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免疫组化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之一。不过,随着相关经验的增多,可以说任何病种中都没有可以完美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指标。《Histopathology》杂志曾刊发了匈牙利医师Cserni等人针对免疫组化E-cadherin常规用于乳腺癌分型的随机诊断研究结果,就很好的体现了免疫组化用于临床病理诊断的复杂性。为更好的了解相关问题并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简介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是特殊类型乳腺癌中最为常见的情况,其影像学、形态学、分子、临床方面都有特殊之处,且因此而治疗策略不同,具体如不进行新辅助化疗、可能可以针对CDH1突变进行治疗和采取ROS1抑制剂的治疗。因此,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识别并非病理医师“为分型而分型”的炫技。
该肿瘤中,细胞失黏附、且有特征性的浸润性模式,因此组织学上一般容易识别出来。不过,除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外,其形态谱系也逐步得到了扩展,包括浸润模式方面的变异、细胞特征方面的变异等,因此实际诊断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浸润性小叶癌中,细胞失黏附的特点一般总是很典型,其潜在分子机制则是E-cadherin功能的缺失。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浸润性小叶癌的定义就在形态学基础上或多或少的强调分子了:2009年AFIP定义的一部分是E-cadherin阴性的非黏附性细胞;最新版世界卫生组织分类著作中则将其归为理想标准(disirable criterion)而不是基本标准(essential criterion)。
其实,除了经典的E-cadherin阴性的浸润性小叶癌、E-cadherin阳性的非浸润性小叶癌之外,还有非经典的浸润性小叶癌,结合细胞特点和E-cadherin阴性有助于做出准确分型。不过,也有E-cadherin异常着色的浸润性小叶癌,如细胞膜显著阳性;如果此时的浸润性特征也不典型,那么诊断的难度可想而知。此时可能需要仔细评估细胞细节、并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catenin复合体才有助于鉴别。当然,非浸润性小叶癌也会有E-cadherin的免疫组化表达缺失。
图1.(上)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中,无黏附性的细胞呈典型的单行列兵样,免疫组化E-cadherin在瘤细胞的细胞膜并无着色;(下)非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部分特征类似小叶癌,但免疫组化E-cadherin仍有细胞膜着色。
图2.本例浸润性小叶癌,形态更加类似“导管样”,且肿瘤呈实性、并无单行列兵样表现,不过,免疫组化E-cadherin并无细胞膜着色;
图3.既不是典型小叶癌的浸润方式(左上)、免疫组化E-cadherin也没有细胞膜强阳性(右上)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多的考虑为小叶癌;但是仔细评估,细胞并无黏附性;免疫组化p120-catenin显示沿着细胞膜的胞质有着色(左下)、β-catenin无着色(右下),还是更支持小叶癌,可能是CDH1基因错义突变或截短突变。图中免疫组化部分的插图为正常导管的相应结果:E-cadherin的着色强于肿瘤细胞,p120在胞质无着色,β-catenin细胞膜强阳性。
研究内容和结果
该研究中,选择2022年1月至8月的乳腺癌病例1001例随机分组:一组为首先HE切片做出诊断、后进行免疫组化E-caherin检测,合计524例;一组为HE切片诊断和免疫组化E-cadherin同步进行,合计477例。相关病例有些是粗针穿刺活检,有些是切除标本。
第一组524个病例来说,首先HE切片诊断中有73例(14%)判定为不确定;E-cadherin免疫组化检测后,最初的组织学分类做出改变的有14例(2.7%),包括3例是在HE中做出明确分类的。
第二组HE切片和E-cadherin免疫组化同步评估的477个病例中,免疫组化有帮助的例数为88例(18%),分型不确定的比例降至5%(25/477),当然还是未达到零。
171例不确定、疑难、非经典浸润性小叶癌的病例中,经过HE和免疫组化的结合分析,大部分都得出了准确的诊断意见。不过,还是有15例的确切组织学分型存在疑问。尝试进行CDH1基因测序,有13例成功,其中7例确定有病理性基因改变。
小结
虽然已有研究提出,“每一例新诊断的乳腺癌,都建议必须进行E-cadherin免疫组化检测”,且相关研究也证实加做E-cadherin免疫组化后的确可以显著提高浸润性小叶癌的观察者间一致性。本研究也证实,常规应用免疫组化E-cadherin可以降低乳腺癌分型中的不确定比例、提高分型准确性。不过,这一做法并不能完全消除不确定性,因为也还有E-cadherin阳性的浸润性小叶癌:尤其生长方式不典型的情况下,可能会难以将其确定的归为浸润性小叶癌。
图例赏析
图4.一例诊断有难度、需进一步分析的浸润性小叶癌病例。(A、B)粗针穿刺活检标本中,最初诊断为了浸润性小叶癌;复阅的时候,5位专家有3位认为是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小叶状浸润,2位认为是浸润性小叶癌;(C、D)同一肿瘤的切除标本,最初也诊断为浸润性小叶癌;复阅的时候,5位专家中有4位认为是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小叶状浸润。虽然免疫组化β-catenin和p120 catenin并非本研究的内容,但出于诊断还是有相关结果的,瘤细胞的细胞膜呈中至强阳性;切除标本进行的分子检测也检出了CDH1的移码突变。
图5.一致诊断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但有一定不确定的病例。本例最初根据HE染色切片诊断为浸润性小叶癌,但因为免疫组化E-cadherin在小叶状区域和非小叶状区域均为弥漫、强阳性,因此最终还是诊断为了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伴小叶特征,当然也并未诊断为混合性癌。尽管如此,还是存在某些不确定的问题:比如,E-cadherin着色过深,为细胞膜强阳性、并伴胞质着色。后续二代测序证实CDH1基因为野生型。
图6.E-cadherin表达降低甚至不表达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A、B)肿瘤细胞有黏附性,呈实性片状,符合3级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这也是最初的诊断和一致性诊断。(C-F)低至中倍镜下,瘤细胞浸润终末导管小叶单位,且周围有淋巴细胞;免疫组化E-cadherin检测中,只有正常结构为强阳性,可作为内对照;而瘤细胞仅弱阳性、甚至无着色。
图7.图6病例中,(左)E-cadherin最强的部分可能会被判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异常着色,具体如局灶、部分、弱阳性的细胞膜着色;(右)另一处E-cadherin几乎无着色的区域,这种情况更可能会被判定为小叶性病变。
——全文完——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1]Cserni G, Kálmán E, Udvarhelyi N,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routine use of E-cadherin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typing of breast carcinomas: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diagnostic study. Histopathology. 2023;10.1111/his.15026.
doi:10.1111/his.15026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