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投稿】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2)

强子 华夏病理 3089 评论

整理作者:强子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1)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3)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4)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5)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6)

二.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

1.概述及大体特征

神经鞘瘤为神经鞘膜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诸多部位。患者一般为成人,男女发病均等。罕见情况下可为2型神经纤维瘤病、Carney综合征或神经鞘瘤病的表现之一。组织学上神经鞘瘤有多个亚型,如以显著退行性改变为特点的退变性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年轻患者的丛状神经鞘瘤、瘤细胞产生黑色素为特征的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罕见、但可发生转移,部分与Carney综合征有关)、上皮样神经鞘瘤、微囊状/网状神经鞘瘤、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等。其中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好发于深部软组织,如腹膜后、椎旁、盆腔、纵膈等。患者多为中年,女性稍多,部分患者为2型神经纤维瘤病。

2.大体及镜下特点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为实性、有包膜的肿物,有时可出现局灶浸润性生长、甚至侵蚀骨头,甚至临床会因此而怀疑恶性。部分病例中可见肿瘤起源的大神经。切面质实,白色至灰白色。

组织学上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境界清楚,表现为均一的旋涡状生长或富于细胞的束状。与经典神经鞘瘤的区别在于很少形成Verocay小体(即Antoni B区)。肿瘤细胞呈梭形,胞核重叠,胞质淡染、嗜酸性。肿瘤内散在富于脂质的组织细胞、周围具有淋巴细胞鞘、血管出现玻璃样变,均可作为神经鞘瘤的诊断线索。尽管神经鞘瘤为良性肿瘤,某些病例中细胞核可出现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多形性,核分裂增加(但一般小于10个/10个高倍视野),局灶坏死及浸润性生长等。

【投稿】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2)

图6.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一般境界清楚、有包膜,周围常伴淋巴细胞鞘。

【投稿】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2)

图7. 形态均一、细胞丰富,类似Antoni A区;肿瘤细胞呈束状排列或漩涡状排列,也是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组织学特征之一。

【投稿】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2)

图8.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中常见富于脂质的组织细胞、血管壁玻璃样变。

3.诊断及预后

神经鞘瘤具有典型的结构特征及细胞学表现,因此诊断一般不难,但需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其神经分化的性质: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一般细胞核及细胞质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部分肿瘤可表达GFAP;位于纵膈或腹膜后的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可表达CK,这可能是与GFAP交叉反应所致。NF可显示肿瘤内包绕的神经轴突。

【投稿】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2)

图9.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左图);部分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病例可表达细胞角蛋白(右图,本例为AE1/AE3),尤其发生于腹膜后或纵膈者。

送检标本有限时,神经鞘瘤、尤其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的诊断相对困难;如细胞丰富、细胞核具有异型性、局灶可见坏死、核分裂等,更是会可疑恶性。就梭形细胞的形态来说,应考虑到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平滑肌肉瘤、单型性滑膜肉瘤等。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极少出现恶性转化,如上皮样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上皮样血管瘤等。如切除不完整,可出现局部复发。

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Tips:

  • 成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 可散发,也可为2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

  • 较大的软组织肿物,有包膜;

  • 组织学:富于细胞性束状结构,一般缺乏Antoni B结构;血管玻璃样变;可见核分裂,甚至可出现浸润性生长;

  • 肿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纵膈及腹膜后病例可表达细胞角蛋白;EMA可显示神经束膜;

  • 分子遗传学特征:NF2基因失活;

  • 预后:复发率5%以下;极罕见情况下可转化为上皮样MPNST或上皮样血管肉瘤。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1)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3)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4)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5)

腹膜后梭形细胞肿瘤诊断要点(6)


点击下载英文文献


参考文献

Schaefer IM.Diagnostically Challenging Spindle Cell Neoplasms of the Retroperitoneum[J].Surgical pathology clinics,2015,8(3):353-374.

DOI:10.1016/j.path.2015.05.007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