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理是皮肤病学的一个大方向,它有自身以一套体系,通常入门比较困难。
不过入门也是有一些技巧的,例如,我们可以先学习皮肤病理的基本病理改变;可以先学习相对简单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并学习炎症性皮肤病的模式诊断法;可以学习常见和重要疾病的主要/基本病理改变,不断积累,逐渐扩展。
除此之外,学会正确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也是“快速入门”的技巧之一。对此,本文精选了40多张皮肤病理图片,并用各色箭头标明了不同细胞,一起来长知识。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9ed3283de5553a41640fea69b646ea10/640x480.jpg)
图1. 正常皮肤:颗粒层细胞(↗↗)、棘细胞(↗↗)、基底细胞(↗↗)、黑素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fa0ee08dbfbb808f842f969ef7db375d/640x480.jpg)
图2. 正常皮肤:颗粒层细胞(↗↗)、棘细胞(↗↗)、基底细胞(白色箭头↗↗)、血管内皮细胞(黑色↗↗)、黑素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f09523d075cd0c24154ef1e16ba9625f/640x480.jpg)
图3. 正常皮肤:皮脂腺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0cbba8b4b66c79af2fc1876b83b1f8b5/640x480.jpg)
图4. 顶泌汗腺(大汗腺):“断头分泌” (↗↗)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6420b7c56ce1cdc6018a96f8a339d199/640x480.jpg)
图5. 大疱性类天疱疮:大量嗜酸粒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da7885985b66681eca861b1d93b01912/640x480.jpg)
图6. 妊娠期类天疱疮:嗜酸性海绵水肿中大量嗜酸粒细胞(↗↗),散在淋巴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8443d010aff714e0fb4a1ba146af3b25/640x480.jpg)
图7. 疱疹样皮炎:早期皮损,中性粒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5e7627ae02a57a51cc79ff4994690e02/640x480.jpg)
图8. 疱疹样皮炎:真皮中性粒细胞(↗↗)及核碎裂(↗↗)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9497162ffed465c20a4ee9f57cecda6d/640x480.jpg)
图9. 棘层松解细胞(↗↗)、红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f7e22b86eeba9a5b57be53e951cd1402/640x480.jpg)
图10. 天疱疮:棘层松解细胞(↗↗)和红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8d7728f019761990a2e4673f1ef66f58/640x480.jpg)
图11. 落叶型天疱疮:嗜酸性海绵水肿(↗↗)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8306ea0265d478798cdb2d114e8c304f/640x480.jpg)
图12. 副肿瘤性天疱疮: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胶样小体(↗↗),密集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23c6fc8961b82721615f6c840d335e11/640x480.jpg)
图13. IgA天疱疮:水疱内含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53d58ba00abe929f7a23e3bec6e7f9dc/640x480.jpg)
图14. Hailey-Hailey病:早期皮损见特征性的“倒塌的砖墙”外观(↗↗)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1dcf54584c7a71ad03b2f904f7877ae5/640x480.jpg)
图15. Darier病(毛囊角化病):早期皮损,见大量圆体(↗↗)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9214223ee812cd95a956583314302676/640x480.jpg)
图16. Darier病(毛囊角化病):显著圆体(↗↗)及谷粒(↗↗)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75b66d1c0e639368115a10ee2af85a26/640x480.jpg)
图17. 皮肤癣菌病:表皮大量菌丝(↗↗)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87b258a35c7b9b693cac3a171815a23/640x480.jpg)
图18. 淤积性皮炎:大量新鲜血管形成,大量含铁血黄素(↗↗)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09e987ea17ad1e1a23646842f370a52/640x480.jpg)
图19. 斑块期银屑病:扭曲扩张的毛细血管(↗↗)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321f5cfe988c52b13cb5993fb2e44f7c/640x480.jpg)
图20. 进展期银屑病:早期皮损,灶性角化不全,海绵水肿,毛细血管扩张(↗↗)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1c5859f4c6de89a91d45f1729ef22738/640x480.jpg)
图21. 消退期银屑病:网篮状角化过度,灶性角化不全,毛细血管扩张,真皮乳头层淋巴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f97e4da18f747bcfd61440956abbbb8a/640x480.jpg)
图22. 扁平苔藓: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和胶样小体(↗↗)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8ed47efe26f29edfb8fcf4881ed15154/640x480.jpg)
图23.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bbaf62622d6d7ae34145ab79ac179c20/640x480.jpg)
图24. 慢性苔藓样糠疹: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噬黑素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5bc3a90950b656897fffea1265b81c3/640x480.jpg)
图25. 淋巴细胞浸润症:密集小淋巴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1a5ede3dd9257695976517335e803a86/640x480.jpg)
图26. 色素性紫癜: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红细胞外渗(↗↗)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115a9f459d86aabf26f34e9e620904d7/640x480.jpg)
