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孙亚萌
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可见少量牙源性囊肿病例,现从牙齿发生发育方面将良性牙源性囊肿进行分类汇总,不包含牙源性角化性角化囊肿(现已归类为囊性肿瘤)和钙化性牙源性囊肿(现已归类为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牙的组织结构
由内向外:牙髓—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牙釉质
图1 牙齿结构
牙的胚胎发育
上下颌表面的外胚层—牙板—牙蕾—造釉器—牙釉质,和牙乳头共同构成乳牙原基
神经嵴的外胚间充质—牙乳头—牙髓、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
造釉器及牙乳头周围的间充质形成一个结缔组织囊—牙囊—牙骨质、牙周膜
牙源性囊肿的上皮来源:成秞器发育后的上皮残余(缩余秞上皮)、牙根发育后的上皮残余(Malassez上皮剩余)、牙板上皮残余(Serres上皮剩余)。
一、来源于成秞器发育后的上皮残余(缩余秞上皮)的牙源性囊肿:含牙囊肿、牙旁囊肿、萌出囊肿。
1、含牙囊肿
临床特点:男:女=2:1,10-40岁多见,最常受累的牙齿为第3恒磨牙和上颌尖牙。多为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一般无症状,如伴随炎症或病变增大时可引起肿胀、疼痛。含牙囊肿具有破坏性,可导致颌骨膨隆及牙齿严重错位
影像学:环绕着未萌出的牙冠,有境界清楚的透亮区
图2 含牙囊肿影像学
原因:成釉细胞与未萌横牙牙冠间液体积聚。
大体:囊腔起自牙根部,囊壁包含牙冠,附着于牙秞质-牙骨质交界。好发于上颌骨尖牙和下颌骨第三磨牙,常见
图3 含牙囊肿大体
组织学:囊壁衬附鳞状上皮或缩余秞上皮(两到三层薄立方上皮细胞),有时可见黏液细胞和纤毛柱状上皮。囊壁周围多无炎细胞浸润,继发炎症除外。伴发炎症时,含牙囊肿上皮演变为复层鳞状上皮伴棘细胞水肿。极少数情况下,囊肿上皮可发生瘤变形成成釉细胞瘤
图4 含牙囊肿衬附上皮
图5 含牙囊肿伴发炎症上皮改变
治疗:摘除术常见(包括累及的牙齿)。
2、牙旁囊肿
定义:与牙冠相关的一型独特的炎症性牙源性囊肿
临床特点:发生于部分萌出的下颌第3磨牙的颊远中或近中侧,仅发生于下颌,主要见于男性,直径1-2cm。不具备含牙囊肿中所见的膨大和导致牙齿明显移位的潜能
大体:多在正在萌出的下颌磨牙根分叉处,囊壁附着于秞牙骨质界和牙根的冠方1/3
组织学:与含牙囊肿相似。
治疗:摘除术
3、萌出囊肿
定义:发生于正在萌出乳牙的一型含牙囊肿,见于儿童
大体:囊壁覆盖在正在萌出的乳牙牙槽嵴
组织学:与含牙囊肿相似
治疗:去除萌出牙表面的囊肿部分,使牙可萌至正常位置
二、来源于牙根发育后的上皮残余(Malassez上皮剩余)的牙源性囊肿:根尖周囊肿、残余囊肿
1、根尖周囊肿(又称牙根囊肿)
临床特点:很少与乳牙有关,可引起疼痛,影像学偶然发现,直径多<1cm
影像学:X线显示圆形或烧瓶形透明区,伴有明显不透射线的边缘
原因:龋齿牙髓感染或外伤
位置:最常累及上颌切牙和下颌磨牙牙根周围,典型者无牙齿损坏或移位
大体:破碎的有光泽的颗粒状软组织,偶尔有拔出的牙齿,内衬可能无法判断
图6 牙根囊肿影像学
组织学:囊壁衬附复层鳞状上皮,可见角化、杯状细胞及Rushton小体(无细胞卵圆形透明结构,可钙化,被认为是囊肿上皮的异常产物,类似牙小皮),囊壁周围有弥漫炎细胞浸润、胆固醇裂隙和泡沫样组织细胞
治疗:囊肿摘除
图7 牙根囊肿组织学 右下为Rushton小体
2、残余囊肿
原因:受累牙拔除后形成,是根尖周囊肿的一个类型
位置:拔除的受累牙牙根周围
三、来源于牙板上皮残余(Serres上皮剩余)的牙源性囊肿:新生儿龈囊肿、成人龈囊肿、根侧囊肿、葡萄状牙源性囊肿
1、新生儿龈囊肿(又称Epstein珠或Bohn结节)
原因:牙板结构的囊性变
大体:牙龈的白色结节,多发
组织学:囊肿衬附薄鳞状上皮或立方上皮,伴角化物
治疗:多不用治疗,出生后几个月可消失;或单纯切除
2、成人龈囊肿
大体:多单发
组织学:与根侧囊肿相似
治疗:手术切除
3、根侧囊肿
原因:剩余上皮囊性变导致
大体:牙槽骨具有活髓的下颌尖牙和前磨牙牙根间
组织学:囊壁衬附2-3层细胞伴局部增厚
治疗:手术切除
4、葡萄状牙源性囊肿:是根侧囊肿的多囊型,组织学类似,易复发
图8 颌骨牙源性囊肿以及它们在上颌骨的典型部位
图9 牙源性囊肿分类汇总
参考书籍:
[1] 刘红刚主译.头颈部病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2] 高英茂、李和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回允中主译.外科病理鉴别诊断学[M].第2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4] 回允中主译.诊断外科病理学[M].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5] 回允中主译. 斯滕伯格诊断外科病理学[M].第6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