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陈杰 | 关注人工智能 迎接新的挑战

中华病理学杂志 484 评论
[导读] 本文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9,48(1) : 1-2.

人工智能作为新生事物,已出现在各个领域,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网上购物,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自从阿尔法狗战胜了人类围棋高手后,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也正在不断渗入到从医疗影像到智能诊疗等多个方面。一些新技术,如图像识别、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与医学进行融合,逐渐起到辅助医师诊断和重大疾病早期筛查等作用,比如腾讯觅影已在100多家三甲医院在辅助诊疗上进行了应用,分析了700万份病例,提示了17万次高风险,在医疗影像方面,阅读了上亿张影像,为百万患者提供了诊疗服务,为15万患者提示了病变的风险。在临床病理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探索,在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肿瘤方面也积累了很多数字切片的数据,部分也已应用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的人工智能开发,有些还组织了一些人工智能与医师的人机对抗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人甚至惊呼"机器可替代人了""病理医师要失业了"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些科技进步对行业的影响、冲击和震撼,使很多同行感受到了某种危机感,但不容置疑的是,任何科技进步都会带来机遇,人工智能在病理方面的应用,无疑在不远的将来,会在很多方面改变我们的业态,给病理诊断带来更多的便利,会使我们的病理从业者工作效率更高,降低漏诊、误诊率。要开展好人工智能在病理诊断上的开发和应用,有几个方面是不能绕开的。

切片质量是做好人工智能

开发和应用的基础

众所周知,做好病理诊断没有一个好的病理切片,包括HE切片、免疫组织化学切片和特殊染色等切片是不可能的。只有好的切片,才能做出好的数字切片,才能很好地标识出相应的病变,因此,切片的质量是做好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必不可少的,也是绕不过去的基础。

好的切片与好的标本采集、固定、取材等多个环节有关,我们提倡标本应及时固定,尽量减少热缺血对标本的影响;标本采集和取材应尽量避免组织的挤压,以减少对诊断的影响;我们提倡用标准的3.7%中性甲醛溶液在标准的时间内固定标本;我们提倡按规范和指南的要求标准取材,以避免漏掉典型的病变等,这些都是做出好切片的前提。如果连好的HE切片都难得到,后续的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检测等也不会有过硬的质量,更不要说能很好地应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了。

切片的数字化是

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必经途径

与其他行业不同,如影像专业、皮肤科专业等,病理的切片产品,初始不是数字化的,必须经过数字化的过程才能实现。目前,切片的数字化扫描并非难事,很多平台、企业都在做。但就目前来说,标准和统一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就像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样,有了统一的标准,应用才不至于形成瓶颈,才能使人工智能在病理的应用顺利进行。

常规病理质量也是

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前提

目前,有些公司、企业或某些单位、个人已经把数千例,甚至数万例某种疾病的切片进行了病变的标识,并进行了计算机的深度学习,这也是目前病理界进行人工智能开发的主流。有些也获得了比较好的初步结果。但应注意的是,用于训练计算机所标注的切片,诊断必须是准确的,如果所标注的病变是错误的,所教给计算机的也必然是不准确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诊断的准确性提到人工智能开发的前面,才能使这方面的工作不至于走弯路,应该以诊断清楚、诊断明确的先做,有争议的、不确定的放到后面。因此,没有诊断的质量,就不会有人工智能诊断的质量。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不断会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行业也会有更好的前景。比如智能显微镜的出现、从取材到数字切片一体的制片系统的应用,将会使病理从业人员的工作轻松很多。也许不远的将来,我们常规病理诊断工具,不再是显微镜,而是高清的电脑屏幕,病理医师只需坐在家中,即可实现自己的执业理想。但无论如何变化,保障质量,包括切片质量、诊断质量都是永恒不变的前提。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这些挑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华夏病理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