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彭振武工作室 2227 评论

HSIL的临床处理建议,国内通常只是建议做阴道镜及宫颈活检,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是很早以前流传甚广的一纸报告模板上的代码及建议。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这个代码大约是十五年前,为了在电脑上录入报告单的判读结果及处理建议方便,不知道由谁设计的模板,然后很多医院沿用开来,包括到现在还有些医院采用的是这样的报告代码和判读术语,以及相应的处理建议。我们可以看到红框标记的部分,将HSIL的判读术语拆分为HG1-HG4,细胞学判读意见采用CIN2,3的组织学报告方式,所有HSIL的处理方式则是一致的请做阴道镜及(宫颈)组织学活检,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对于TBS的每一个报告术语,是否需要提供给临床处理建议,不同的人看法是不一样的,也必然是学术的热点争议,我的观点是:如果要给临床提供处理建议,那么就要自己重视这个问题,从病理的角度思考以后再给临床提供帮助,而不是照着模板自动生成,否则不如不建议

国内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细胞学报了HSIL,阴道镜及宫颈活检LSIL或者是没有发现问题,临床医生一追究,细胞病理医生立马就心里没底了。长此以往,细胞病理医生越来越胆小,ASC的判读术语也就越来越多。其实,造成活检结果与细胞学结果不吻合的原因,绝大部分都是由于阴道镜评估环节所造成,其中与细胞病理医生只建议做宫颈活检也密切相关,漏诊的HSIL病变大多存在于宫颈管内。

前面的章节介绍了HSIL病变发生的三种组织学类型,来源于化生及储备细胞的HSIL,病变位置较深,生长方式也更多的是沿着基底膜往颈管里面去,对于HSIL的处理建议,我个人有以下几个体会:

第一点个人体会:背景干净,完全以成团细胞为主的HSIL,建议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颈管诊刮。这样的片子是比较疑难的,有时候鳞与腺的来源都不好分清楚。如果是鳞的来源,靠近宫颈口外侧的HSIL能被取样刷直接刷到,并且病变细胞之间的粘附性降低,理应有散在的病变细胞加以支持。所以,完成以成团为表现形式的HSIL,很有可能是来源于较深的位置。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50倍镜下,全片背景很干净,就视野中间有一团深染拥挤细胞团。低倍镜下边缘不是很整齐,基本排除了正常的宫颈管腺细胞来源,需要高倍下仔细去评估。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深染拥挤细胞团的分析:细胞团中间看不太清楚,仔细观察周边那些细胞。边缘没有花边样,细胞团没有立体感,排除内膜来源;细胞的走行没有极性,没有宫颈腺异常是那种复层的排列方式,排除颈管腺来源。正常的颈管腺细胞更加不用去考虑,没有蜂窝状及刷状缘的特征,层次增多;正常的鳞状上皮排列也应该有极性,且细胞间大小形态要一致,排除正常的鳞状上皮。因此这是一团HSIL,全片还有几处,可以确诊。

第二点个人体会:细胞体积小的HSIL,建议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颈管诊刮。鳞状细胞来源的HSIL,一般是大个细胞;化生细胞来源,一般是中等大个细胞;储备细胞来源,一般是小个细胞。所以小细胞性的病变,常为储备细胞来源的鳞状上皮高度病变,也有可能是一些少见的病变,比如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淋巴瘤等。如果是储备细胞来源的HSIL,常往颈管里生长,所以不能只建议做宫颈的活检,容易造成临床上的漏诊。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无论是单个散在,还是成团的HSIL,如果病变细胞核的大小与中层鳞状上皮细胞核差不多大小甚至更小,那么就属于小细胞的HSIL,此时的组织学来源决定了病变位置通常较深,宫颈诊刮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点个人体会:全片就少数几个典型的病变细胞,无论是报告HSIL还是ASC-H,都建议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颈管诊刮。这点应该很好理解:这些细胞往往不是从宫颈口刷到的,而是从颈管里面掉出来的。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低倍镜,感觉很好。但是细胞学阅片不能就这么大略的看一眼,原则上是每个细胞都不能轻易放过。视野中有几个核相对深染的细胞,需要高倍下仔细观察。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全片大约十几个这样散在的细胞,细胞学报告至少考虑ASC-H,有把握的情况下HSIL也是可以的。此例活检结果CIN3,病灶位于宫颈管内,二次阴道镜时确诊。

第四点个人体会:病变出现腺样分化,或是形态学腺与鳞傻傻分不清的,最后结果报告的是HSIL,建议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颈管诊刮。既然形态学不能完全排除腺的病变,那么就要考虑相应的处理方式,如果HSIL细胞团与子宫内膜细胞团都不好鉴别,有时候还需要建议宫腔评估。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腺样分化或者累腺的HSIL,常出现一些腺细胞的特点,常有空泡状胞浆,明显的核仁等特征。

《子宫颈TBS报告系统》读书体会(33)——第五章 鳞状上皮内病变(之八)

红色箭头所示的细胞高核浆比,染色质粗糙,深染。黄色箭头所示的细胞胞浆丰富,片状,依然支持鳞的来源;蓝色箭头所示细胞核型不规则,核染色质聚集点清晰可见。这些散在的都考虑HSIL,但是成团的细胞尾部核有拉长,细胞有复层排列的特点,似乎有腺样分化。如果病变报告HSIL,可以建议补充宫颈管的诊刮。

第五点个人体会:如果是联合筛查,细胞学HSIL,HPV阴性,建议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颈管诊刮。虽然宫颈腺癌与HPV也有密切的关系,但毕竟不如鳞状上皮病变的相关性那么高,文献也证实多种特殊类型的宫颈腺癌与HPV是不相关的,例如:微偏腺癌,透明细胞癌,浆液性癌等。所以在联合筛查的时候,这样建议会有一定的帮助。

以上的个人体会只是从细胞病理形态学的角度来推测其组织学来源,从病理的角度来看待高度病变适合的临床处理建议,虽然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通过我们的思考,给出一些建议,总会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也有观点认为,年龄35岁以上的高度病变,常规建议宫颈管诊刮

其实,细胞学HSIL,临床都知道一定要做阴道镜去评估,病人的情况各种各样,如果医院有经验丰富的妇科医生,我们的建议确实就显得多余,因此有针对性的提出是否需要宫颈管诊刮的建议,并有较高的吻合率时,会增加临床医生对细胞病理医生的信任。

临床医生在阴道镜下发现高度病变范围较广泛,或是阴道镜下考虑LSIL而细胞学结果是HSIL,或是病灶延续到宫颈管内这几种状况的时候,会在做阴道镜检的同时进行诊断性的锥形切除,也就是所谓的“see and treat”,这自然也给细胞病理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写道这里又回到了原点:细胞病理医生需要了解临床处理方面的知识,要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临床提供不同病例个性化的处理建议,最终还是要求我们能对于细胞多一份喜爱,多一份思考,将每一个HSIL病例都分析得准确,因为这是宫颈细胞学作为宫颈癌筛查最核心的部分

鳞的病变就写这些了,下一篇进入腺细胞病变及其相关。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