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肿瘤中,嗜酸性肿瘤(oncocytic tumor)较为特殊:形态学方面,由于异常线粒体的蓄积为表现为胞质显著颗粒状、嗜酸性。该肿瘤此前也称为Hürthle细胞肿瘤,是因为最初认为其细胞是Hürthle所报道的细胞,而现在已明确当时提出的Hürthle细胞其实是滤泡旁C细胞。
临床病理诊断中,嗜酸性肿瘤常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良恶性鉴别方面。此外,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一少见亚型也会有大量颗粒状、嗜酸性胞质,即嗜酸性亚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后者的诊断更加强调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性的细胞核。
实际工作中,可能总会遇到一些细胞核特征“够不够”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例,会让我们的诊断变得纠结。美国罗格斯大学病理专家Suster等在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官方期刊《Archives of Pathology & Laboratory Medicine》发表文章,报道了15例胞质具有嗜酸性表现、且有纵向核沟而可能与嗜酸性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混淆的甲状腺结节,指出纵向核沟偶见于甲状腺嗜酸性肿瘤,在无其他支持甲状腺乳头状癌特征的情况下不要误判为嗜酸性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点并指导临床实践,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研究内容及结果
该组15个病例中,女性11例,男性4例,年龄27-80岁不等(平均53.2岁)。其中7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全切标本中偶见,8例为临床可疑结节而行腺叶切除或峡部切除标本中所见。需要注意的是,总计有11例是因有核沟而描述为可疑恶性或需排除甲状腺乳头状癌后送至作者之一处会诊,其余4例则是在67例良性嗜酸性肿瘤中复阅时偶见,最初的诊断中并未注意到相关特点。其余更多临床相关信息请参阅原文。
肿瘤最大径0.2-2.3cm不等,平均1.1cm;位于右叶者4例,左叶9例,峡部2例。9例术前做了细针穿刺,且均报告为可见纵向核沟、可疑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方面,所有病例均为胞质具有嗜酸性特征细胞构成的界清、实性结节,无浸润性表现。4例有完整包膜,2例部分有纤细纤维性包膜,9例无包膜。所有病例均未见包膜、血管、周围甲状腺实质的侵犯。
该组肿瘤主要为实性生长,为无胶质的滤泡呈背靠背构成。所有病例均未见乳头状结构、细胞核重叠、核内假包涵体、染色质透明表现;未见促纤维结缔组织性兼职或砂粒体。所有病例中,滤泡上皮均有大量颗粒状嗜酸性胞质,细胞核居中,圆形至卵圆形,核仁明显,染色质均匀分布。
需要注意的是,比例不一的瘤细胞有显著的纵向核沟。随机10个高倍视野评估核沟的分布密度,10个高倍视野中有11例至少可见9个核沟,4例可见3-5个核沟。大部分病例中,40倍物镜下容易查见核沟。所有病例均未见核分裂,也未见细胞核多形性或肿瘤坏死。
免疫组化方面,所有病例HBME-1与galectin-3均为阴性。CK19在4例表现为散在极个别阳性细胞,其余病例均为阴性。有10个病例的Ki-67为散在细胞核着色,着色比例<1%;未见胞质着色。
有8个病例的二代测序发现有非同义体细胞性点突变(nonsynonymous somatic point mutation;改变蛋白序列的点突变称为非同义突变,而不改变蛋白序列的点突变称为沉默突变【silent mutation】或同义突变【synonymous mutation】,译者注)。一例为野生型。上述8个病例中,7例(88%)为RAS家族突变,6例为NRAS p.Q61R突变,1例为KRAS p.Q61E突变。1例为不属于RAS家族的AKT2 p.E17K突变。所有病例均未见BRAF V600E突变或涉及PTC、RET、PPARG的重排。
实例赏析
图1. 低倍镜下为界清实性结节,构成结节的滤泡塌陷,并无胶质;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间分界清晰,无侵犯表现。
图2. 高倍镜下,瘤细胞胞质丰富,颗粒状,嗜酸性,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散在纵行核沟;部分核沟并不完整,即并未跨越细胞核全长。
图3. 本例低倍镜下为界清、无包膜的实性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清晰;高倍镜下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胞质丰富、颗粒状、嗜酸性;个别细胞核有显著的纵向核沟。
图4. 本例低倍镜下为界清、有包膜的滤泡性结节;高倍镜下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核圆形、深染,核仁居中,个别细胞可见纵向核沟。
小结
根据该组病变的总体结构、免疫组化结果及所做分子检测结果,作者认为这组病变是伴纵向核沟的甲状腺实性嗜酸性滤泡结节,而不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鉴于该组病例中所做分子检测的结果,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肿瘤性病变、而不是增生性病变。尽管上不能排除进展为恶性的可能性,但根据该研究中的随访结果(最长随访至13年,详见原文),作者推测其病程经过为惰性表现。因此从治疗上来说,目前应选择局部切除至切缘阴性、后密切随诊的保守方案。当然,对于可见核沟的甲状腺嗜酸性结节来说,作者建议必须严格评估其大小、生长方式、边界情况、浸润性、免疫组化及分子特征,并注意是否有除核沟之外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核特征的其他表现,以排除嗜酸性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
——全文完——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1]Suster D, Mackinnon AC, Suster S. Thyroid Oncocytic (Hürthle Cell) Nodules With Longitudinal Nuclear Grooves. Arch Pathol Lab Med. 2022;10.5858/arpa.2021-0554-OA.
doi:10.5858/arpa.2021-0554-OA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