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肾细胞癌入手学习遗传学综合征-遗传性SDH缺陷型肾细胞癌(一)

 华夏病理 5744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张仁亚,王强

根据《Semin Diagn Pathol》杂志发表的遗传综合征相关肾细胞癌综述,本期开始,我们编译介绍捷克查理大学病理专家Rogala和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病理专家周敏撰写的遗传性SDH缺陷型肾细胞癌相关内容。

简介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是位于线粒体内侧膜的酶复合物,是由四个亚基SDHA、SDHB、SDHC、SDHD和一个SDHA共价结合所需的装配因子SDHAF2构成。这四种亚基及装配因子都由相应的常染色体基因编码;该复合体在功能方面,是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中有氧呼吸相关的酶。编码上述复合体任意成分的基因双等位失活(几乎总是发生于种系突变的情况下),可导致整个复合体的功能缺失、SDHB亚基降解,相应免疫组化检测中着色缺失。

SDH缺陷型肿瘤最常见为SDH缺陷型嗜铬细胞瘤/副节瘤,其次为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和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此外还有罕见的SDH缺陷型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和肺软骨瘤。这类肿瘤在形态学上和相应的非SDH缺陷型肿瘤有所不同。此外,绝大多数SDH缺陷型肿瘤都是发生于SDH基因之一种系突变的情况下、或者发生于SDHC基因表观遗传学事件(启动子超甲基化)的情况下。由于散发性SDH缺陷型肿瘤极为罕见,因此确诊为SDH缺陷型肿瘤应视为综合征的强有力证据。这种情况下,SDHH免疫组化可以作为SDH基因突变的可靠替代标记,并可因此而强力提示综合征。

SDH缺陷肿瘤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SDH缺陷肿瘤综合征是一组由SDH缺陷肿瘤构成的综合征。以往曾被称为遗传性副节瘤-嗜铬细胞瘤综合征1型(PGL1)、2型、3型、4型、5型,各自与SDHD、SDHAF2、SDHC、SDHCB、SDHA种系突变有关。该综合征还包括Carney-Statakis综合征,即同时存在副节瘤和胃肠道间质瘤,具体与SDHB、SDHC、SDHD的种系突变有关;不过这一命名已不再建议应用。Carney三联征也是一个系统性病变,但并非遗传性,与SDHC的表观突变有关,具体包括了SDH缺陷型胃肠道间质瘤、SDH缺陷型副节瘤、肺软骨瘤。

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来说,在副节瘤/嗜铬细胞瘤、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则和肿瘤所在部位、肿物相关症状、生化状态(活动性、静息性)有关。遗传表型和病理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具体如某些突变更多见于某些肿瘤、或某些突变更多见和特殊部位的肿瘤相关。SDH缺陷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详见表1。

表1.SDH缺陷综合征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从肾细胞癌入手学习遗传学综合征-遗传性SDH缺陷型肾细胞癌(一)

尽管SDH缺陷型肿瘤综合征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显性,但也有个别因素会影响对其识别。首先,SDHD突变和SDHAF2突变的病例中,是由于母体印迹、遗传自父亲;这就会导致提示系统性病变的家族史常出现缺失。第二,外显率高度不一,具体来说,SDHD和SDHB突变的外显率最高,其次为SDHC突变,而SDHA突变的外显率极低。第三,该综合征中的不同类型肿瘤发生时间会有较大变化,从间隔数年到数十年都有可能。第四,已知SDH突变携带者可发生副节瘤/嗜铬细胞瘤、胃肠道间质瘤、肾细胞癌、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垂体腺瘤之外的肿瘤,具体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类癌、室管膜瘤、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素瘤、骨及软组织的肉瘤、B细胞淋巴瘤、结肠癌。这些肿瘤似乎是因为密切随访而偶见的,且与SDH缺陷无关。不过,SDH缺陷谱系之外的肿瘤也可能会导致初诊中出现误判而排除了SDH缺血性肿瘤综合征的可能。

综合征及散发性肿瘤在临床表现和预后方面的差异

由于散发性的SDH缺陷型肾细胞癌极为罕见,因此综合征型和散发性SDH缺陷型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差异无法比较。不过,病理医师越来越了解SDH缺陷型肾细胞癌,可识别出越来越多病例,因此会对其分子机制、临床病理特征有更新的认识。

相比经典型肾细胞癌来说,低级别的SDH缺陷型肾细胞癌预后好,但转移风险高达11%。存在任何高级别特征,都会提高转移的风险、甚至高达70%,具体如形态学变异、凝固性坏死、肉瘤样转化。晚期转移并不少见,但还不清楚到底是源于已切除的肾细胞癌、还是源于同时存在而未取到的多灶性/双侧性肿瘤。不过,对于这类患者的终生长期随访,不仅仅是为了肾脏肿瘤的早期检出和治疗,也是为了检出非肾的综合征相关肿瘤。

 

——未完待续——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1]Rogala J, Zhou M. Hereditary succinate dehydrogenase-deficient renal cell carcinoma. Semin Diagn Pathol. 2024;41(1):32-41.

doi:10.1053/j.semdp.2023.11.001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