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车拴龙 延边大学
女性两癌筛查的规划已经是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对于宫颈癌的筛查,临床细胞病理学诊断医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沈丹华教授对国内的宫颈癌筛查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会中也提出了目前中国宫颈癌筛查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单独使用细胞学筛查或HPV检测,还是联合使用细胞学筛查和HPV检测?哪一种检测方案更适合中国目前的现状呢?需要根据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经济水平等等来进行综合性考虑,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宫颈癌筛查在国内的开展需要多元化的策略。沈教授又对2014年第四版WHO宫颈上皮性病变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以便让更多的临床病理医生接受最新的国际病理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重复性、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病患服务。
▲沈丹华教授
宫颈癌的筛查是妇科医生与病理医生的共同任务,多年致力于妇科医生和病理医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从容教授在国内妇科论坛和病理论坛中做学术报告和交流。病理人,不应该是闭门造车,而应吸收更多的临床知识,把病理知识向临床医生推广。简而言之,就是“走出去、引进来”,只有这样才是对一个学科更好的发展。刘从容教授讲课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她深入浅出的授课模式让参会的病理医生体会深刻。她没有进行高谈阔论的发表,而是讲授了临床病理工作中最实际、最接地气的病理诊断难点。首先是解读了2014版WHO宫颈腺上皮病变新分类病理的解读,对于每一个病理医生来说,宫颈的腺上皮病变并非少见,但在实际诊断工作中却是困难重重。刘从容教授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言语讲授了新知识。之后,就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意义展开了讲授,做病理医生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宫颈癌病变中2-3mm的差距就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分期和手术治疗方案的改变。微小浸润的意义,如何判断浸润、浸润深度、浸润宽度,淋巴管血管间隙浸润(LVSI)等等问题,刘从容教授带领大家进入了深刻的学习和讨论。
▲刘从容教授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开展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讲座,以8个病例讨论的开始,讲授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知识、诊断要点,并文献复习。会后总结了卵巢肿瘤特征性形态对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要点。解放军总医院刘爱军教授对发生于睾丸、卵巢、性腺外的生殖细胞肿瘤展开了《生殖细胞肿瘤病理诊断进展》的报告。曹登峰教授对《滋养细胞病变的病理诊断》进行了讲授,滋养细胞的分类、滋养细胞病变分类、滋养细胞病变的免疫组化。孔祥田教授就三个病例展开了分享,并与国内的病理医生在大会上进行了网络直播远程讨论。
在病例讨论分享之中,青年病理医生张志文就一例误诊为宫颈透明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展开了讨论,让大家对宫颈罕见病例PEComas提高了认识。来自绍兴的魏建国、福建的毛瑛玉老师也就输尿管肿瘤和卵巢肿瘤进行了大会分享、讨论。
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