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自在随云
近些年,病理诊断进步迅速,各种分子分类、新型检测等层出不穷。不过,病变的形态学仍是病理诊断的基础-病理医师至少是先从形态学出发,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做其他检测,如免疫组化、分子检测等。因此,一些关于形态学方面的经典文献,仍值得我们反复学习、领会。
中国香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病理专家Cheuk W教授和Chan JK教授(即我们熟知的卓华教授和陈国璋教授)曾在《Adv Anat Pathol》杂志发表综述,对IgG4相关硬化性病变进行了详尽介绍。尽管该文已发表了十余年,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等也有了一定变化,但该文中对于形态学的描述仍值得我们深入研读。为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相关内容,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关于IgG4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有四种类型,分别是G1、G2、G3、G4,其中G4最为少见,在所有IgG中所占比例仅3%至6%。不过,不同IgG之间的重链结构域中氨基酸序列具有95%的一致性,其主要差别是铰链区的构成及结构,而铰链区对于抗原结合及免疫球蛋白的效应器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不同的IgG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比如,IgG4并不活化补体,且对于目标抗原的亲和力低,这是与其他IgG的不同之处。
IgG4是一种T辅助细胞2依赖性同型物(isotype)。尽管其正常功能还并不确定,但似乎在过敏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过敏性湿疹、支气管哮喘、皮肤水泡性病变。此外,IgG4在寄生虫感染中过敏原诱导的IgE介导效应细胞触发方面可能起到了保护性阻断抗体的作用。
其实在IgG4相关硬化性病变的综合征得以认识之前,外科病理医师一直没太关注IgG4。关于IgG4相关硬化性病变,要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说起。
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说起
1961年,就已有人首次提出部分慢性胰腺炎病例的病因有自身免疫性参与;后来这一概念进一步完善,且引入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名称。自身免疫性胰腺炎逐步成为一个单独病种,其特点为胰腺有肿物形成、胰胆管狭窄、无痛性梗阻性黄疸,且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好。之所以认为该病变的病因是自身免疫性,因为它与多种免疫介导的病变相关,如Shogren综合征、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炎症性肠病,且常有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碳酸酐酶II抗体、抗乳铁蛋白等。动物实验表明,用乳铁蛋白或碳酸酐酶II可在胸腺切除小鼠中重现具有上述特征的胰腺炎,淀粉酶敏感型CD4阳性T淋巴细胞也可在大鼠中重现有上述特征的胰腺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研究者对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可能用过多种名字,主要是出于强调该病的某些特征所致,具体如淋巴浆细胞性硬化性胰腺炎,非酒精性导管梗阻性慢性胰腺炎,慢性硬化性胰腺炎、假瘤型胰腺炎、特发性肿瘤样慢性胰腺炎、导管狭窄型慢性胰腺炎。
目前已明确,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组异质性病变,至少有两种临床病理类型:(1)淋巴浆细胞性硬化性胰腺炎,(2)特发性导管中心性慢性胰腺炎。前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患者年龄平均62-63.4岁,常伴近端胆管、腹膜后、肾脏、涎腺病变,血清IgG4滴度升高,常有复发(47%),且组织学特征为致密的淋巴浆细胞弥漫浸润、累及胰腺小叶及导管,具有硬化性表现及梗阻性静脉炎。后者也称为伴粒细胞性上皮病变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主要发生于年龄较轻患者,平均年龄48岁,且无性别差异,常伴炎症性肠病,且一般并无血清IgG4滴度的升高,复发并不常见,组织学特征为小叶炎症比小叶间隔炎症显著的炎症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导管透壁性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导管上皮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破坏,无闭塞性静脉炎。前者也称为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后者称为I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
2001年,有人报道硬化性胰腺炎(另一名称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中一组病例的血清IgG4水平升高(正常为<135mg/dL),但这一现象并不见于胰腺癌、非特异性慢性胰腺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Sjogren综合征、正常个体;其实后面这些情况下的胰腺中也有IgG4阳性浆细胞数量的增多。组织学上,该组病例对应的是淋巴浆细胞性硬化性胰腺炎、而非特发性导管中心性慢性胰腺炎。所以,综合上述特征,就单独定义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最合适的名称是“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
——未完待续——
点此下载原文献
参考文献
[1]Cheuk W, Chan JK. IgG4-related sclerosing diseas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an evolving clinicopathologic entity. Adv Anat Pathol. 2010;17(5):303-332.
doi:10.1097/PAP.0b013e3181ee63ce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