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实战要点
粗针穿刺活检一般所得标本数量较少,因此对病理诊断的要求较高。穿刺组织芯还可出现人工假象、肿瘤固有特征所致的碎片化,或存在坏死、钙化、硬化等表现。除此之外,某些病例粗针穿刺活检可能所得标本的数量和质量本就有欠缺,如较小的肿瘤、粗针穿刺难以穿到的病例等。还有时虽然粗针穿刺所得组织较好,但大部分是“正常”肾脏、仅在个别组织芯的边缘有极少许肿瘤组织。
对于病理诊断过程来说,每一步都要极为仔细的处理所得标本。比如最初就要连续切片8-10张,第一张和最后一张做HE染色;未染色切片留待后续必要的免疫组化检测。这样可以根据形态学表现有针对性的选择免疫组化指标,并避免后续免疫组化检查时再次切片、修整蜡块导致的组织耗费。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VS肾嗜酸细胞瘤
所得标本较少的情况下,开具免疫组化项目之前、依靠HE染色切片做出决策的关键,是某些细胞核特征及某些胞质特征。比如,葡萄干样细胞核、核旁空晕、胞质分界极为清晰,则强烈支持经典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而不是肾嗜酸细胞瘤。嗜酸细胞瘤的细胞核圆形、核轮廓光滑,染色质分布规则,细腻散在;胞质分界不明显。
上述做法可以解决大部分病理的诊断问题,但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免疫组化方面,首先做CK7和CD117,足以解决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如有意料之外的结果,如CD117阴性,建议加做指标,即CK20、GATA-3、cathepsin K、CD10;这就是这一系列编译文章前述的最多六个指标做出鉴别诊断的方案。
CK7和CD117均为弥漫、强阳性,可以诊断出大部分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包括经典型、多囊性、神经内分泌分化、神经内分泌样、小细胞亚型、乳头状亚型;仅有嗜酸性亚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是个例外,该亚型的CK7和CD117均为个别细胞的局灶着色、甚至是阴性。相反,CK7阴性(或个别细胞阳性)、CD1176阳性,则是肾嗜酸细胞瘤的特征。
其他情况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肾嗜酸细胞瘤之外的嗜酸细胞肿瘤罕见,因此一般也不必考虑相应诊断。结合临床相关信息、典型组织学表现、前述六项指标的免疫组化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比如,女性、胞质内颗粒状点彩样表现、CD117和CK7阴性,应考虑到嗜酸性实性和囊性肾细胞癌可能;这种情况下应加做CK20和cathepsin K免疫组化,结果阳性则支持诊断。不过,少数病例中CK20可为阴性。
胞质内显著空泡、免疫组化CD117阳性而CK7阴性(或个别细胞阳性),应考虑嗜酸性空泡状肿瘤的诊断。这种情况下,cathepsin K和CD10阳性对于明确诊断极有帮助。组织学类似肾嗜酸细胞瘤、但免疫组化CK7阳性且CD117阴性的肿瘤中,应考虑低级别嗜酸性肿瘤的诊断。
嗜酸性肿瘤伴显著乳头状结构、且细胞核位于管腔面(非基底侧)时,应考虑伴极向翻转的乳头状肾肿瘤。这种情况下,GATA-3阳性支持该诊断。同时该肿瘤表达L1CAM,且常见KRAS突变。
一般说来,粗针穿刺活检所得标本一般较少,且由于具有高度的肿瘤内异质性,因此可能并不代表整个肿瘤的形态。临床、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合仍不能满足相关标准的病例中,建议诊断为“低度恶性潜能的嗜酸细胞性肾肿瘤,未能进一步分类”(oncocytic renal neoplasm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not further classified)。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标本中同时有些区域的细胞呈嗜酸性胞质,还要考虑到类似嗜酸细胞肿瘤的其他肾肿瘤可能。值得一提的是伴嗜酸性细胞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肾脏肿瘤中最常见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嗜酸性细胞并不少见,尤其高级别病例中。
——全文完——
往期回顾:
粗针穿刺活检中肾脏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断策略(一)
粗针穿刺活检中肾脏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断策略(二)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