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编译整理:强子
众所周知,恶性黑色素瘤在病理诊断中可谓“威名赫赫”;因为它的形态学可以有多种不同表现,有时候甚至良恶难辨!近日,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摩萨尼医学院(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Morsani College of Medicine)皮肤科专家Wei等人在《Int J Dermatol》杂志发表文章,报道了一例气球状细胞恶性黑色素瘤并做了简要综述。为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一恶性黑色素瘤的罕见亚型,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
病例展示
患者为72岁白人男性,因左侧眶下皱襞处5mm皮下结节就诊。被覆表皮无显著异常。患者自诉发现四周,并逐渐长大。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既往在右上肢曾有过原位恶性黑色素瘤病史,已于2010年切除。其他既往史还有: 前列腺癌(已行近距离放疗),高血压,胃食管返流,哮喘,2017年曾有深静脉血栓。目前所用药物有莫达非尼(modafinil,一种觉醒促进剂)、利伐沙班(rivaroxaban,口服抗凝剂)。家族史无特殊。
由于临床考虑该结节为囊肿,因此手术切除。术中结节位于真皮,灰白色、较硬,小球状,难以与皮下脂肪组织及筋膜组织分离。
术后标本病理检查,镜下为真皮内非典型细胞呈结节状增生,未见表皮,且未见显著黑色素颗粒。非典型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多形性、深染,胞质丰富、泡沫状及空泡样表现。
图1. 本例低倍镜下组织学所见,未见表皮,肿瘤位于真皮内。
图2. 中倍镜下,肿瘤细胞具有异型性表现,部分胞质淡染、泡沫状。
图3. 高倍镜下,细胞核深染、具有多形性,胞质空泡状。
免疫组化检测,这些非典型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pan melanoma,部分表达CD68;Ki-67增殖指数显著升高。广谱CK、EMA、AR无明显阳性。
图4. 该肿瘤免疫组化,pan melanoma弥漫、强阳性。
图5. 该肿瘤免疫组化,CD68在部分细胞的胞质阳性(左上);Ki-67阳性比例大于50%(右上);EMA阴性(左下);AR阴性(右下)。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病理特征,本例诊断为气球状细胞恶性黑色素瘤,倾向于转移而来。
后续进一步手术切除达切缘3mm;病理检查证实为此前手术瘢痕,无肿瘤病变残余。对头部另一处皮下结节切除,病理证实为毛发囊肿。全身皮肤检查未见其他可疑病灶,患者转入肿瘤科。PET检查示左肺底偏后方有一7mm、无摄取结节,但病灶太小,无其他明确特征。3个月后,胸部CT示该结节长至1.1cm。脑部MRI未见转移性病变。眼科详细检查未见显著异常,乳酸脱氢酶在正常范围。肺部结节拟CT引导下活检,但因新冠肺炎流行,患者未按期随访而未做。
患者再次就诊于肿瘤科时,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PET-CT检查可见:左侧颈部有一1.9*1.5cm高摄取淋巴结,左肺病灶大小增加至1.9*1.5cm,食管中部局灶高摄取;这些病灶均考虑为转移性病变可能。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复查脑部CT,可见单发转移灶。对脑部转移灶行超分割放疗(2700cGy,分三次);放疗完成后应用派姆单抗治疗(6周一次,400mg),目前已完成一次剂量。经消化科医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评估,认为由于患者并发症多,因此相关风险超过获益,拟行免疫治疗。
小结
在该例报道基础上,本文原作者通过查阅1970-2020年间文献,又检出76例气球细胞样恶性黑色素瘤,并总结如下。
临床上,患者年龄平均57.81岁,男性49%,女性51%。16例有民族信息的病例中,81%为白人,19%为日本人。既往史方面,恶性黑色素瘤最多见(n=36,47%);其次为无既往史(25%),非恶性黑色素瘤的皮肤癌(11%),其他皮肤病变(11%),其他病史(11%)。
原发气球细胞样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特征方面,Breslow厚度中位数2.5mm(n=22),有Clark分级细节报道的16个病例中,I-V级的比例分别为0%、6%、25%、44%、19%。
76个病例中,原发病变36例(47%),转移病变40例(53%)。以往有Clark分类方案的病例中,60%为结节状恶性黑色素瘤,40%为表浅播散型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病例中,原发灶有气球样细胞的病例比例为20%,无气球样细胞的比例为33%,其余48%情况不明。所有转移病例均有显著的气球样细胞形态表现。
报道中提及预后的病例(n=22)中,死亡10例(46%),9例(41%)无病、无症状或治疗有效,3例(14%)出现转移进展。
临床上,气球样细胞恶性黑色素瘤最多见为皮肤病变(结节或肿瘤),其次为淋巴结肿大、眼部病变、神经系统病变。最多见部位依次为下肢、上肢、躯干、眼部、脑部。大体描述方面,主要为色素性、黄色瘤样、出血型、不对称性。病变最大径大部分≥1cm;形状方面多见为隆起或带蒂表现。常见颜色依次为黑色、红色、棕色。15例报道了溃疡情况的病例中,73%伴溃疡。
文献中病例有8例对皮肤镜特征进行了报道,常见表现依次为发夹状或弯曲的血管(75%)、无明显特殊结构(75%)、白线样或条索状(50%)、棕色(38%)、不对称(25%)。
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方面,有66例报道了细胞学特征。气球样细胞的最常见表现为体积大(47%)、胞质透明或泡沫样(62%)、空泡状或囊泡样(58%)、有显著核仁(27%)。结构上,气球样细胞常见片状排列(14%)、多边形结构(15%),并有黄色瘤样(6%)及嗜酸性表现(5%)。气球样细胞的细胞核大而多形(32%),深染(17%),可有核内包涵体(14%)。气球样细胞一般也并无色素。
有免疫组化结果报道的病例中,最常见阳性指标为S-100(n=48,73%)、HMB45(52%)、Melan-A(40%)、vimentin(19%);最常见阴性指标有CK(n=35,51%)、EMA(26%)、MPS(Metallopan-stimulin,23%)。
总之,气球样细胞恶性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且缺乏明确分化特征,因此准确诊断极有难度。了解其临床和皮肤专科表现,详尽评估镜下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现,对于避免误诊、漏诊极为关键。
点击下载原文文献
参考文献
Wei G, Hennessy K, Kevin Heard L, et al. Balloon cell melanoma: a systematic review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1 Mar 1]. Int J Dermatol. 2021;10.1111/ijd.15448.
doi:10.1111/ijd.15448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