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例一病-成人鼻腔鼻窦的卵黄囊瘤

强子 华夏病理 108 评论
[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近期,我们编译介绍了一组关于生殖细胞肿瘤的文献,具体请参照《与时俱进学病理-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纵隔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肿瘤三部曲之中枢神经系统》、《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简述》。仅就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来说,不同类型的瘤种有各自的好发年龄及多见部位。不过,总会有“不读书”的病例存在。比如韩国病理专家Shin等曾在《J Pathol Transl Med》杂志报道了一例发生于成人鼻腔鼻窦的卵黄囊瘤。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内容,避免实际工作中的误诊误判,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病例展示

患者为45岁男性,因此持续性右侧鼻塞、血涕、鼻后滴流入院;自诉病史4个月,近3月出现颜面部疼痛,伴右下野视力异常并复视。内窥镜检查,见一3cm肿物阻塞右侧鼻腔,部分出现坏死。CT及磁共振也可见肿物阻塞右侧鼻腔,且导致双侧额窦及筛窦破坏,并有颅内累及。双侧眶上壁破坏,右侧眶内壁及右侧鼻泪管、右侧泪囊受侵犯。

一例一病-成人鼻腔鼻窦的卵黄囊瘤

1. 磁共振检查,右侧鼻腔内可见肿物,双侧额窦有破坏。

内镜下切除活检,送检标本共三块,共计4*3*1.5cm,粉棕色,湿润胶冻样。组织病理学检查为典型卵黄囊瘤特征:肿瘤大部分为网状及微囊状生长,背景为疏松黏液样间质;局灶有腺样、实性片状、多泡卵黄囊状生长。部分区域可见Schiller-Duval小体;也可见细胞内及细胞外的透明小球结构。未见其他肿瘤成分。

一例一病-成人鼻腔鼻窦的卵黄囊瘤

图2.本例鼻腔鼻窦肿物的组织学所见,为典型卵黄囊瘤形态,具体如(左上)疏松黏液样间质中的网状、微囊状生长;(右上)偶见多泡卵黄囊状结构;(左下)部分区域可见Schiller-Duval小体;(右下)细胞内及细胞外的透明小球结构。

免疫组化检查,细胞核弥漫强阳性表达SALL4,细胞质弥漫强阳性表达AFPP40阴性,INI1BRG1均为阳性。

一例一病-成人鼻腔鼻窦的卵黄囊瘤

3. 免疫组化检查,SALL4在细胞核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左),AFP在胞质呈弥漫强阳性表达(右)。

一例一病-成人鼻腔鼻窦的卵黄囊瘤

4. 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不表达p40(左),INI1弥漫阳性(中),BRG1弥漫阳性(右)。

综合上述资料,本例最终诊断为单纯性卵黄囊瘤。确诊后开始应用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方案的化疗及姑息性放疗,疗效较差。13个月后,患者死于卵黄囊瘤。

小结

卵黄囊瘤也称为内胚窦瘤,是生殖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该肿瘤一般发生于性腺,主要发生于儿童;但20%的病例可见于性腺外,如骶尾部、腹膜后、纵隔、脑。发生于头颈部的卵黄囊瘤极为罕见。卵黄囊瘤一般会伴有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如畸胎瘤、胚胎性癌;即使就睾丸来说,单纯性卵黄囊瘤也仅占成人睾丸卵黄囊瘤的2.4%。据本文原作者所述,发生于成人鼻腔鼻窦处的卵黄囊瘤可能仅有8例报道。

毫无疑问,该肿瘤的确诊取决于组织形态学所见。本例的镜下表现及免疫表型都非常典型。结合本例的形态学及部位、年龄,需注意鉴别鼻腔鼻窦非肠型腺癌、SMARCB1缺失型鼻腔鼻窦癌伴单纯性卵黄囊分化、SMARCA4缺失型畸胎癌肉瘤。胞质透明,偶见纤维血管轴心,CK7阴性,可排除鼻腔鼻窦肠型腺癌。SMARCB1缺失型鼻腔鼻窦癌一般为高级别组织学表现,如显著坏死及核分裂,但细胞形态相对均一;且本例IINI1阳性排除了SMARCB1缺失型鼻腔鼻窦癌伴单纯性卵黄囊分化,BRG1阳性排除了SMARCA4缺失型畸胎癌肉瘤。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原作者对英文文献中的8例成人鼻腔鼻窦处卵黄囊瘤病例进行了分析总结:4例伴移行细胞癌成分;其余4例分别伴有绒毛膜癌、低分化癌、畸胎癌肉瘤、SMARCB1INI1)缺失型癌成分。鼻腔鼻窦处卵黄囊瘤常伴移行细胞癌成分的原因还不清楚。就本例而言,未见移行细胞癌成分,且p40为阴性也支持这一点。

卵黄囊瘤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及放疗。一般来说,卵黄囊瘤化疗敏感;但包括鼻腔鼻窦处在内的头颈部结构复杂,难以做到对肿物R0切除,因此这一部位似乎会影响患者预后。不过相关病例数较少,尚无确切结论。此外,已明确年龄大对临床生物学行为有不利影响。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1]Shin J, Kim JH, Jung KC, Cho KJ. A sinonasal yolk sac tumor in an adult. J Pathol Transl Med. 2022;56(3):152-156.

doi:10.4132/jptm.2021.12.09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