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愈“淋”三人行: 正确认识淋巴瘤、医患齐心协力共同治疗淋巴瘤

肿瘤瞭望 875 评论
[导读] 转自《肿瘤瞭望》

愈“淋”三人行: 正确认识淋巴瘤、医患齐心协力共同治疗淋巴瘤

(左起:张薇教授、高子芬教授、景红梅教授)

编者按:2018年9月15日,正值“世界淋巴瘤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共同主办、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支持的“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在北京751艺术中心正式启动。本刊特邀采访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高子芬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景红梅教授以及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张薇教授,针对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了生动易懂的讲解,希望进一步提高我国公众对淋巴瘤的正确认识,帮助医患齐心协力共同治疗淋巴瘤!

正确识别淋巴瘤早期症状

张薇教授访谈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张薇教授:

一般而言,淋巴瘤的起病较为隐匿,发生于淋巴结内的淋巴瘤通常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消瘦以及瘙痒等。而淋巴结外的淋巴瘤几乎可以发生于除毛发和指甲之外的任何部位,如眼部、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纵隔以及子宫等处,其临床症状则更为多变,通常与受累部位有关,为正常组织受压、浸润或炎症而引起。例如,胃部的淋巴瘤可能与胃炎的表现完全相同。

门诊经常有患者因淋巴结肿大就诊,但大多数患者并非淋巴瘤,这是因为淋巴结是人体防御屏障之一,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周边存在感染,例如患有咽炎时,淋巴结则负责清除病原体,这种情况下淋巴结通常会肿大、疼痛或按压痛。真正的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通常不伴随周围组织的感染,没有痛感,并且随时间的延长,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呈现进行性地增大。

淋巴瘤并非不治之症

张薇教授:

淋巴瘤虽是恶性肿瘤,但并非不治之症。淋巴瘤是异质性很强的一组疾病,可分为70多个亚型。某些亚型的疾病进展缓慢,被称为“惰性淋巴瘤”,由于惰性淋巴瘤进展极为缓慢,故在早期甚至不需要治疗,患者可以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长期带瘤生存,与正常人生活无异。

此外,在进展较快的“侵袭性淋巴瘤”中,有一类亚型称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2000年左右,由于利妥昔单抗的问世,该亚型的淋巴瘤治愈率已经被提高到60~70%,被WHO组织划归为“可治愈性癌症”。幸运的是,该亚型也是B细胞淋巴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淋巴瘤,约占30-40%。

淋巴瘤诊断需要一体化

高子芬教授访谈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

高子芬教授:

淋巴瘤存在70多个亚型,业内公认淋巴瘤的诊断是所有病理诊断中难度最大的。因为在如此多的亚型中精确到某一个具体的类型,不仅需要扎实深厚的知识基础,还需要结合病理的表型及分子特点,而不仅仅是形态学可以单独完成的任务。

准确的淋巴瘤诊断既需要多种技术手段联合应用,也需要良好的标本取材和患者配合。国内淋巴瘤诊断领域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拖”,另一个是“错”。所谓“拖”,就是诊断不够及时、诊断周期过长。这是因为淋巴瘤诊断较其它疾病更为困难,可能需要重复取标本或反复进行会诊。所谓“错”,则是因为淋巴瘤诊断其实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内容,需要专门从事淋巴瘤病理的病理医生进行诊断,而我国病理医生缺口非常大,无法满足细分专科的条件。

目前在国外,血液学病理的涂片、流式检测、分子及病理诊断均为一体化的,但在国内,这些内容分属不同科室完成,信息整合困难,且报告时间不一致,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造成了很多困扰。所以,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促进淋巴瘤诊断一体化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淋巴瘤治疗方式多样、新型疗法层出不穷

景红梅教授访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

景红梅教授:

当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法非常多,既有传统疗法如化疗、放疗,也有新型疗法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免疫治疗、CAR-T治疗等。

化疗仍然是目前淋巴瘤治疗的基础,常用的化疗方案有:应用于霍奇金淋巴瘤的ABVD方案/BEACOPP方案、应用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R-CHOP方案等。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不同的疗法,淋巴瘤的生存比单纯化疗时代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例如利妥昔单抗,靶向作用于CD20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开创了免疫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其他的免疫治疗亦层出不穷,例如PD-1/PD-L1抑制剂、CD30单抗Brentuxiamb Vedotin等,均在淋巴瘤的临床研究中取得的令人振奋的疗效。此外,CAR-T疗法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细胞治疗,为复发/难治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在以后成为淋巴瘤治疗的主流疗法。

在经济方面,既往利妥昔单抗为自费药,一个疗程需2万余元,一般需接受6个疗程,因此很多人由于自身经济原因被迫放弃使用。但2017年以来,利妥昔单抗已进入医保,不仅药价较前明显下降,报销比例也很高,大部分患者都能够使用,得以享受现代医学发展带来的福利。

小结

“世界淋巴瘤日”的宣教活动以摄影展为主要形式,摄影作品展现了淋巴瘤患者不为病魔所困,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种治疗淋巴瘤的新药层出不穷,现在淋巴瘤早已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死神来了”,而是可控、可治,甚至可以治愈的慢性病,淋巴瘤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快、更准确的一体化诊断以及精准靶向作用的免疫治疗。相信随着新药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们会有更多面对疾病的勇气和力量。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