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病理误诊的客观因素都有哪些呢?

迈新诊断 1267 评论
[导读] 在往期的推送中,刘教授《病理误诊的若干原因与对策》一文将病理误诊分为错诊、漏诊、低诊和过诊4种情况,并对个人主观因素进行了深度剖析。本期,刘教授针对病理误诊产生的客观因素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梳理。好文需共飨,小编特此分享给大家!

作者:刘德纯教授

古今中外,误诊漏诊都难以完全根除。其原因很多,除上文所述主观因素或个人原因外,客观因素包括集体因素也不容忽视。客观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 科室的人力资源配备,梯队建设,协作精神,学术氛围,特别是科室领导人和学术带头人的水平和素质,合理的学术梯队,对全科人员的业务水平、诊断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科室的相关制度,如内部讨论和会诊制度,病例随访制度,业务学习和进修培训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的贯彻落实情况直接影响诊断质量。特别是内部讨论会诊制度和随访制度,很有必要。对生疏疾病(未见过的病种)初次诊断时不能仅靠对照书本图谱,一定要找有相关经验的医生复查、会商,再发报告。对疑难病例要互相讨论,科室或个人要有记录,并进行随访,也不要忌讳会诊。要认真体会会诊意见,了解后续进展情况,特殊检查结果等。有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是推测性的,需要随访来验证,需要权威来裁决。

 3.科室的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以及参考书刊资料的配备,对于制片质量、业务学习都有影响。尤其切片质量,合格的病理切片标本无疑是病理诊断的可靠保证。切片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切片污染或残缺,②人为假象,③切片太厚或厚薄不均,④染色不佳,⑤脱钙过度,⑥透明不好,⑦包埋方向不对,⑧脱水不够充分,⑨标签贴错等。阅片时需要注意。特别要避免张冠李戴,一旦发生错误,将涉及两个患者的命运,一定要认真核对,杜绝其发生。

 4. 送检标本不合格,表现为:①送检标本太小或少,不足以诊断,或烧灼、挤压。组织变形,污染、固定不良,干涸或自溶等;②送检标本缺乏代表性,不能代表病变的本质;③冰冻标本包于湿纱布或浸入液体中;④送检标本发生污染;⑤固定液未浸过标本,标本干燥和/或组织自溶;⑥特殊部位未标记;⑦标本严重挤压,导致细胞变形;⑧标本被切割,未能获得全面完整的资料,关键部位缺失(留做科研)。上述各种情况皆可导致难诊或误诊。

 5.临床资料不全,缺乏病史和手术所见,缺乏影像学所见等。外科病理申请单上的每一项内容,包括年龄、性别、部位、病史等,都对病理医生来说都十分重要。因此临床医生应该准确无误地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史资料(包括既往病史、放疗和化疗史及既往病理诊断等)反映在病理申请单上,为病理医生诊断提供线索和思路。

 6.有些疾病的诊断标准也不断修订,概念也不断改变,也容易造成误诊的假象(即按当时的诊断标准是对的但不符合当前的标准)。所以病理界不提倡按现行标准评价既往的诊断。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