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病理医生的楷模

——读静如水老师的博客有感
122251034 华夏病理 3220 评论

作者: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 徐惠昌    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   徐连泉

在华夏病理学网,有一位名叫静如水的老师经常在博客里发表文章。若是单说文笔,并不多么高深惊艳。真正打动我的,是她博文里关于自己在病理诊断及科室管理上,一点一滴的努力、学习与成长的实践和心得!

病理医生的楷模

静如水老师

静如水只是网名,她的真实名字叫袁静萍。她原本是一名护理专科毕业的护士,却凭自己的努力考取病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而获得名校的博士学位;短短10年,又从一家小医院的医生成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的病理科主任、国家重大项目课题评审专家、特聘援黔专家......她发表很多论文,出版多本书籍,获得荣誉无数,还写了那么多的博文。

在她的文章里,我总是看到她在不断地,不,应该是从不知疲倦地学习:学英语、学诊断、学管理,甚至是学习如何爱自己......

她在一篇名为《感谢那些寂寞充实的日子》里写道:很多个周末我的好朋友打电话给我:你在什么地方?出来逛街,看电影吧!而我很多时候是在科室里看书。同学用很同情的语气问我:你什么时候可以不再整天学习考试呢?这样的生活你不觉得太没有快乐吗?偶而,我也会问自己:你是不是一个太单调的人?生活是不是太没有色彩? 而今天看到我破格获得的副主任医师聘书,我可以回答自己了:我的生活是有色彩的,是丰富的,只是这种色彩和丰富在书中。我喜欢读书就如同朋友喜欢逛街一样,那么我也和我同学一样是快乐的。

她33岁就晋升到了副主任医师,而我33岁才刚刚转到病理工作这个岗位上,一切从零开始。为了尽快适应病理工作,更为了向我心中的楷模静如水老师学习,我把所有的爱好压缩了再压缩,将生活模式完全转变成了工作、学习,学习、工作,如此日复一日地循环。

我总是觉得时间太少不够用。周一至周六上班时间,工作安排得满满的,赶时间发报告,赶时间看专业书。晚上和周日,我就坐在电脑前,或听华夏病理学网或中国病理学网专业讲座,或浏览这两个网站里网友们上传的各个系统的病例,看看大家发表的意见,尤其是自己熟悉的几个病理专家发表的意见。遇见自己诊断把握性较大的病例,也会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再看看是不是与大家的意见或最终回馈的诊断结果相符。往往直到深夜11点多钟,我才开始准备休息。几年下来,我感觉这样的学习方式还真的不错,我的病理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病理,我家务做少了,孩子的学习也管少了,更拒绝过很多同学和朋友的邀约。我曾听到过一些或同情或置疑或否定的声音,甚至我自己也曾产生过怀疑:是不是我的生活方式确实脱离了大众,缺失了人生的意义?

但是每次读到静如水老师的文章,我仍是感觉自己的努力远远不够,脚步还要快点、快点、再快点!

诚然,每个人的禀赋不同,起点不同,平台不同,同样时间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也会不同。但作为同行,我特别欣赏、赞同并追随静如水老师的一些理念:她说不要做一名庸医,会害人害己;她说作为一个医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她说职场新人不要轻易说我不会,我不能,不会就要去学;她还说病理医生的职责就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也许终其一生,我都只是一名普通的病理医生,甚至永远都不可能达到静如水老师今天的高度。但我想,只要不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紧跟静如水老师努力地前行,就一定能在病理事业上有所建树。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