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王辰院士:花大力气提高非肿瘤性疾病病理诊断水平

医师报 603 评论
[导读] 来源:《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蔡增蕊 陈惠

4月20日,在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病理影像分论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指出,多学科知识需融合,临床医师最需要学习病理,病理诊断最需规范。非肿瘤性疾病病理诊断是目前的薄弱环节,尤其需多学科花大力气提高,以推动呼吸病理的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

王辰院士:花大力气提高非肿瘤性疾病病理诊断水平

王辰院士指出,在临床上,病理学是最需要重视、学习的学科之一。病理学的发展是推动医学走向成熟科学的重要动力之一,呼吸系统疾病在病理学中是规模最大、最综合的领域之一,发展呼吸学科需要具备病理学基础。临床医师在诊疗中,既要了解医学前沿,也要完善医学知识构架。

病理学是对病机的探索,是上帝让人类对病机得以一窥,而这定睛一看,是慧眼、法眼还是拙眼,则依赖于医学的发展,也考验病理医生的能力。”王辰院士说,病理学兼具表因和内因的作用,相对于临床症状,它是内因,但是相对于分子层面,它又体现了表因,因此病理学是连接临床表因与内因的桥梁。

病理学的世界是异彩纷呈的。在病理学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取材到标准处理方法等方面有许多需要注意之处,要形成规范化操作过程。同时,病理学的应用技术和展示方法也不断演进,例如免疫组化、基因变异等。如今,病理学已朝人工智能(AI)辅助病理诊断方向发展,这是人类对医学认识角度的提升与进化。

临床医生在诊疗中需要借助病理学辅助诊疗决策。王辰院士强调,病理学不仅仅涉及形态学领域,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不能如盲人摸象一样,凭借单一因素作判断。实际上,临床诊疗决策是综合性的过程,如同“侦探破案”一样寻找证据,利用病理学提供证据,从特定角度进行分析,并且综合判断病因,这是一个复杂的、有难度的过程。

王辰院士最后指出,多学科知识需融合,临床医师最需要学习病理,病理诊断最需规范。非肿瘤性疾病病理诊断是目前的薄弱环节,尤其需多学科花大力气提高,以推动呼吸病理的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

专家交流互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主任樊祥山教授:当前病理科较集中关注肿瘤疾病,但是对非肿瘤性疾病关注较少,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临床影像和病理结合的模式,可能会变成非肿瘤疾病的诊治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您有没有什么建议,临床、影像、病理这三块如何能够实实在在地做好?

王辰院士这是协同和联手的问题。首先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联手,共享专业知识和能力;其次,与国外同行多用英文交流,可以迅速提升病理科大夫精确表达的能力;再次,临床、影像、病理联手,立体地看待问题,而不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主任易祥华教授:我们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病理工作委员会,非常想为学科规范做一些工作,但是只有十余人,怎么发展?如何提升呼吸病理的水平?请您给一些建议。

王辰院士:关键是抓人才,抓人才即抓住所有培养人才的环节。例如从医学生开始培养,灌输学科文化、学科精神、学科风貌,展示学科的美妙和杰出之处,吸引他们走进学科、钻研学科,成为学科人才。其次,要有杰出的能作为榜样的人才。人民促进历史发展,但是英雄在重要历史阶段发挥关键作用。在杰出人才的带领下,建立先进的学科文化,培养既能踏实做事,又具创新精神的学科队伍。既团结一致又积极进取,才能发展学科。

现在对学科的划分没有那么截然不同,呼吸与病理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发展,开展多学科交流,共同提升。

王辰院士:花大力气提高非肿瘤性疾病病理诊断水平

王辰院士(左二)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邱忠民教授(左一)、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主任易祥华教授(左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主任樊祥山教授(左四)合影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