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
导读:2016年5月5日,《中国病理人的足迹》全国寻访团一行来到广州站,探望五位德高望重的病理学专家——中山大学宗永生、陈鏌鎁、凌启波教授,广州军区总医院赖日权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朱梅刚教授。他们都亲历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发展,见证了新中国病理事业的壮大,他们也都从事病理工作半个多世纪,把一生奉献给了病理事业,为病理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的身上仍保留着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信仰,弥足珍贵,他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是中国病理人的骄傲。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对病理事业的奉献精神及绚丽人生。
此站寻访团的专家有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丁彦青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华野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余力教授、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韩安家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钟雪云教授。
凌启波教授——撑起病理半边天
寻访团专家来到宋凌启波教授家中,一进门便受到凌老热情接待,虽然讲的是广东话,但还是能听得出他内心的喜悦。凌老和蔼可亲,虽已是九十一岁高龄,但精神尚好,对寻访团的到来表示欢迎,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长者,了解并记录他平凡而又执着的人生,和对我国病理技术事业的无私奉献。
▲探望凌启波教授
▲凌老为到访的专家讲述往事
凌启波,男,1925年7月生于广州,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凌老从事病理技术工作55年,工作勤恳踏实,兢兢业业,刻苦而不知疲倦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无私地传授自己的经验,培养和提携后学者。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人师表的风范,五十多年如一日,为病理技术工作默默耕耘,赢得了学界的爱戴,是我国病理技术界老一辈的病理技术专家。在平凡的工作中,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多次被评为学院、学校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为我国病理技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曾任《中华病理学杂志》第三届编委,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第一、二、三届领导小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病理学分会第四、五届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第一、二、三、四届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顾问。
1985年6月获省人事局发给立功证书,并晋升一级工资,1986年7月评为高校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1986年12月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986年获广东省高校教学成果优秀奖,2004年获中山医学院第三届“柯麟医学奖”,2009年获中山大学“卓越服务奖”,2015年获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授予“中国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43年起在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研究所任技术员。在我国著名的病理学教授梁伯强院士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接受梁教授严谨治学和艰苦创业精神的熏陶。
1950年开始先后接受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和医疗单位以及部队单位的技术人员进修。至今,他培养了数百位的学生并遍布全国医学院校、科研和医疗单位。1972年他还负责培养了一位来自阿尔巴尼亚的病理进修技术员。
1952-1954年在梁伯强教授主办的第一、二届高级病理师资班负责病理技术讲课和实习操作指导。
1952年创建中山医学院第一个医学摄影室。利用抗战前古旧的风琴箱式摄影机,在简陋的条件下,经过多次试验和摸索,成功拍摄出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图像,以高超的技艺为本科室的教学、科研和外检工作以及校内外的研究生实验结果和毕业论文拍摄了大量优秀的病理大体和显微照片,满足了教医研等工作的需要(梁伯强院士196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肿瘤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其中的大体标本和显微镜标本照片就是利用这古旧的风琴箱式摄影机摄制的)。
1954年设计创制组织脱水盒,保证了活体标本在脱水包埋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差错,并推广全国,为全国大多数单位采用,使病理制片技术走向规范化。
1958年创建了中山医学院第一个特殊染色组织化学实验室,为病理学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该实验室能完成特殊染色和酶组化等达100多项,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医疗业务工作的需要。所制作的特殊染色和组化染色彩色幻灯片,在第三届全国病理学术会议和第一届全国病理技术交流会议上展示,受到国内同行专家高度评价,该技术在1986年获省高校教学成果优秀奖。
1962年至1998年担任各届研究生课题研究的技术指导。
1980年至1985年先后举办了四期近百人参加的全国病理特殊染色和组化技术学习班,每期学习的时间为两个月,学员来自包括澳门特区和全国二十四个省市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和医疗单位。他言传身教,把数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学员,大部分学员先后成为了各单位的技术骨干。
1983年,在全国最早成立广东省医学会病理技术学组,组织和带领全省病理技术员开展学术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专题讲座,每季度一次的病理技术交流和不定期的举办学习班,这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并有所发展,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广东省病理技术的发展,使学组成为全国最好的技术学组之一。曾多次应邀到省内外讲学和学术交流,多次参加省内外光学仪器和病理设备产品的论证。
1984年,首次在广州市开展病理制片质量控制活动,连续三年每年对广州市近30个病理科室全年的医检标本抽取淋巴结、乳腺、子宫肌瘤、甲状腺和鼻咽或子宫内膜的HE切片5例进行检查,制定评分标准,统一打分评比出前3名优胜者进行奖励,有力提高了广州市各医疗单位病理制片的质量,为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打下了基础,并为全国各省市病理技术界所称颂和推广。
1985年,应澳门镜湖医院邀请,到该院病理科进行技术指导和经验交流。
▲凌老部分书籍
1989年主编《实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组化技术》专著,被国内病理学专家誉为“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实用的工具书”。书出版后,很快售完,一再重印,深受读者欢迎。他为了奖励后学者,利用书稿费设立“凌启波奖励基金”,奖励本科室在科研工作上取得成绩的技术人员。1998年正式退休,虽已退休多年,但仍经常回科室指导和关心病理技术工作,参加省医学会病理技术会议。2011年作为主编之一主编了《临床病理学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国内第一部临床病理技术的专著。
▲凌老部分荣誉
在大家都就座后,丁彦青教授对凌老讲道:“凌老师,看到您身体这么好,我们都感到很高兴,我们这次来是专程看望您,您是我们病理界资格最老的病理技术专家,我们几个病理学会一直希望来看看您老人家,您为我们国家的病理技术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还记得您那本《组织化学》,是国内最早也是最全的一本组织化学的技术书,现在再出版的书都是由您那儿衍生出来的,您为全国的病理界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大家都很敬仰您。今天我们几个学会代表他们来看望您,丁华野教授也是专程从北京过来看望您。”凌老听后表示感谢,讲道:“现在的病理技术发展得很快,和我们那个时候也有所差别了,是要比那个时候要更自动化了吧,我也没做什么大的事情,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谢谢你们。”
在谈及当年自己工作,凌老拿出了自己保存的五六十年代的技术手稿及自己摘录的外文资料,书纸虽已是泛黄、褶皱,但每一页都工工整整,字迹清晰明了,记录了很多重要的细节,每一个地方都能体现出凌老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扎实作风,凌老还风趣地说:“前几年,差点就把这些东西烧掉了,但是还是想留下来,时不时也会翻出来看看” 。另外,又补充道:“当时卫生部出了一本书,当中有很多的差错,我就给北京协和的郑杰教授写信说明这些问题。”在他看来,病例技术最重要的是严谨和认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含糊,这也是对年轻人的期望。
共0条评论