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科技给医疗圈带来美丽预言

健康报 567 评论

根据普华永道位于美国的HRI机构(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预测,今年的医疗行业将呈现十大热门趋势。普华永道中国的医疗团队就与科技、支付有关趋势在中国市场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普华永道医疗行业咨询服务合伙人邢立萍表示,11项新兴科技将日益渗透至人们的日常就医和生活。

新兴科技蓄势待发

▲人工智能(AI)

AI将会应用于医疗保险理赔和欺诈检测等方面,这一技术已应用于国内一些较为高端的医疗保险和国家医保基金,以减少欺诈行为并加快索赔处理进度。而像百度这样的国内大企业注意到,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不仅局限于健康服务登记和预订,而在于人工智能增强诊断、基因分析和精准医学等方面,有助于减少疾病,尤其是罕见病误诊的情况。

科技给医疗圈带来美丽预言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有潜力成为降低医疗成本,节省医患精力和时间并且能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数十家互联网医院正是远程医疗的主要推动者。

科技给医疗圈带来美丽预言

▲医疗机器人

如今,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健康产业,然而在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参与该市场,而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机器人份额分别占比为62%和24%。目前,国内顶尖大学正在研究并至少已经在外科、康复、辅助和服务4个领域应用机器人技术。

▲虚拟现实(VR)

目前,国内虚拟现实(VR)应用是通过必要的行为改变,以免费的形式治疗慢性疾病。香港理工大学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康复功能训练软件,并使之商业化来帮助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提高日常生活和工作技能。

▲医生执业平台

医生网上执业平台将更加深入患者,患者在平台上可以与他熟悉信任的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医生进行沟通。

科技给医疗圈带来美丽预言

▲精确诊断

医疗技术设备将变得更加精确,甚至具有预测能力,疾病检测敏感度不断提高将会减少医疗误诊情况的发生。其中的重点是微创手术和新式紧凑型设备的发展,如便携式治疗超声波扫描仪在中国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传感器和追踪器

一些具有价值的领域包括,预测用户的健康需求并设计游戏化模型将需求转化为医疗行动;提供最大的健康消费市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可以测量病人生命体征、呼吸速率、血压、心率、心电图和体温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正逐渐被手术室中的手术患者以及在偏远地区的独居用户所采用。

▲3D设备

在中国和亚洲各地,提出定制矫形外科植入物、修复和矫正治疗等独特需求的病人越来越多。但面向供应商制造和医院服务的3D电器和设备应用往往被忽略,而位置偏远的医疗场所可能经常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新一代测序

这是全球范围内一门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有人已预测这项技术将最终实现商品化,价格降低至100美元。不过中国过往在技术优化的速度和规模上具有可靠记录。

科技给医疗圈带来美丽预言

▲物联网

大多数医疗技术企业正在提升那些独立但与其产品相兼容的服务。设备、数据收集、增值操作和数据反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许多其他用户的价值所在。该领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行业,因为大多数健康数据泄漏及黑客事件都是在物联网接入点发生的。

▲数字供应链和区块链

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以及医疗机器等新数据源的整合,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不仅提高了安全和保障,而且在定制计划、采购、生产和交付等方面提供了发展机会。尽管制造业目前正在积极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但区块链解决方案在药品和食品分发及安全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医疗支付体系走向现代化

2017年,全球将广泛掀起医疗支付体系现代化进程,以期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决定患者是否具有良好消费体验的主要因素有三:医疗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水平、信息安全性及标准化程度。

据了解,国内医院传统的就医付费流程存在支付环节多、支付速度慢等问题。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医疗费用支付体系的优化方案,以移动支付、医院就诊卡及社保IC卡为代表的新型支付方式应运而生。移动支付方式可简化支付流程,降低单次付费时间;医院就诊卡使患者得以在卡内预存费用,诊疗期间所有费用可从就诊卡中直接扣除;社保IC卡则使患者诊疗期间所有费用直接通过医保账户结算。

然而,这些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亦伴随着一些问题。例如,缺少跨院支付体系统筹与协调机制,“一院一卡”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同一家医院多种支付方式并存,为信息整合、系统协同带来压力;此外,与医院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各自建设,缺乏统一管理,存在安全风险。

普华永道分析认为,未来,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国内医疗费用支付体系将逐渐向平台化、简约化、标准化和去风险化靠拢。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支付平台及药品福利管理部门等各方在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进行优化的同时,将在更加完善的医疗支付体系中实现效益最大化。

责任编辑:涣涣 本站欢迎原创文章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投稿邮箱tougao@ipathology.com.cn

相关阅读

  •   数据加载中

我要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