图27. 金黄色苔藓: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显著红细胞外渗(↗↗)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0df88498da81a784679ea5465c0b4026/640x480.jpg)
图28.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肉芽肿性浸润,大量多核巨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cc6999d835506abcf595a125b9a53d35/640x480.jpg)
图29. 非典型面部类脂质渐进性坏死:肉芽肿,大量多核巨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154f1bc7fa2644fea63eb18d6541aa18/640x480.jpg)
图30. 渐进性坏死性黄瘤:Touton巨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09735317deec1d10db3fee1b6e453e7/640x480.jpg)
图31. 创伤性脂肪坏死:显著含铁血黄素沉积(↗↗)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480a2fe9c56b310728d703de584ee94/640x480.jpg)
图32. Zoon龟头炎:海绵水肿,密集浆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1568a6f3f7e90bb66e7fc73dff76aee0/640x480.jpg)
图33.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不规则核及空泡化细胞浆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03d79aed839401d80207b295f1164aaa/640x480.jpg)
图34. 一期梅毒: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861724b80cf16486788fb41bfe3ff34/640x480.jpg)
图35. 结节性黄瘤:均一的黄瘤细胞(↗↗),表现为苍白泡沫状细胞浆和小的囊状细胞核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959402cdbf2a1b7f4adca9d8d269aaa/640x480.jpg)
图36. 扁平黄瘤:除了黄瘤细胞(↗↗),还可见散在淋巴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ea5e660f2909e028c889378bb1e0220/640x480.jpg)
图37. 弥漫性体血管角质瘤:真皮乳头层扩张的血管腔,内含红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fa4aaec94c6d763e3f63032b9b045c5a/640x480.jpg)
图38. 淀粉样变性:角质增生,棘层肥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嗜酸性小片状物质。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可见色素失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92a856346ed83cf75fbdadd1aa38c719/640x480.jpg)
图39. 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大量浆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5335db8f6f75d55aad157716eb853db2/640x480.jpg)
图40. 发疹性药物反应:海绵水肿,角化不良(↗↗),界面改变,淋巴细胞(↗↗)移入表皮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40f40b7647201f25ae0c463f95091a1f/640x480.jpg)
图41. 荨麻疹型药疹:显著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伴单个嗜酸粒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179b0f4407da406866ee2475e81edfa1/640x480.jpg)
图42.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表皮内脓疱(↗↗),棘层松解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c093344f0bdc532eedb5a043c2832d14/640x480.jpg)
图43. 浅表性肉芽肿性脓皮病:多核巨细胞(↗↗),多量浆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edbfa8ecb6f342d926ead6ec9c06712c/640x480.jpg)
图44. Sweet综合征:真皮乳头中性粒细胞(↗↗)微脓肿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2b385fbfbbc031a7b83dbe1029f772b4/640x480.jpg)
图45. 虫咬反应:密集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0d0c351948e1eca601f7a2d31a1ac160/640x480.jpg)
图46. 荨麻疹:水肿和血管周围轻度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0b0ccc087aed1911ee3614dc30b8c86a/640x480.jpg)
图47. 嗜酸性蜂窝织炎: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累及皮下脂肪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c41f8fca730f76e75fc5860a1eecbc00/640x480.jpg)
图48. 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显著红细胞外渗(↗↗)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7f7a0bf19501f2b060021c5218664357/640x480.jpg)
图49. 寻常疣:挖空细胞(↗↗)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3e1e2f0830195be5f57eb8cdf483b180/640x480.jpg)
图50. 传染性软疣:细胞浆内包涵体几乎充满整个细胞(↗↗),并压迫核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772a2002579d703ce4cdb69614c6c5b7/640x480.jpg)
图51. 花斑糠疹:角化过度和小的嗜碱性孢子(↗↗)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b5dcd6112ef6593d6a9f85986b1c1555/640x480.jpg)
图52. 毛霉病:菌丝(↗↗)宽大,无分隔,呈90°分支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 多图辨认组织病理中的细胞形态](http://www.ipathology.org.cn/display/5f87915949b9f78a6f95b66e0f902b9e/640x480.jpg)
图53. 着色芽生菌病:棕色孢子(↗↗)
注:所有病理图片均引自专著:McKee's Pathology of the Skin, 4th Edition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