮细胞的更多内容,参阅文献《Pathophysiology of myoepithelial cells in salivary glands》,关于乳腺肌上皮细胞的更多内容,参阅书籍《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感谢华夏病理网老师对书籍《Histology for Pathologists》的翻译,让我们有幸读到中文版的《病理医生实用组织学》。各位网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