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食管异常表达CD56的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牛牛爱笑 华夏病理 929 评论

整理作者:自在随云

恶性黑色素瘤以其形态多变而被成为病理诊断中的“百变魔君”;如发生在不常见部位、加之免疫表型出现异常表达时,则更容易导致误诊。近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Katerji等人报道了一例食管原发、异常表达CD56的恶性黑色素瘤,相信对我们的日常工作有一定警示意义,我们为大家编译介绍如下。

患者女性,82岁,近期出现吞咽困难、烧心而就诊。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内见长达10cm的蕈伞状肿物凸向管腔内并堵塞管腔,边缘有坏死;自病变基底部取活检。镜检见小至中等大小细胞、粘附性差,主要呈实性巢状排列,局灶可见坏死(图1);胞质稀少至中等,核偏位、不规则,可见显著核仁;局灶Paget样累及被覆的鳞状上皮(图2)。免疫组化证实肿瘤细胞不表达AE1/AE3、CK-pan、Syn、CgA、p63、TTF-1、LCA及其他淋巴系统标记物,但CD56弥漫阳性。结合免疫组化,可排除鳞状细胞癌,因此进一步加做恶性黑色素瘤标记物,证实S-100局灶阳性,Melan-A及SOX10弥漫阳性(图3)。

食管异常表达CD56的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图1.活检标本HE染色,肿瘤细胞完全取代鳞状上皮,粘附性差的恶性肿瘤细胞呈片状生长。

食管异常表达CD56的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图2.肿瘤细胞Paget样累及被覆的鳞状上皮。

食管异常表达CD56的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图3.肿瘤细胞表达Melan-A(左上)、CD56(左下),但不表达AE1/AE3(右)。

根据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加之临床检查其他部位未见恶性黑色素瘤的原发灶,因此确诊为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伴CD56异常表达。

该患者经PET检查,在食管肿物之外还发现肝脏内有一2cm高代谢灶、胃及食管周围淋巴结高代谢,同时双侧甲状腺可见高代谢灶,细针穿刺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完善基因检测等项目后,进行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但患者病情进展、肝脏广泛受累,很快去世。

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皮肤及眼睛的脉络膜,但也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妇科系统等。胃肠道的恶性黑色素瘤绝大多数是转移性病变,原发者极为罕见;而食管原发的恶性黑色素瘤则仅占食管恶性肿瘤的1%以下,因此诊断时必须严格掌握标准。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要点主要是与上覆鳞状上皮存在延续,镜下黑色素可有可无。不过如果肿瘤较大、表面有溃疡时,可能无法准确判定其延续。因此有研究表明约25%的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活检时未能准确诊断,需切除标本中才可明确。从鉴别诊断来说,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鉴别比较多,包括淋巴瘤、低分化癌、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其他部位原发肿瘤的转移或直接侵犯。

黑色素瘤可出现多种分化,但神经内分泌分化相对罕见。此前曾有报道称恶性黑色素瘤可表达Syn、CgA、CD56等神经内分泌标记,也可异常表达角蛋白,这会进一步造成诊断困难。本例中虽表达CD56,但该指标作为神经内分泌标记来说并不特异,加之该例其他的神经内分泌标记为阴性,因此作者认为并不是真正的神经内分泌分化。

点击下载英文版文献


参考文献

Katerji H,Childs JM,Bratton LE,et al.Primary Esophageal Melanoma with Aberrant CD56 Expression: A Potential Diagnostic Pitfall[J].Case reports in pathology,2017:9052637.

DOI:10.1155/2017/9052637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